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怡
在十九世纪的科学家当中,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当仁不让是最有成就的一位。就像牛顿开辟经典力学一样,他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一生研究疫苗,发明疫苗,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是世人公认的“疫苗之王”。更可贵的是,他从不把发明占为己有,更不屑借此谋利。
巴斯德从小就聪明、爱动脑子、爱提问题。他醉心于做各种化学实验,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把实验室当成了自己刨根究底的场所。
1856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他帮助解决葡萄酒变酸的问题,巴斯德爽快地答应了。他小试牛刀,没多久就在显微镜下“揪”出了让葡萄酒变酸的原凶,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又称低温灭菌法)。此后,巴斯德的研究像开了挂一样。他“救”蚕、治鸡霍乱、搞定炭疽病,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疫苗,逐步解开了动物疾病之谜,成了法国传奇般的人物。不过,巴斯德最想征服的是长期威胁人类的狂犬病。
1880年,一位兽医带着两只病犬来拜访巴斯德,请求他利用病犬研制狂犬疫苗。巴斯德答应了他的请求,于 1882 年开始着手研制狂犬疫苗。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巴斯德冒着被咬伤的危险采集狂犬的唾液。有一次,为了收集狂犬的唾液,他竟然跪在狂犬旁边等了好久。他历经无数次动物实验,并依据动物和人发病时的癫狂状态,推论出狂犬病病毒集中于神经系统。他大胆地从患狂犬病死亡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看它是否有致命的危险。经过实验论证:没有经过干燥的脊髓是极为致命的,而经过干燥的脊髓却没那么致命。他把干燥的脊髓组织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脑中,再让打过疫苗的狗接触致命的病毒。终于发现:接种疫苗的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会发病。巴斯德高兴地宣布:狂犬疫苗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
然而,狂犬疫苗虽然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了,但却一直没经过人体实验。1885年7月6日,一位绝望的母亲带着被狂犬咬伤14处,被医生宣布生存无望的9岁小男孩来到巴斯德的实验室,她苦苦哀求巴斯德救救孩子。为了不眼睁睁看着小男孩死去,巴斯德为小男孩打下人類第一针狂犬疫苗。之后的 10 天中,他又连续给小男孩注射了十几针不同毒性的疫苗。他不眠不休地观察着疫苗进入人体后人的反应,5 天、10 天、1 个月……小男孩终于转危为安。狂犬疫苗终于在人体上试验成功!
狂犬疫苗的问世轰动了法国,轰动了全世界。巴斯德成了世界上唯一能够把人类从狂犬病中解救出来的人。时至今日,狂犬病的致死率仍几乎达到100%,因此,狂犬疫苗的发明足可彪炳历史。为纪念他对人类抗击狂犬病的巨大贡献,联合国指定巴斯德去世纪念日暨每年 9 月 28 日为世界狂犬病日。
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巴斯德倾一生精力为人类的健康研究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疫苗。他恪守自己一生都未曾改变的信念:利用研究结果获利是学者的耻辱。他用无私的灵魂成就了自己“疫苗之王”的称号。如今,他的精神和遗留的知识依旧在造福人类。
(摘自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