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以水灭火战例启示

2023-05-30 14:34李亮刘义全谭永仓陆盛瑞
今日消防 2023年1期

李亮 刘义全 谭永仓 陆盛瑞

摘要:森林火灾扑救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由于火灾发生的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火场环境,灭火方法和手段也是不尽相同。随着灭火任务的实践、装备技术的革新、组建力量的多元、扑救手段的创新,消防队伍的灭火扑救效能得到了不断提升。实践证明,最佳的灭火手段是以水灭火,而如何将水输送至火场一线实施灭火是摆在消防队伍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森林火灾扑救;以水灭火;战例

中图分类号:P4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3)01-0007-04

森林火灾以水灭火扑救,在实践中灭火效率最高、灭火最彻底,是最好的灭火方式和最佳的灭火手段。怎样把水泵架设到山上去,把水送到火场一线实施灭火,取决于火场客观环境是否允许、参战队伍能力是否具备、综合统筹保障是否有效。火场客观环境包括地形、火情、天气、交通、水源等;队伍能力包括人员装备数量、技战术能力、指挥艺术、战斗作风、信息交流等;统筹保障包括联指决策、后勤补给、装备补充、人员跟进、持续掌控等。对于以上三个重点方面的分析,从操作技术、运用战术、战斗意志三个方面,结合战例进行交流。

1 基本技术要过硬

把水梯次接力送上山,这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过程,救援人员要对输水装备有着过硬的操作技能。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以水灭火的主要装备是水泵,水泵可分为一级泵和二级泵,也就是大功率手抬泵流量泵和单兵背负式高压泵,如何使用水泵、如何梯次接力供水、如何一二级水泵配合,这些在日常的训练中都是重要的必训内容。一是基础操作要熟知。做到水泵性能掌握,日常保养到位,基础操作娴熟,维修及时。目前水泵的稳定性还不是特别可靠,存在水泵个体性能有差异、超长高负荷运转有困难、熄火难启动、水泵自重耗体能等现实问题,尤其在任务中水泵用油持续供给困难,需专组多人保障油料运输。二是泵组配合要密切。泵组最基本的架设方式为单泵架设、并联泵架设、串联泵架设、并串联架设和纵深接力战术架设、多泵组一线多点展开架设等。在训练场条件下泵组配合简单、快速、密切、高效,架设顺畅,连接有序,出水快捷,高效便利。三是分队整合要有效。作战能力是否具备,战场检验是唯一的标准。操场化的水泵架设是简单快速容易的,但在具体实践的任务火场,困难和挑战会更大。这是因为火场不具备通视性,地形复杂,气象多变,多泵组配合特别是在多泵组长时间高负荷接力供水过程中,一台水泵出现问题熄火,就会导致整个供水链条断链,水无法实现连续饱和的输送,泵组越多、供水距离越远、供水时间越长、高程高差越大,水泵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越高,连续供水就会越困难,很可能出现这个泵组问题刚解决,另一个泵组接着又出现了新问题。在有些关键节点,水断供了,就不是火灾能否打灭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着一线作战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1-2]。

战例一:“长距离、大高差”的持续供水。在2021年西藏昌都芒康4·24火场,火场环境复杂,客观因素不利,扑救行动艰难。火场属于典型高山峡谷地区,环境条件极为恶劣。一是地形环境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接近火场十分困难。谷底海拔2500m,最高火线海拔4044m,高差达1500m以上,坡度在60°~85°,沟壑交错,部分山坡碎石连片,队伍在徒步接近火场的过程中,判断方向困难,接近火场艰难,大车到乡镇、皮卡运输到村、摩托车递进到牧场、徒步行军到火线,要耗时3h以上才能抵达火线。二是植被类型多样。云南松、青冈林和灌木丛、杂草等立体交错,可燃物载量大,腐殖质泥炭层厚,站杆倒木遍布,扑打和清理异常困难。三是气象条件不利。火场地处澜沧江干热河谷地带,持续高温、低湿干燥,加之每天13:00以后出现西南风5级以上并伴有7级以上瞬时阵风和旋风,随时可能出现骤燃、爆燃、复燃的现象[3]。

面对以上情况,救援队伍细化作战部署,合理排兵布阵,依情活用战法。火场距水源地远,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为了实现远程阶梯供水,救援队伍采取“一线布兵、多组接力、纵深递进、打清结合”战术手段,派出30个水泵组,串联水泵30台,输水距离4km以上,输水高程达到了1500m。队员携带装备多、体能消耗大,供水距离远,水泵反压大、负荷高,爆管、爆缸情况频出,持续供水十分艰难。

在这场“长距离、大高差”的作战中,我们总结出以下五点作战经验:一是集中主要兵力,一线递进接力展开“保架通”;二是装备编配上形成了“二泵一备”(二个水泵组间备用一台泵,防坏便换)、“一泵一备”(每个水泵组备一根水带,防爆便换)的方式“保水通”;三是在泵组携装人员编配的基础上,协调联指“一比一”的装备输送群众力量配属“保运能”;四是水管输送全线重要节点和山顶关键位置开设多个蓄水池供水阵地,实现持续供水和有效蓄水的“保供应”;五是组建突击组专责一线灭火“保战力”。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了救援队伍持续供水,提高了灭火效率,保证了一线队伍有效作战和安全灭火。

2 应用战术要过硬

向山上供水这是一个战术命题,怎样把水持续供应到山上并实施合理的战术有效灭火,是一个实践出理论和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训练场和实际火场的区别很大,火场与火场之间的差别也是迥异的。客观分析,水能不能上山取决于水源在哪里、距离有多远、高差有多大、地形什么样、火势发展如何等,客观因素的火场环境允不允许救援队伍上山开展水泵输水作业。以水灭火技战术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指挥员分析判断能不能上,二是战斗员能不能上得去,三是技战术展开实施灭火。这个过程是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和战斗员的战斗能力相结合统一的过程。

战例二:“果断上、坚决撤”的安全供水。西藏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较大的森林火灾,且灭火时间都在10天以上,时间长、风险高、作战难,最后都是依靠救援人员的人力扑灭,艰难程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应急管理部2020年全国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事故十大典型案例林芝4·14森林火灾扑救,就是一个典型战例。有西藏小江南之称的林芝,清晨云雾弥漫,火场能见度低,侦查困难。15日清晨,勘察队员进山入林深入一线详勘后,救援队伍抓住有利战机,采取“一點突破、两翼突进、递进增援、纵深推进”战术,架设水泵至半山腰一线展开作战。从8:00至16:00已成功阻击火势蔓延,实现阶段性胜利。由于火场地形陡峭,坡度大,部分山体的坡度达到了80°以上,坡上火烧迹地内的松球滚落出火线外,导致形成新的火点,对灭火队员形成反烧。火场植被立体分布,可燃物载量大,植被长时间被火烘烤,午后气温升高空气干燥,在大风的作用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火爆也在短时间内形成。火爆起燃点形成初期,救援队员第一时间发现,地表燃烧范围是有限的,在地表火高强度燃烧的推进下,迅速发展推动形成局部立体燃烧,短时间内燃烧强度和范围激增形成火爆。火爆形成有四要素“陡坡大地形、植被立体分布、干燥烘烤的环境和大风”,火爆成因的研究,有利于灭火救援人员分析判断火场危险因子,第一时间快速甄别危险环境,感知危险因素。在架设水泵输水灭火的过程中,指挥员要会判断险情,要上得果断、撤得坚决,预判好、发现早、跑得快,这是一个经常性、反复性、及时性的指挥员工作[4]。

战例三:“移动供、接力上”的梯次供水。在2021年昌都左贡5·24森林火灾扑救中,火场地形环境复杂,山高坡陡,气候干燥,扑打十分困难。火场在海拔3900~4500m,高差600m,平均坡度60°以上,特别是火场北面坡度达了80°以上,沟壑交错,断崖密布;植被类型多样,云杉、柏树和小叶杜鹃、杂草立体交错,可燃物载量大,腐殖层厚,站杆倒木遍布;火场地处山脉鞍部地段,风力居高不下,特别是每天14:00以后出现 7级以上瞬时大风和旋风,并以东西两侧火场中部为界限形成南北风对冲现象,骤燃、爆燃、复燃现象频发,不但火场几度全面失控失守,更危及作战人员的安全,出现反复扑打、反复清理、多次避险。水源地距火场一线8km开外,只靠水泵接力难以完成以水灭火,救援队伍充分利用车辆可到达火场的有利条件,采取“车辆运水、泵车结合、水泵接力、梯次供水”的战术手段,在山下开挖储水池2处,由消防救援队伍5台消防水车和市政3台水车不间断的向储水池蓄水,实现了我部“长距离、梯次供、不间断、有效上”的向火场一线输水,展开以水灭火战斗。

战例四:“破常规、开新术”的灵活供水。在2021年昌都左贡5·24森林火灾扑救中,也出现了一个不常见的战术点,就是由山上向山下输水灭火,这样的战术行动打破了森林灭火原则。这是因为:一是山体走势为大的悬崖体,山下无法接近火场;二是小地形为断崖、冲沟、沙石滑坡区域,侧面也无法接近火场;三是运水车辆可直达山顶,因此我们在山顶架设了蓄水池,成立了突击队。考虑到任务的危险性,所有突击队员轻装上阵,每人只携带一根水带和一瓶矿泉水,在80°~90°的地形上,由山顶向山下输水灭火[5]。灭火原则是不允许由山上向山下接近和作战的,救援队员在海拔4300m上下、落差500m左右的火场详勘2h以上,判断火场环境、选择接近路线、制定作战方案。一是植被稀疏、部分已燃烧,不具备高强度燃烧的可燃物载量条件;二是背风坡风力小,风的作用导致突发险情的概率降低了;三是断崖、土沟壑和滑坡体交错分布,是行军最危险的地形,但同时又是最有利的防止火灾连片和高能量聚集燃烧的隔离因素;四是水源可持续供应。所以,“能下可打”是我们的判断。基于这样的前提和判断,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经过5h危险而艰难的战斗,灭火战斗任务成功高效地完成。

指挥员是灭火作战中的关键少数,在大火大灾时,我们的主要指挥员要在一线,便于统筹领导和决策,这也是西藏森林消防总队这几年面对高强度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确保能打胜仗、绝对安全的前提和保障[6]。

另外,针对险情,每次灭火作战都设有火情观察员,要求指战员和配属群众力量预先设置或选定安全区,在遇有危险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预判、撤离和规避,确保指战员和群众的绝对安全。

3 战斗意志要过硬

如果要问在扑救森林火灾和其他灾害救援上有什么不同,除了看得见的不同外,任务区域更大、调动资源更多、参与力量更广、作战时间更长,在灭火任务过程中,组织性、纪律性、执行性要求更高,指挥员就要做一个凝聚人心的主心骨,冷静果敢的压舱石,坚毅不屈的执行者[7]。

战例五:“敢突击、破僵局”的强度供水。2021年林芝察隅10·27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中,在10月31日,火场南线明火借助风势向察隅县城蔓延,如不及时有效扑救,在风势的作用下,会严重威胁察隅县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为阻截火线蔓延、稳住火场态势,11月1日8:30,救援指挥组全面分析火场态势和地形气象,复杂的地形给消防救援队伍带来了艰难的挑战,但在挑战中也发现了战机,山下沟谷有一较大溪流,由于山谷较窄,形成了以溪流为主的“增湿小环境”,由山下向山上接近的火环境较为安全,救援队伍果断抓住了这一有利条件打主动仗,打破常规,放弃山下“以守待歼”的既定战术,采取突击队35名队员轻装上阵开路,425名主力一字布开接力供水,采用“大纵深、多点突”的战术展开。危险的断崖地形是作战队员接近火线的最大障碍,悬崖大地形与断崖小地形交错分布,队员每前进一步都是精神和心理的极限挑战,复杂危险的地形加之燃烧的站杆倒木让整个火场极度危险,接近火线成为最大的难点和险点[8]。经过6h的强行军和快速扑打,成功在午后起风前扑灭了山顶一线明火,为取得“县城保卫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决胜基础。

在任务面前,无论面对怎样的危局,首先是受领任务,要有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而后是全面分析任务情况,制定科学决策,指挥员的决策意图就是战斗员的决心意志。在大的火场上,指挥员要善于敢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灭火窗口期,坚决上、果断下、有效战。

战例六:“勇攀登、敢挑战”的悬崖供水。2021年林芝察隅10·27森林火灾扑救中,11月2日在大风的作用下,火场北线对面悬崖地带出现了飞火点,形成了一个新的小火场,如不及时扑救整个火场将会有再次失控的危局。此地形是一个大沟谷,火点在崖体之上,树木茂密,是个极度危险地形,火势一旦发展,将会形成高强度的立体燃烧,灭火队员将无路可逃、无险可避,加之悬崖体上布满了“弹钢琴”的小地形,行军接近也是极度危险、困难重重。紧急关头,侦查组再次深入险境、详细勘察火场、冷静判定态勢。一是清晨空气湿度大,有效降低了火的强度;二是上午无风,火势不会有大的发展;三是崖体有小地形且树木茂密,灭火人员可辅助攀登接近火点;四是找到了沟谷水源地,距离火点300m左右,有架设水泵灭火的条件;五是在午后气温上升、空气干燥,起风之前人员接触火线并实施有效灭火作战的把握较大。侦查组、联指和总队首长深入分析后,一致认为,勘察全面、分析到位、判断准确,决定挑选灭火经验足、体能素质好、专业本领精的同志组成突击队,执行此次艰巨的任务。11月3日7:00,45人突击队翻越两道深谷,搭建绳索系统,绕道攀岩进入沟北地域,利用事前勘察到的山谷水源,在悬崖沟谷的绝壁地形中架设水泵追击飞火,连续奋战10h以上,齐心协力彻底歼灭了飞火点,守住了第二道防线,有效避免了新火场的形成,为取得灭火作战全局性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森林消防在滅火作战上突出的特点是持久战,与火灾对抗的心理较量,与体能消耗的意志较量,与不断变化的火场环境的智慧较量,在长时间的消耗对抗中,一旦懈怠,不仅影响灭火作战效率,还会凸显安全隐患[9-10]。

森林火灾扑救是一项综合复杂的战斗任务,战斗的过程与结果的成败,关键因素是指战员,关键少数是指挥员。过硬的指挥艺术与坚韧的战斗精神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影响着最终结果的走向。每一次灭火战斗,都是人与自然的斗争,需要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在对抗中争取胜利,在危险中实现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卓.西藏自治区森林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21.

[2]高小源.西藏环境保护新形势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13(1):108-110.

[3]张晓玉,田晓瑞,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中国火险天气和森林火灾的影响[J].森林防火,2019(1):24-30+45.

[4]张展.应急管理部持续调度西藏林芝森林火灾扑救工作[J].现代职业安全,2021(11):9.

[5]刘义全.从西藏“4·14”火灾看高原森林灭火安全[J].中国消防,2020(5):51-52.

[6]陶玉柱,杨会侠,刘春潇,等.影响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162-164.

[7]狄丽颖,孙仁义.中国森林火灾研究综述[J].灾害学,2007(4):118-123.

[8]白夜.森林消防合成灭火技术及紧急避险措施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9]张昊东.西南地区森林火灾灭火作战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10]阚振国,张昊.谈西藏林区森林灭火的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4(4):48-49.

Enlightenment of forest fire fighting with water

Li Liang1, Liu Yiquan1, Tan Yongcang1, Lu Shengrui1,2

(1. Tibet Forest Fire Department, Tibet Lhasa 850000; 2. Heilongjiang Forest Fire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28)

Abstract:Forest fire and rescu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faced by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Due to different locations, times and types of fires, different fire environments are caused, and fire fighting methods and means are also different. With the practice of fire fighting tasks, the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technolog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forc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fire fighting methods, the efficiency of fire and rescue teams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best fire fighting method is to use water to extinguish fires, and how to transport water to the fire front line to implement fire fighting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fire and rescue teams.

Keywords:forest fire fighting; fire fighting with water;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