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理解模式构建到知识体系的形成

2023-05-30 05:17张忠森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知识体系

【摘 要】《乡土中国》是纳入统编教材的高中生必读学術类著作。从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需要来看,学生只需了解基本内容及思想,探究其语言特点及论述逻辑即可。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从构建概念的理解模式入手,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依据概念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乡土中国》;概念理解;知识体系;整本书阅读

【作者简介】张忠森,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解读和写作方向。

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相较于文学类著作有其自身的要求与特点。对一般高中生而言,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因此不少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而不愿去阅读。但在《乡土中国》纳入统编教材并作为必读书目后,这本学术类著作已成为必读必教之书,教师可从概念理解模式的构建入手,为学生降低阅读障碍,使之掌握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式。

一、学术类著作阅读要求与《乡土中国》

从实际教学来讲,虽然高中生阅读这类书籍的确有一定难度,但是阅读学术类著作确实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正因如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对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1]

通过上面这段话中的一些动词,如“争取读懂”“把握”“了解”可知,高中阶段的学术类著作阅读停留在浅层认知上即可。同时,这段话中也有一些方法指导,如“勾画圈点”“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做出全书内容提要”“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等,都是在提供阅读的一般方法。且这些方法也仅仅是一般的读书方法,而非专业学习或研究的方法。以上情况说明,《高中课标》只要求学生能“读懂”“把握”“了解”就可以,不需要像大学生甚至专家、学者那样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更不需要面面俱到。其实,高中生能把一本学术著作从头到尾读下来,对其中的概念与内容能做到基本了解,就已经达到高中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没必要把一本书读深读透。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市面上很多整本书阅读教学解析专著都犯了这个错误,对学生的要求过分拔高,更使得学生不愿在学术类著作的阅读上投入更多。

《乡土中国》能纳入统编教材作为必读书目有其优势所在,总结起来就是相较于其他专业性过强的学术著作来说,这本书更易于阅读。一是书薄,容易读完;二是该书根据费孝通先生讲稿改成,语言通俗形象;三是书中有许多费先生的调查总结,其中列举了不少典型的生活情境作为例子,易于学生理解。所以,统编教材的编者选用这本书作为高中生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本书,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仔细阅读统编教材“单元提示”“阅读指导”“学习任务”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概念理解”和“内容思路”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重点要求。实际上,这两点也是学术类著作阅读的基本要求。选用《乡土中国》做整本书阅读,不仅能让学生理解书中提及的学术概念,梳理其中的内容与思路,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积累理解概念的方法及梳理内容的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侧重对方法的引导,而不能停留在“就此书教此书”。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还是内容的梳理,说到底都是一种逻辑思维。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学生概念理解模式的构建,致力于内容梳理途径的形成,也就是进行方法论的教学。

二、构建概念理解的模式

(一)思维形式与本质属性的提炼

在谈“构建概念理解模式”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概念”的真正内涵。概念是什么?它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从根本上讲,要理解一个概念,就要弄清楚其具体的思维形式,因为不同思维形式得出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人”的概念:

1.不同思维形式下“人”的概念

①生物学思维: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2]。

②文化人类学思维:人是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动物[3]。

2.不同时代、流派哲学思维形式下“人”的概念

①柏拉图: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4]。

②《荀子·非相》: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5]。

③《趣姻缘》:人是不渴而饮,四季有性欲的动物[6]。

由此可见,部分“人”的概念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不科学的,甚至是荒唐的,但它确实反映了部分人对“人”的认知,也反映了一些思维方式。随着时代发展,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入,“概念”也会变得越来越科学。一些不科学概念的产生是因为当时的人对所论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深入,没有抓住其本质属性或是特征,仅仅抓住了非本质属性。这正说明,概念应该反映对象的特有或本质属性,且一个概念是逐渐发展完善的。想要理解一个概念,最重要的是对这一概念的思维形式与所论的本质属性加以提炼。根据《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可以得知以下信息:

1.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2.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

由此可以推断,《乡土中国》中的很多概念都是遵循一种乡村社会学思维得出的。费先生所说的“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指的是以归纳法提炼概念的方式。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下面以“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例。

(二)掌握提炼概念的主要步骤

“差序格局”的内容主要出现在该书的第四章,但在具体文字中却没作出明确而专业的解释,不像其他学术专著那样给出非常明确的定义。全书基本上是在列举现象的过程中进行阐释,这就是《乡土中国》的基本思维形式,即从众多现象中理解概念。这可能是因为该书由一篇篇讲稿集结而成的缘故,同时这也决定了它虽然学术但又不完全学术,所以多以现象讲概念,便于学生听懂、读者读懂。但是,既然我们现在要以《乡土中国》做整本书阅读教学,还是有必要让学生对其中的概念建立正确、科学的理解。具体而言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进行。

1.第一步:提炼概念,整体认知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差序格局”应属“社会格局”的一种,其本质属性应是“差序”,即“差别秩序”之义。那么,又要怎么定义“差别秩序”呢?那就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推出的范围大小要依据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离“己”越远则关系越疏远。由此可以大致提炼“差序格局”的概念为:

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向外推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亲疏有别且具有伸缩性的社会结构格局。

2.第二步:梳理现象,分析特征

既然该书在阐释概念时是借助一个一个现象加以阐释,那么,要想准确理解书中概念,就要对书中现象加以梳理,看看作者列举了哪些现象,再分析这些现象的特征与表现。对书中“差序格局”列举的现象与特点进行整理后可以得出下面信息。

(1)文中相关现象

①普通人家把垃圾往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算完事了。

②苏州人家后門常通一条河,大家什么东西都可以向小河沟里倾倒。

③合住的院子公共走廊,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无人管。

④对“家”的认识,西洋界线明确,而中国界线模糊。

⑤“一表三千里”的亲属体系。

⑥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云,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

⑦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2)文中相关现象呈现特点

①中国人的“私”,凡是公共的东西,都想占点便宜,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不管不顾,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

②人与人之间关系界线不清晰,以自己势力大小和需求来确定自己的关系圈,势力大的富贵之家圈子就会大,没势力的圈子就会小,家道中落最能感受到世态炎凉。

3.第三步:比喻对比,形象阐释

除了列举现象,费先生还用比喻、对比的方式来阐释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使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可感,通俗易懂。为了说明“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作者用这样两段文字作比喻。

①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②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作者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用了“向水中扔石子”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做比喻,这样的生活体验应该是每个人童年阶段都曾有过的。比喻的生活化让说理变得更为亲切,且十分形象,具有画面感。如果以图的形式来呈现,这个比喻就能看得更清楚(如图1)。

为了更准确地说明中国“差序格局”式社会关系和西洋的“团体格局”有什么区别,书中以对比的方式进行说明,使“差序格局”的概念变得更清晰。将书中两者的对比内容梳理后可得到表1。

4.第四步:文化传承,全面理解

中国“乡土式”的社会模式并非某日突然形成,而是中国农村社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变化形成的独特的社会格局,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乡土社会都是对之前格局的延续与创新。正是因为这样,要理解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还要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关系有一定认知。费先生在调查和研究上耗费了极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广泛涉猎许多古籍了解古代社会关系,他在书中引用了许多传统典籍中的相关阐述。

①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②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③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我常常觉得:“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这和《大学》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是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这和西洋把权利和义务分得清清楚楚的社会,大异其趣。

费先生在阅读《礼记》后发现,依照当时的祭典礼仪,中国已经出现等级差序。在阅读孔子的言论后,费先生做出总结:孔子的话间接佐证了“差序格局”的存在。针对《大学》中的言论,费先生进一步深化讲解“差序格局”下,人“向内”和“向外”不同的路线选择,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由此可见,费先生考究古籍使得其“差序格局”概念的构建更为完善,而跟着费先生思考的读者也对中国的“差序格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5.第五步:检验学习,促进迁移

经过上面四个步骤,学生已基本理解“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同样,书中的其他概念都可以依照这四个步骤来实现。此时教师可以加上一个步骤,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想解读的概念。根据《乡土中国》的行文方式,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现象让学生做出判断。例如2022年某省的语文学考题:

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

A.苏秦游说失败之后,潦倒回乡,“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

B.两三家合住的院子,积满灰尘,长满荒草,谁也不想去清理。

C.痛骂贪官的人遇到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父亲掩饰。

D.游牧部落成员间互相依赖,他们以团体形式在山林里求生。

这道题通过几个具体情形展现“差序格局”,对于没有阅读原文或是未能深入理解的学生来说,几个选项都很有迷惑性。但如果学生能按照上面四个步骤完成阅读,真正理解“差序格局”的含义,很容易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为“D”。如果考虑到学习迁移的需要,教师也可以联系其他书籍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可以联系《红楼梦》设计这样的问题:

在《红楼梦》中,贾家与王、薛、林、史等家庭有种种亲族关系。请问,根据“差序格局”,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这三个女性中,哪一个与贾宝玉的血缘关系最近?哪一个血缘关系最远?

教师甚至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来设计问题,如:

微信朋友圈是差序格局的表现吗?你觉得微信朋友圈有哪些新特点?能否将你的观点提炼成一个概念?

以上问题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读后做题的方式反复巩固新接触的概念和新学习的思维方法。有了这次整本书阅读的启发,学生就会运用类似的思维方法进行学习和思考,达成阅读方法的积累。

三、依据概念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学术类著作与文学类著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逻辑思维的方式。虽说《乡土中国》是由一篇篇讲稿集合而成,但其思维逻辑还是清晰可见的。如果将整本书看作一条河流,书中任意一个概念都可看作是河流中的某一段。在其“上游”的可以称之为上位概念,在其“下游”的可称之为下位概念。如果不想孤立地理解某一概念,就要联系“上下游”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如此才能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

以“差序格局”为例,按照逻辑思维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前文已经解决了“是什么”,接着要按照“为什么”思考为何会出现“差序格局”这一社会格局。这就要从其诞生的土壤“乡土中国”进行分析。“乡土中国”的基本特性是“乡土性”,重在“土”,这一个字真切地道出了中国农民与土地的紧密关系。由于长期与土地联系在一起,人民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性格,因为各人只需耕好自己的田地即可,不需要向外探求更多交往,讲求的是形成“自给自足”的局面。如此一来就出现了“私德”,出现了以“己”为中心向外拓展延伸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差序格局”(如图2)。

有了这些上位概念,学生就能明白“差序格局”的“来龙”。接着就要带着这样的思维线索思考“去脉”,即下位概念:“差序格局”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费先生在书中《差序格局》这一章的最后一段这样说道: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一点,我将留在下篇里提出来讨论了。

“因之”和“这一点,我将留在下篇里提出来讨论”的语句说明,书中接下来要谈的属于“差序格局”的下位概念。“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具有远近亲疏差别的关系格局。因为有远近亲疏,所以会形成家庭或家族,会产生“私德”。这个“私德”不是自私,其出发点不一定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某一层关系的人。比如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亲疏顺序是“己—家—国—天下”。如果为了“国”可损天下,这时“国”就是私德。另一方面,因为“差序格局”,社会还十分重视血缘关系。血缘是由生育、婚姻决定的亲属关系,血缘中的亲疏关系也是以“己”为中心的一种亲疏关系。这两条线索下,“差序格局”的下位概念可以如图3所示。

只要选择某一具体概念进行知识解析与梳理,获得的一系列知识就会呈现线状结构,它把各级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更利于读者把握整本书的内容。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沿着基本的上位、下位概念的逻辑对关键概念进行梳理。在学生逐渐掌握这一基本方式后,尝试引导学生把知识以其他逻辑联系起来,形成交叉联结的网状结构,真正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对高中生来讲,学术类著作的阅读不但困难且枯燥。因此,教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從基本的概念理解到整本书知识结构的掌握,最重要的还是在阅读中逐步积累有效的学术类著作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邹思程.浅观[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9.

[3]王水禄.走向和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姜燕.论辩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

[5]黄荣华.君子之言:《荀子》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6]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知识体系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教学问题与改进措施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史观体系的中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