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的魔幻现实主义表达

2023-05-30 13:09石海霞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动画电影

【摘要】 《心灵奇旅》这部皮克斯的原创动画电影带有鲜明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影片在场景设置、情节安排、人物造型等方面多层次地体现出魔幻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为观影人群带来了一种新奇而陌生化的视觉效果;同时透过主人公穿梭于现实世界与灵魂空间的一场奇幻之旅,深刻地揭示了严肃深沉的现实主题,和观众产生广泛的共情,以此触动人们去反思审视自身的生命意义之所在。魔幻手法在《心灵奇旅》的运用使作品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 动画电影;魔幻手法;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09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29

“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1]动画电影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电影早已不限于低龄儿童观赏,成为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精神需求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自创立起,凭借精妙的创意和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已发布了多部经典作品,如《玩具总动员》 (Toy Story)、《飞屋环游记》(Up)、《寻梦环游记》(Coco)等精品动画深受各国观众的青睐。2020年底于中国线下影院上映的原创动画电影《心灵奇旅》(Soul)是皮克斯首部以非洲裔演员阵容为主的动画长片,已斩获不少重量级奖项,囊括了第48届美国动画安妮奖的最佳动画长片、第78届金球奖的最佳动画长片、第46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动画片奖等,尤其是第9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大奖。该片口碑不俗,被誉为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其鲜明的魔幻现实主义审美功不可没。

一、魔幻现实主义与动画电影

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在文学领域中被定义为“借助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或观念,如印第安古老的传说、神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观念以及作家的想象、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特殊艺术手法”[2]。在电影拍摄中,“魔幻现实主义”并非直接指向魔幻题材、科幻题材等,而是在电影中充分运用“魔幻”这一手段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夸张的方式展现出来。[3]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蒂姆·波顿的《大鱼》(Big Fish)、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等国内外一大批具有典型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大多基于现实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中不同程度地穿插非现实的魔幻因素,魔幻中不失真实,真实中掺杂着魔幻,为观众们带去强烈而新奇的视觉感受。

作为现代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动画电影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动画公司巨头的大力推动下,在全球电影市场成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份额。“动画之为动画,在于动画比真人电影更具自由表现‘影像奇观’的能力。”[4]相较于真人电影,数字多媒体技术赋予动画设计师更大的创作空间,依托于豐富的想象,大胆地运用神奇的魔幻元素。虽然真人电影可以借由强大的特技效果进行辅助,但呈现出来的画面感及视觉冲击是真人电影所不能比拟的。“魔幻现实主义首先是对现实所持的一种态度……是要面对现实,并深刻地反映这种现实,表现存在于人类一切事物、生活和行动之中的那种神秘。”[5]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深谙此道,通过《千与千寻》 《风之谷》 《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等一系列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体现了其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主题,打造出一个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二维魔幻世界。与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风格迥然不同,美国的动画电影更依赖三维电脑动画技术来构建瑰丽迷人的奇幻场景,为电影受众带来更为逼真、更为震撼的视听享受。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达

《心灵奇旅》的主人公乔伊·加德纳(Joey Gardner)是一所中学的兼职乐队老师,好运降临时却乐极生悲,意外跌入下水道摔至濒死状态,灵魂出窍去到了一个奇异的魔幻世界,被迫踏上了一场追寻生命意义的冒险之旅。影片在场景设置、情节安排、人物造型等方面多层次地体现出魔幻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透过奇幻怪诞的影像画面来映射令人焦虑的现实问题,为观影人群提供一种新奇而陌生化的视觉效果,“艺术创作不应简单地模仿现实,再现日常生活,而应通过陌生化的表现方式,让人体验到不同于日常感觉的新感觉”[6]。

(一)交错颠覆的虚实时空

《心灵奇旅》始于真实的生活场景,镜头从一间简陋的中学音乐教室展开,再转到了繁华的纽约街道。纽约作为美国的文化中心和爵士乐之都,给故事以充分的背景衬托。凭借精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呈现出来的现实场景细腻逼真:喧闹的街道上穿行的黄色巴士,街边川流不息的拥挤人潮,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霓虹闪烁的地下爵士酒吧,弥漫着昏暗与底层气息的地铁等写实镜头,自然而然将观众带入到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日常生活中。

接到好消息后情不自禁在纽约街头欢呼雀跃的乔伊却突然掉进了维修的下水道,他的灵魂落入到一个生死临界的黑白虚幻空间——生之彼岸(the Great Beyond)。下水道成为虚实时空转换的一个触发点。在通往生之彼岸的“超度阶梯”上,无数亡魂排着长队前赴后继地告别尘世,等待轮回重生。而尚未实现梦想、心怀不甘的乔伊吓了一跳:“我的人生才刚开始,我可不能死!”在拼命逃离的过程中,乔伊跌落下来,穿越多层空间,掉到所谓的“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人类出生之前的灵魂聚集地。灵魂宝宝们在生之来处的“心灵学院”(You Seminar)接受培训,获得各自专属的个性、喜好和兴趣,经由导师的指引激发自己的“火花”,拿到地球通行证,才能前往地球出生。

“生之来处”是乔伊踏足的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对于大荧幕前的观众而言同样感觉新奇。这一由可视化的动画影像建构出的魔幻场景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艺术表现力,起到了渲染情绪和烘托气氛的作用。从漆黑一片的恐怖场景瞬间转换到一个以蓝绿色为基调的空灵世界,一大片淡雅柔和、低饱和度的米黄、浅紫、淡粉等色调搭配抽象的几何形状建筑营造出朦胧、缥缈、迷幻的神奇氛围感,与真实自然的现实场景视觉体验大相径庭,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恰如其分的色彩运用让人心情舒缓宁静,大大增添了电影画面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影片还在这片色彩斑斓的梦幻空间富有创意地开辟出一个独特的深蓝色区域“忘我之境”(Zoom)——物质与精神的交界处。当人类完全沉浸于神思,处于心流状态,灵魂与肉体分离,精神上会获得无上的愉悦和成就感;但如果无法摆脱某些过分的焦虑和痴迷,会让执念蒙蔽理智变成四处游荡的迷失灵魂,回不去自己的身体,而永远困在“忘我之境”。

“电影空间不仅具有客观纪实性,而且具有主观表现性。不仅是客观空间的再现,还是人类心理空间、情感空间和思维运动的体现。”[7]彼特·道格特此前导演的《头脑特工队》描绘了小女孩莱莉被“乐乐”“忧忧”“怕怕”“厌厌”“怒怒”这五种情绪所掌控,将她头脑内复杂的情绪世界具象化;而“在《心灵奇旅》中,他和主创团队努力比以往走得更远,想通过心灵学院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对于彼特和主创团队来说,展示新的事物所需要的克制,更甚于花里胡哨的点缀。生之来处的世界是简约的,充满大胆的、美丽的形状,是现实中前所未见的抽象建筑。用更少的东西去表达想法是需要勇气的,但如果做得好能够达到举重若轻的效果”[8]。

影片中虚实时空的交错变换再次展现了导演和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电影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巧妙地将各种镜头拼接剪辑,产生两个平行时空的自然过渡与衔接,推动着故事的叙事时间流动。现实世界与灵魂空间“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展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彼此紧密联系,相互衬托补充,分头叙述而又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9]。

(二)荒诞离奇的情节安排

正如中文片名《心灵奇旅》所示,影片中一连串魔幻的神奇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乔伊身上,以灵魂状态误入“生之来处”的乔伊阴差阳错地成为心灵学院的导师,并和22号灵魂配成对。冥顽不灵的22号灵魂玩世不恭,将众多心灵导师气得七窍生烟,其中不乏诸如特蕾莎修女、哥白尼、荣格、拳王阿里、阿基米德等历史名人,表面上看是因为她弃生厌世,认为地球无聊,对于人类世界根本提不起兴趣,数千年来一直赖在“生之来处”,寻找不到自己的“火花”,其实她只是对未知的生活不够了解而心生恐惧。而乔伊视爵士乐为生活的全部,执着地追逐自己的演奏梦想,“音乐就是我想要的,从早上起床的那一刻起直到晚上入睡的那一刻”。不想错失梦寐以求的演出机会而急于回到地球的乔伊提议帮22号找到“火花”拿到地球通行证,然后22号把地球通行证给他,让他能回到自己的身体。乔伊和22号顺利达成协议,在“忘我之境”中碰到了帮助迷失灵魂的月之风这一群神秘的无国界主义者。乔伊赶忙向风之月求助,在感知自己身体位置时突发意外,和22号一起掉落到地球的病房里,然而却落入错误的肉身——22号占据了乔伊的身体,而乔伊的灵魂则进入了一只治疗猫的体内。一人一猫惊慌失措地逃离了医院去找风之月,希望能让两个灵魂各归其位。乔伊和22号灵魂误打误撞地结伴而行,开启了一段穿梭于现实世界和灵魂空间的神奇之旅。

22号借着乔伊的身体学会走路,品尝比萨的美味,舔着糖果的甜蜜,看到父女间的欢乐嬉戏,感受着秋风轻抚脸庞的温柔,树叶飘落到手心的触感……这些真切的五官感知给没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22号帶来了强烈的冲击,开始体验到人间生活的美好与乐趣,不经意间点燃了它苦寻不得的“火花”。而误入猫体内的乔伊从猫这个“他者”的视角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逐渐发现了之前未曾留意的细节:他从未和母亲坦诚地深入交流过;从未与理发师德兹聊过爵士乐以外的其他话题,对德兹的生活一无所知等。看着22号留在衣兜里的一根棒棒糖,一截吃剩的甜甜圈和比萨饼,一片掉落的秋叶,乔伊蓦然回首,猛然领悟到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蕴含的人生意义。生活并不是目标,杰瑞也明确地告诉过他,“火花不是灵魂的目标”,而是对生活的热爱;活着本身即是生命的意义,珍惜活着的每分每秒,才是人生之真谛。悟透生死的乔伊在弹奏钢琴的忘神中回到“忘我之境”,坦然接受自己将死亡的后果,勇敢地帮助迷失的22号感悟它的“火花”,“当你准备生活时,(地球通行证)最后一个框就填上了”,将22号从自我否定的恐惧彷徨之中解救出来,并陪着她手拉手一起飞奔向地球去寻觅她的人生意义。为了感谢乔伊带来的灵感,杰瑞们决定给予乔伊重生的机会,最终乔伊幸运地重返人间。这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情节荒诞离奇,突破生死的桎梏,奇妙的幻想场景交织于现实叙事之中,将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展露无遗。

(三)奇特新颖的形象设计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设计也独具匠心,蕴含了皮克斯导演和艺术家们的超凡想象力和审美视角。为了突显虚实两个时空的人物差异,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开发出一些新技术,才塑造出以气凝胶为设计灵感的可视化灵魂形象。经过主创团队的诸多努力尝试,观众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动画角色在灵魂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形象转换。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真正内核是反映现实,因此影片现实场景中的乔伊造型摈弃了以往那种夸张变形的卡通风格,向银幕下的真人形象靠拢,留着小胡子,戴着眼镜,八字眉,圆形平顶礼帽,一个平淡无奇的非洲裔中年男子形象;他的灵魂虽然跟其他灵魂体一样,变成了一个朦胧的蓝色发光体,圆圆的大脑袋,小小的身体,纤细的四肢,但保留了其标志性的八字眉、眼镜和礼帽,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人物造型与色彩结合的设计生动地体现了片中人物的性格和身份,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与新生灵魂的三维立体造型形成鲜明对比,灵魂世界的管理者杰瑞(Jerry)与黛瑞(Terry)是空间里不同于人类的特殊能量体,由简洁的二维线条随意勾勒成人形,颇有毕加索绘画中强烈的立体主义特征。杰瑞们的线条形象还能随意变化,不由得让人啧啧称奇。片中乔伊刚到“生之来处”,杰瑞送他回到小组的路上,四肢着地,尾部幻化出手形的座椅,托着乔伊和3个新生灵魂,身体部分还变出4个圆洞,装着其他新生灵魂,沿途将灵魂们送达不同的地方,就跟现实世界的公交车差不多。负责计数的黛瑞察觉到乔伊和22号灵魂的失踪,到纽约抓捕他们时,一路追踪,为掩人耳目随心所欲地变幻形象,甚至能隐秘地融入红绿灯、广告牌、心电检测仪之中。影片中这些奇思妙想的创意造型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

三、结语

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借助魔幻的艺术创作手法,为观众构建出独特的魔幻语境,将魔幻空间和现实场景完美融合,亦真亦幻的多重时空中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多维度的叙事空间,利用有趣夸张的动画语言探讨严肃深奥的多元现实主题,和观众产生广泛的共情共鸣,触动他们的内心去反思、审视自身的生命意义之所在,正如影片导演所说,“我们从来没有期待能够回答‘活着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要是有谁认为自己可以回答出这个问题,那就太荒谬了。但至少,我们希望能引发一些良好的对话,让人们去‘好了,我们得去喝杯咖啡,谈谈这个问题’。”[10]“‘魔幻’就会使人在满足对世界的好奇感和精神逃离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11]《心灵奇旅》独特的叙事风格以无声的“火花”慰藉着那些身处后疫情时代遭受生存威胁的平凡之人, 温情脉脉而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14-115.

[2]朱景东.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巨擘[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7.

[3]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4.

[4]杨晓林.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9.

[5]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196.

[6]刘云舟.电影叙事学研究[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5.

[7]潘秀通.电影的空间观[J].文艺研究,1988,(1):96-99.

[8]《心灵奇旅》:究竟什么塑造了真正的你[DB/OL].https://new.qq.com/rain/a/20201224a0e03600,2020-12-24.

[9]魏錦蓉.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类别的分析研究[J].电影文学,2012,(2):30-31.

[10]《心灵奇旅》导演:我从未期待能回答“活着到底是怎么回事”[DB/OL].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0665902,2021-1-8.

[11]余本庆.基于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动画艺术创作再探[J].艺术教育,2018,(6):81-83.

作者简介:

石海霞,女,重庆人,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
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