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搭建学习支架

2023-05-30 05:22朱文荣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名句思乡异乡

朱文荣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学情。《月是故乡明》记叙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时所看到的异乡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从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来看,小学生很难直观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甚至有学生认为文章写得太散乱。基于学情和文本特点,笔者为学生搭建了如下学习支架。

一、搭建情感性支架,引发情感共鸣

在《月是故乡明》中,作者选取的寄托乡愁的事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思乡高度吻合的意象——月亮。但是,小学生对背井离乡、漂泊天涯的生活经历是陌生的,甚至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理解文章中游子对故乡和故乡月的眷恋是有困难的。

如何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同频共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呢?笔者借助生活实例为学生搭建了下面的情感迁移支架。首先,笔者提出一个简单问题:“每个人只要在故乡生活5年以上,对故乡的树木、道路、田野、河流、建筑物、街巷等景象都会非常熟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学生稍加思索,齐声回答“同意”。笔者接着提问:“请回顾一下,从你记事起,你有长时间(一周以上)离开过家乡的经历吗?”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回答“有”。笔者继续引导:“请有过长时间离开家乡经历的同学回忆——身在异乡,你的所见所闻中与故乡一模一样的事物是什么?”这部分学生低头沉思,其他学生则小声讨论。不久,一名学生说“身在异乡,没有什么事物与故乡的事物一模一样”,另一名学生说“身在异乡,除了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一模一样,其他的都不一样”。笔者提示学生“要把眼睛向天上看”,学生立即醒悟过来,即使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家乡的学生也纷纷举手回答:“身在异乡,家乡的一切均成为回忆,只有天上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与家乡的一模一样。”笔者继续引导:“一个人身在异乡,目之所及,都是陌生的人和事物,在看到与家乡一模一样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学生立即抢答“家乡”。引导至此,学生对身处异乡者见到太阳、月亮和星星时能引发其思乡之情有了清晰的认识,逐渐理解了作者借月思乡的目的。为了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借月思乡的认识,笔者又进行了补充:“虽然故乡与异乡的太阳、星星完全一样,但人们只钟情于借月思乡,这是因为太阳往往给人热烈的感觉,星星往往给人繁多的感受,月亮则给人孤寂、清冷之感,再加上月亮有盈有亏,给人以团圆与缺憾之感,一个人身处异乡,不能与家人团聚,心情多是孤单、伤感的,所以人们选择月亮来抒发思乡之苦。”这样引导,学生对作者选取月亮为思乡载体就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思想情感上也就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二、提供方法类支架,避免“走弯路”

所谓方法类支架,就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的行文结构、素材选择、表现手法、写作特点等快捷掌握语文要素、理解文本内容的学习支架。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方法类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少“走弯路”,直达学习目标。

教学《月是故乡明》时,笔者深入研究教材,发现文本有两大特点:一是古诗词的引用,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据此,笔者为学生搭建并提供了方法类学习支架。首先,笔者请学生找出文中引用的古诗词名句,接着让学生讨论作者引用这些名句的目的。学生经过讨论,明确了这些引用是为了说明“故乡的月亮不如名句中的月亮有情调、有意蕴”。笔者反问:“名句中的月亮有情调、有意蕴,故乡的月亮有什么特点?请从文本中找出相应词语。”有的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清光四溢”,有的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晶莹澄澈”,有的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平凡”,还有的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小”。笔者引导学生对四个词语进行比较,并结合名句中的月亮“有情调、有意蕴”分析故乡月亮的突出特点。经过比较,学生明确:故乡的月亮与名句中的月亮相比,很小,很平凡,很普通。笔者顺势追问:“作者既然认为故乡的月亮小且平凡,为什么还要多次引用有情调、有意蕴的描写月亮的名句呢?”学生陷入沉思,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巡回点拨。最后,学生终于明确:“虽然名句中的月亮有情调、有意蕴,但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而故乡那一轮小且平凡的月亮则代表了小、平凡、普通的故乡。作者多次引用名句,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小小的、平凡的故乡的怀念和赞美。”

针对文中的对比手法,笔者提供了这样的方法类学习支架:请同学们从文中圈画出作者“离井背乡、漂泊天涯”时所见的月亮,并概括其特点。学生很快圈画出作者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月亮、在现居住地朗润园中看到的月亮,并概括出前者的特点是“美妙绝伦”和“大”,后者的特点是“绝妙”“空蒙”。笔者在黑板上写下这四个词语,又在四个词语右边写上故乡月亮的特点“小”“平凡”,学生立即直观地明白了笔者的用意——作者将“离井背乡、漂泊天涯”时所见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笔者趁机引导:作者身处异乡时所见月亮既“美妙绝伦”又“大”,既“绝妙”又“空蒙”,但作者为什么说“无论如何比不上”“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有了前面分析名句引用作用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通过对比,反衬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沉怀念”的结论。

三、提供知识性支架,解决学生困惑

本文多次引用古诗词名句,相较于其他名句,题目“月是故乡明”让学生感到困惑——“月是故乡明”意为故乡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月亮更明亮,但全世界只有一个月亮,普天之下共享这轮明月,怎么能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呢?针对学生的这个疑惑,笔者为学生搭建了知识性支架:“的确,从科学的角度看,‘月是故乡明’是错误的。但从人类情感的角度看,古往今来,人们已经约定俗成,认为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这是因为人们在月亮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当身处异国他乡之时,天上那轮明月往往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亲人和家乡的事物。”一名学生提问:“约定俗成的就正确吗?”笔者一时语塞,稍作思考,为学生提供了另一个知识性支架:“老年人冬天喜欢坐在阳光下取暖,俗称‘晒太阳’。这里的‘晒太阳’就是约定俗成的,从科学角度看,只有太阳能晒人,人怎么能‘晒太阳’呢?”学生在大笑之余,轻松理解了“月是故乡明”的约定俗成的含义。

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笔者又提供了一个知识性学习支架:“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写诗人与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兄弟杳无音信。作者身处异乡,在戍鼓和孤雁声中望见明月,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月是故乡明”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享一轮明月,作者偏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然而,正是这种亦幻亦真的写法让人觉得合情合理,深刻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怀。正是这首诗,让后人约定俗成地认为:故乡之月比异乡之月更加明亮。

(作者單位: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名句思乡异乡
异乡的植文字士
异乡的植文字士
异乡的植文字士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