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及对江西的启示

2023-05-30 03:27郭叶波黄征学
中国经贸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粤港澳长三角发展

郭叶波 黄征学

加强区域合作,借势聚能协同共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地方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区域合作如火如荼开展,治理机制加快建立。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绩亮眼,成效显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安徽东向融入經验,深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蓄势借力,汇聚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大动力。

一、安徽融入长三角地区发展的经验

(一)空间时序上,从皖江流域率先对接到全省整体融入

1、先邻近式融入再跳跃式融入。20世纪90年代,安徽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部分城市跨越时空距离,积极寻求与上海全方位接轨,结果沦为“旁听生”。2001年3月,滁州、马鞍山、芜湖达成先行就近融入“南京都市圈”共识,借势获得更多东向发展机会。近年来,宁滁、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成为一体化发展的亮点。合肥在2011年兼并原巢湖市的居巢区和庐江县后,省会城市首位度和综合实力得到快速上升,与上海遥相呼应开展更高水平的科技产业协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先局部融入再整体融入。安徽确定“东向发展”战略后,各地积极行动,省级政府统筹协调,根据经济社会紧密度和空间联系,以合肥—黄山为南北轴、以沿江城市为东西轴,作为率先融入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同时,培育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黄山、滁州等重点城市,赋予其更多的功能,辐射带动区域发展。2019年国家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安徽整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3、先多方向融入再全局性突破。在东向发展战略初期,安徽沿着多个方向与长三角地区开展次区域合作。如,皖江流域的马鞍山、芜湖、滁州主动对接南京都市圈,成为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皖南的黄山和宣城在徽杭高速公路、宣杭铁路复线建成后加快融入浙江,皖北的宿州、淮北与江苏徐州共同打造徐州都市圈,形成南北呼应的“两个扇面”。多方向融入全面突破后,安徽开启整体融入的新征程。

(二)融入路径上,从政府推动为主到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共进

1、政府引导开展合作。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后,成立有关领导小组,明确了“交通东连”“皖电东送”“劳务东输”“产业东接”“商品东进”等具体举措,主办和参加各种对接会、协调会。省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贴息贷款。合肥、滁州、黄山、马鞍山、芜湖、巢湖等城市纷纷编制“东向发展、奋力崛起”战略规划。

2、社会和市场合力融入。政府搭建好发展平台后,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主动跟进,凝聚融入长三角的合力。安徽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和G60科创走廊5个产业联盟,在量子信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省际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园区、产业合作园区与长三角国资百企联盟企业主动对接,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培育“羚羊”等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81个,参与共建“数字长三角”成效显著。

(三)设施联通上,从“硬联通”为主到“硬联通”“软联通”齐头并进

1、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东向发展”战略提出后,通往长三角的高速公路、沿江高铁、沿江城市跨江通道加快建设,合新高铁、滁宁城际、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等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目前,安徽高铁运营总里程位居全国前列,从合肥到沪宁杭乘高铁只需2小时,从滁州、马鞍山到南京市中心在城际铁路开通后只需20多分钟。

2、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近年来,安徽推进120项政务服务长三角“一网通办”,与上海合作共建国家儿童医疗中心、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与浙江大学推进省校全面战略合作,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建成滁州金牛湖校区,安徽老百姓不出省就能享受到沪苏浙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四)产业协作上,从垂直分工到多维度分工互促互进

1、积极承接先进适用产业技术梯度转移。搭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平台,加快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产业、技术、设备迭代升级。聚焦十大新兴产业,推进“双招双引”取得实效,2022年上半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058个,实际到位资金5243.8亿元、增长23.1%,占全省比重达57.4%。

2、推动产业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初期融入阶段,安徽定位为长三角的煤电能源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劳务供应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旅游协作网络,主要开展部门间、行业间的垂直分工。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阶段,借助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为安徽制造业赋能,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开始更高水平的产业内、产品内水平分工。

二、深化区域合作加速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江西紧邻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两个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地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合作基础好。应把深化区域合作摆上优先位置,四力并举,推进多方向、多主体、多领域、多维度合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加快提升江西在全国经济的位势。

(一)做强省会与多向融入并举,提升区域发展协调力

1、做大做强南昌都市圈。实施强省会战略,做强赣江新区、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南昌)科学岛等平台功能,壮大现代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南昌首位度。以昌抚一体化为抓手,以构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梯次配套的产业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为重点,共同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协同探索“双向飞地”“异地孵化”“共管园区”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加快拓展南昌发展腹地。深化赣江新区与浦东新区、共青城—上海示范区等合作,加快建设抚州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协作区,借用外力推动都市圈现代产业发展。

2、多向融入周边地区发展。抢抓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机遇,以省际交界地区为突破口,以交通、市场、产业、科技等领域为重点,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强化商品要素市场对接,找准产业合作突破口,推进赣州和吉安等城市东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浙赣交界地区合作,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创新合作机制,稳步推进上饶、景德镇和鹰潭等城市东向融入长三角。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深化科技、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九江向北融入武汉都市圈、萍乡向西融入长株潭都市圈。

3、率先开展次区域合作。把毗邻粤港澳和长三角的市县作为优先目标,依托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赣浙边际(衢饶)合作示范区、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示范区等平台,推进规划无缝衔接、政策同频共振、规则全面接轨,深度融入周边发达省份,打造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典范。支持南昌在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机制下,主动加强和广州在技术创新、商贸物流、先进制造等领域合作,迅速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根据经济联系紧密度、人员交往频繁度,稳步拓展合作范围,推动全省深度融入粤港澳、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大格局。

(二)推进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联动,增强区域合作凝聚力

1、强化多层级政府合作。明确市县融入方向,推动建立跨省、市、县、乡镇等多层级的政府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融入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索推动省级层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和粤港澳合作联席会议,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健全全省多方融入的体制机制。推动市级层面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和珠三角城市联席会议,直接学习吸收经验,掌握合作最新动态。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率先在交通、物流、旅游等领域取得突破。

2、积极推进市场化合作。推动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加入珠三角、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产业链联盟,支持省内基金公司或投资公司入股长三角产业链“强链固链补链”基金,共同维护区域内产业安全性和稳定性。强化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智慧农业、订单农业、认养农业等新业态,与粤港澳、长三角城市签署“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直供协议,打造优质农产品保供基地。借鉴江苏“春风行动”经验,推动省际劳务、校企对接,精准构建粤港澳和珠三角劳务输出储备基地。

3、推動社会各界交流合作。以深圳—赣州、东莞—吉安对口合作为切入点,引导省内城市与粤港澳、长三角地区城市结对合作,强化城市之间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对接合作,联合举办招商推介年、产业对接年、项目孵化年等活动。鼓励结对合作城市建立干部交流任职和互访制度,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作风互鉴、办法互学,增进结对城市干部感情。组织结对合作城市国有企业基于业务关系开展员工互访和交流,支持科研院所联合组织开展科研项目、互相派遣专家团队,共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鼓励民间共同举办体育、文化等方面的赛事,开展教育、医疗卫生的合作,扩大民间交流,推动融合发展。

(三)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区域发展聚合力

1、加快建设融入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九江区域性航运中心和南昌亿吨大港,提升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全面对接长江黄金水道,扩大九江港至上海洋山、宁波至舟山江海直达运输船舶规模和航线,全面融入长三角水路网络。加强与粤港澳、长三角、长株潭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的沟通协作,积极推进赣深高铁建设,加快畅通出省高速公路,强化跨省“大动脉”的互联互通。加密或增开南昌至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重要城市航班,加密赣州至长三角重点城市的航班,争取设立赣州黄金机场国际航空口岸,把赣州建成重要的航空客货运枢纽中心。

2、打通省际“断头路”“瓶颈路”。落实国家相关部委《关于加强国家公路省际瓶颈路段建设通知》的要求,全面梳理省际“断头路”“瓶颈路”,纳入省市县三级政府交通运输规划,分年度制定实施计划,加快消除省际瓶颈。建立项目库和基础工作台账,优先推动合作基础好、合作潜力大的区域公路联网,加速畅通微循环。健全完善分级责任体系,强化部分分工,建立动态化跟踪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持续消除省际“断头路”“瓶颈路”。

(四)深度开展创新和产业合作,强化区域发展融合力

1、增强重大科创平台协同创新能力。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江西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昌航空科创城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享体系,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入赣,增强跨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2、提升园区转移产业承载能力。借鉴安徽经验,设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财政贴息资金,用于奖励绩效考核优良的园区,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以国家级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为龙头,以84个省级开发区为重点,主动承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项目和先进适用技术梯度转移,高标准建设南昌、吉安、赣州、上饶等国家级产业梯度转移承接示范区。

3、激发“双向飞地”发展活力。以深圳—赣州、东莞—吉安对口合作和东江源生态补偿为突破口,探索建立“飞地园区”,健全常态化沟通协调、税收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示范引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政府、管委会和龙头企业来赣共建“飞地经济”。发挥吉安南山赣粤“飞地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引领效应,鼓励江西龙头企业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苏州等创新型城市创建“飞地经济”园区和“科创飞地”。

4、强化营商环境对接。对标香港、深圳、上海、杭州等国际大都市,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锻造集聚要素资源的“强大磁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完善“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模式,全面提高审批效率。落实外资领域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复制推广上海、前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口岸通关一体化建设,深入推动关检融合,实现江西进出口货物与沿海港口同价起运、同价抵港、同效服务。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

猜你喜欢
粤港澳长三角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