国内要闻

2023-05-30 10:48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阿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12月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米歇尔主席代表欧盟全体成员国在中共二十大结束后不久访华,体现了欧盟发展对华关系的良好意愿。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保持向前向上势头,坚持互利共赢,符合中欧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国际形势越动荡,全球挑战越突出,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就越凸显。习近平说,江泽民同志昨天因病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国国家领导人期间,高度重视和关心中欧关系发展,曾多次访问欧洲国家,同欧盟和欧洲国家领导人保持密切交往,推动建立了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机制,促进了双方各领域对话合作。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巩固发展好中欧关系。中方将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愿同欧方加强战略沟通协调,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北京12月4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6月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的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

★《人民日报》北京12月4日电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1至10月我国轻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10月,我国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37万亿元,同比增长6.7%。当前,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力提效,轻工业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行业产需总体稳定。看生产,1至10月,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高于制造业0.2个百分点。部分轻工行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电池制造、助动车、日用化学产品等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看消费,从前10月累计情况看,轻工消费市场整体继续保持增长。1至10月,轻工10类商品零售额55 698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盈利水平继续改善。随着促消费政策效应不断释放,轻工行业利润增速逐月上行。1至10月,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1 842.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较1至9月加快0.9个百分点。轻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11%,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0.8个百分点。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主要轻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上年稳步恢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1至10月,除造纸行业外,轻工主要行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且增速高于全国及制造业投资增速,其中,皮革、文体、木材加工等行业投资增速超过20%。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同志与世长辞,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引起无限悲痛。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举国上下,各族人民沉痛悼念江泽民同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时强调,我们爱戴江泽民同志,怀念江泽民同志,是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3年党和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江泽民同志的雄才大略、关键作用、高超政治领导艺术是分不开的。江泽民同志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会议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12月2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22年经济形势和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人民日报》利雅得12月9日电 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埃及总统塞西等21个阿盟国家领导人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题为《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凝聚成“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守望相助是中阿友好的鲜明特征。中阿彼此信任,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战略伙伴关系牢不可破。平等互利是中阿友好的不竭动力。中阿互利共赢,树立南南合作典范。包容互鉴是中阿友好的价值取向。中阿相互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东地区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阿拉伯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追求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中阿作为战略伙伴,要继承和发扬中阿友好精神,加强团结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双方人民,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人民日报》利雅得12月9日电 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在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巴林国王哈马德、科威特王储米沙勒、阿曼副首相法赫德、阿联酋富查伊拉酋長沙尔基、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出席峰会。峰会决定,建立并加强中海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发表题为《继往开来,携手奋进 共同开创中海关系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同海合会国家有近两千年友好交往历史。1981年海合会一成立,中国即同海合会建立联系。40余年来,中海双方谱写了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灿烂篇章。中海关系之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归根于深厚互信,中国和海合会国家始终相互支持彼此主权独立,尊重各自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归根于高度互补,中国拥有广阔消费市场,工业体系完备,海方能源资源丰富,经济多元化发展方兴未艾,双方是天然合作伙伴。归根于民心相通,中海同属东方文明,文化价值相近,人民相知相亲。归根于患难与共,面对国际和地区风云变幻以及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挑战,双方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人民日报》北京12月13日电 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 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增产来之不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稳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2022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抗灾情,秋粮产量有所增加。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介绍,2022年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中央财政紧急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对农业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全国秋粮产量10 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挖潜力,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 051.9万亩,增长0.6%。其中,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玉米和稻谷面积稳中略降。豆类面积大幅增加17.4%,薯类面积有所下降。2022年,全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 948.1亿斤和562.5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28.9亿斤和2.1亿斤。据介绍,2022年全国谷物产量12 664.9亿斤,比上年增加9.7亿斤,增长0.1%;全国豆类产量470.2亿斤,比上年增加77.1亿斤,增长19.6%。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粮食增产。

★《人民日报》北京12月13日电 第十一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13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沪宁表示,过去5年和新时代以来的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5年来,各级台联组织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围绕争取台湾民心、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职责使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12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习近平指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习近平强调,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未来,中国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响应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实施一大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挥好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作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北京12月16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李強作总结讲话。会议认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确定加强重点商品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群众生活需求;部署持续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兜牢民生底线。会议指出,2022年稳就业稳物价、稳住经济大盘的工作成果,来之极为不易。当前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但基础还不牢固。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实现2023年好的开局。会议指出,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推动经济运行由下滑转为回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这些政策措施仍有释放效应空间,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对扩投资带消费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现在工作做好了对2023年稳增长也会起更多成效,要抓住时间窗口,狠抓政策落实。一是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补齐,确保全面落地。二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项目不得停工。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结合实际促进服务消费有序恢复。落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交楼和房企融资等16条金融政策。为国际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便利。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序推进落实,要统筹协调保持经济回稳态势,为2023年经济增长打好基础。会议强调,近期有关部门要再次督导地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扛起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责任,推进“放管服”改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当前,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党员干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主题,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联系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头发扬斗争精神、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方面的实际,总结成绩,查摆不足,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国际要闻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2日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日表示,已与阿根廷政府就其债务再融资计划第三次评估达成协议,阿根廷有望获得约60亿美元IMF贷款。据路透社报道,IMF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阿根廷正在实行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努力争取外部融资,这有利于该国宏观经济稳定。声明说,这一协议仍有待IMF执行董事会批准。2022年3月25日,IMF执行董事会批准一项对阿根廷的债务再融资计划,按计划在30个月内向阿根廷提供319.14亿特别提款权,约合440亿美元,以增强阿根廷债务可持续性,帮助其应对高通胀、填补社会和基础设施资金缺口,推动包容性增长。6月24日,阿根廷宣布,已通过IMF对其债务再融资计划的首次评估,将获得40.1亿美元贷款。2018年,IMF与阿根廷政府签署总额约570亿美元的救助协议。根据协议,阿根廷2022年需支付约190亿美元。由于国际储备较为吃紧,阿根廷面临债务违约压力。2022年1月底,阿根廷与IMF就债务再融资计划达成协议,阿根廷得以暂时避免债务违约。

★新华社维也纳12月4日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三十四次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第三十三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目标。2022年10月5日的第三十三次部长级会议决定,自2022年11月起,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减产规模相当于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的2%。欧佩克在4日部长级会议后发表声明,强调10月会议作出的减产决定完全是出于市场考虑。由于市场担忧世界经济前景,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决定未能对國际原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纽约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2022年6月的每桶超过120美元跌至目前的每桶80美元左右。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呈现相似走势。2日,欧盟、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宣布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给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俄方表示,限制从俄进口石油和对俄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等提议,只能导致油价像天然气价格一样飙升。据悉,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三十五次部长级会议将于2023年6月4日举行。但主要产油国表示,将在必要时临时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应对原油市场变化。2020年4月,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石油需求,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自2021年5月起,随着石油需求复苏,主要产油国开始逐步增加石油产量。2022年9月,主要产油国时隔一年多首次宣布下调月度产量,将2022年10月的月度产量日均下调10万桶。

★《人民日报》利雅得12月7日电 2022中国—阿拉伯媒体合作论坛5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沙特新闻部联合主办,以“加强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有来自中国和22个阿拉伯国家的150多位政府官员、媒体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等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论坛。沙特商务大臣兼代理新闻大臣马吉德·卡斯比在视频致辞中说,阿拉伯国家将中国视为在各领域实现共同发展的可靠伙伴,期待双方通过本次论坛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推动各领域发展,希望阿中媒体积极落实论坛成果,持续助力阿中合作。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阿拉伯国家社会各界深化交流对话,加强务实合作,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助力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更高水平,为推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媒体力量。作为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共同发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倡议》,倡导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媒体机构加强互学互鉴,恪守媒体职责,深化交流合作,为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更高水平作贡献。

★新华社日内瓦12月10日电 世界贸易组织9日发布专家组报告,裁定201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定。据法新社报道,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发现美国钢铝关税措施违反了多项世贸组织相关规定。专家组认为,美国并无正当理由来实施这一关税措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当天发表声明,拒绝接受世贸组织专家组报告的结论。2018年11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召开会议,同意设立专家组审查美国宣布的钢铝关税措施,以确认该措施是否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2月17日电 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四国17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签署绿色能源开发与运输战略伙伴协议。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协议将为铺设黑海海底电缆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框架。按计划,阿塞拜疆将其绿色能源通过电网输送到格鲁吉亚,然后通过拟建的格鲁吉亚—罗马尼亚黑海海底电缆传输到罗马尼亚,再通过欧洲电力运输系统传输到匈牙利等国。当天,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罗马尼亚总理丘克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罗总统府签署了该协议。据介绍,这条500千伏的格鲁吉亚—罗马尼亚黑海海底电缆总长1 100多公里,造价约20亿欧元。格鲁吉亚已从世界银行获得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资金,可行性研究计划将于2023年年底完成,电缆计划于2029年年底投入使用。

★新华社安曼电 第二届巴格达合作与伙伴关系会议20日在约旦侯赛因国王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各方呼吁支持伊拉克在维护安全稳定、实现全面发展、推进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努力。本届会议由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主持。法国总统马克龙、埃及总统塞西、伊拉克总理苏达尼等国家领导人,以及一些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阿卜杜拉二世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伊拉克的安全、稳定和繁荣是地区稳定的重要基石。本次会议的召开展现了与会各方支持伊拉克实现稳定与繁荣的决心,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深化区域经济等领域合作,帮助伊拉克实现安全与发展。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与会各方将在首届会议取得的成果上,继续支持伊拉克维护主权、安全与稳定,同时重点加强与伊拉克在能源、水资源、电网互联、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联合声明还谴责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重申支持伊拉克打击恐怖主义、实现各领域全面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首届巴格达合作与伙伴关系会议于2021年8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

猜你喜欢
中阿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中阿博览会:务实合作新机遇 纵深发展谋未来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中阿关系
九月的宁夏,世界目光聚焦在这里
2015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节水展览会举办
中阿再携手 硕果满枝头
中阿公司及“撒可富”复合肥连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