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圣洲
培养时空观念是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历史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以抓住时间、空间两种要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一、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发现时间变化
记忆时间是历史学习的难点,因为众多事件交错,很容易混淆。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发现梳理时间的简单方法,不仅能使难点迎刃而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1.编写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具有理清时间线索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帮助学生快速记住重大事件及相关时间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关注、识记教材后大事年表的基础上,尝试编写每一课、每一单元(也可以跨单元),或者某个专题的大事年表。
如教学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写如下单元大事年表:
这样的梳理、对比,既能帮助学生分清时间变化、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深化学生对时间线索的记忆。
2.绘制时间轴
时间轴是一种简单明了地梳理时间与事件发展流程的图示,一般分为水平式(直线式)时间轴、折射式时间轴和垂直式时间轴三种形式。下面简要介绍前两种。
(1)水平式时间轴
水平式时间轴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某个专题或某种关系演变的过程,从宏观上更好地比较复杂的史实。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如下时间轴:
水平式时间轴在教学中最常见,各种历史事件的经过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呈现。
(2)折射式时间轴
过程比较曲折、复杂的历史事件可以采用折射式时间轴。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如下折线式时间轴:
该时间轴既能清楚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又能体现其过程的曲折性、反复性,加深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特征的认识。
3.整理重大纪念日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一些纪念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重大纪念日与相关历史事件的关系(如下表)。
这种关联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记忆时间的经验,养成识记时间的习惯,还能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发现空间转换
弄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既要注意时间线索的变化,又要注意事件发生地点的转换,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和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空间转换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绘制路线图
路线图主要通过地点的变化反映事件的发展过程或历史现象的进程,能帮助学生归纳、理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空间转换过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如下路线图: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西域(新疆)→中亞→西亚→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学生根据此路线图,结合世界地图,很容易在大脑中浮现出这条横贯欧亚的古代东西方交通大动脉。
再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中关于三角贸易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如下路线图:
该路线图不仅直观体现了奴隶贸易的整个过程,揭示了“三角贸易”名称的由来,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三角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的影响。
2.绘制简易地图
让学生自绘地图编织历史经纬是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的重要手段,因为历史地图不仅反映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还反映了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甚至隐含了事件产生的影响或意义,反映了历史时代的变迁。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绘制如下简易地图:
教师勾勒出地图轮廓后,让学生在方框内标出战国七雄的位置,并指出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位置。如果学生完成有困难,教师提示:战国七雄分布规律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还要考虑三次战役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诸侯国。这样一提示,学生就能准确完成填图任务了。
3.制作电子动态示意图
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讲清一些复杂的历史地图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一些复杂的事件示意图制作电子动态演示PPT,配上色彩和声响效果,逼真地反映事件的演进过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制作动态的二战进程演示PPT,使战争进程更加清楚直观、战争场面更加逼真。这种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的呈现形式更具震撼力、感染力,能带给学生立体感受。
(作者单位:广水市实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