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成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召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迈入快车道,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召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合作社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召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底,召陵区依法注册登记合作社70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35家。
(二)合作社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从经营领域看,707家合作社中,种植业合作社625家,养殖业合作社35家,农机合作社45家,水产合作社2家。其中,种植业占比较大,为88%。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的產业链条不断延伸,从种植、养殖业向产前农资技术和产后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拓展,超半数合作社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部分合作社发展了农村电子商务。
(三)特色产业经营逐渐增强
为适应市场需求,获得更多效益,合作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推出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品牌农产品,提升农产品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比如召陵区大徐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小吊瓜,走红漯河市区。
(四)从带动到引领作用效果明显
合作社对市场反应灵敏,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管控,注重产销对接,促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据调查,召陵区1/2的合作社常年有农民在此就业,召陵区唐桥种植专业合作社常年保持40人左右就业,带动引领附近农民发展特色产业面积15 hm2。
二、召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合作社从设立、章程制定、组织结构建立、财务制度管理、规范化运作等都需要辅导员提供辅导服务。与此同时,召陵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不稳定,能力欠缺,与快速发展的合作社不相适应。
(二)运营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
全区40%的合作社无办公场所、制度不健全、组织管理松散,财务运行不规范,许多合作社没有建立账目,只有一本流水账;管理部门对合作社日常运行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指导,存在“重创建、轻规范”的问题,甚至个别合作社只进行了登记,但无实际经营活动,存在“空壳社”现象,真正有规模、竞争力强的合作社不多。
(三)合作社“体量大”实力弱,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召陵区正常运营的合作社只占80%,规模都比较小,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还有部分合作社的成员很多只是挂名,实际参与经营的成员较少,甚至有的只有1个成员在经营;有的合作社成员在经营时各自为政,联结机制松散,形不成拳头,市场风险较大。
(四)融资难,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季节性强,综合效益低,农村信用风险不完善,虽然法律规定土地经营权可以抵押担保融资,但农地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合作社很难从银行贷款。2018年一场大雪压垮50座设施大棚,造成部分合作社成员血本无归,加上融资困难,部分合作社发展举步维艰。
三、召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一)创新合作社辅导员选聘机制,提升辅导员素质
在依托基层农经队伍发展辅导员的基础上,合作社应面向乡土专家、大学生村官、企业和社会组织经营管理人员、示范社带头人等选聘辅导员,细化辅导员职责。有关部门应加强辅导员岗位培训,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二)建立合作社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召陵区要完善辅导员服务机制,强化对农民合作社设立阶段辅导,指导农民合作社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章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指导农民合作社依法建立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并认真履行职责;规范利益分配,指导农民合作社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同社成员的利益联结;加强登记管理,持续推进“空壳社”治理工作,推动建立畅通便利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健全内控制度。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服务带动能力,提升发展后劲
合作社要结合自身特点及资源禀赋条件,科学合理制定合作社发展规划,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深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延伸产业链,为合作社成员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成员主观能动性,增加群众参与感、获得感。
(四)创新金融保险服务
金融管理部门要完善信贷制度,健全农地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农村信用风险机制,为合作社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并启动农业保险,通过风险转移,减少合作社风险损失,增强合作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