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宁静之地 天方夜谭

2023-05-29 03:08邹璟编辑卢娜
东方企业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苏尔乳香阿曼

文、图/邹璟 编辑/卢娜

阿曼,阿拉伯语中的“宁静之地”。或许正因如此,这个《天方夜谭》里的国度,没有像它的邻居也门、伊拉克和伊朗那样陷入动荡不安的泥沼,反而在阿拉伯半岛一隅过着低调且相对安稳和世俗的生活。

当大量中国游客拥向阿联酋体验迪拜的骄奢,同为海湾国家的阿曼却依旧保持着传统和宁静,这般的坚守也不免为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带着好奇,我踏上了飞往阿曼的航班——

首都马斯喀特

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迪拜飞往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只需1.5小时的航程。在备降的二十分钟里,坐在窗边的我眺望着舷窗外的群山,它们绵延起伏的姿态与我之前所见的山脉大相径庭。

阿尔卑斯与喜马拉雅的雪山有着各具特色的绝美纯白,中国桂林和日本关西地区的山则呈现出能掐出水的嫩绿,即便是稍显干燥的苏格兰高地和中国华北地区的山,也总有几分水气氤氲的墨绿……但马斯喀特郊外的山是不同的,在我的印象中搜罗一遍,或许只有中国大西北绵延千里的沙丘以及约旦河西岸鬼斧神工的戈壁陡崖与之稍有相似。来自太阳的光影勾勒出大自然炮制的盘虬卧龙,土地的颜色裸露在炎热的日晒里,挥发着大地的气息。马斯喀特,就在群山与大海的交界之处,用一种亮眼的白,彰显出阿拉伯世界的千年积淀。

作为一个热爱拍摄建筑的旅行者,马斯喀特城内大大小小的清真寺确实令我大饱眼福。

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是游客必到之地。它不但有世界上第二大的阿拉伯地毯,那华丽穹顶之下的水晶吊灯,其尺寸也是全球排得上名号的。在我看来,阿曼人不喜炫耀,生来也不是好大喜功的性格,但确实有足够雄厚的财力,敕建一座大清真寺,若过于简朴倒是显得有失身份了。

阿曼是一个相对开明的阿拉伯国家,你在它的首都漫步时,时不时会有置身欧洲大陆的错觉。比如在晚风轻拂中漫步海滨步道,左手是裹挟着盐粒的海风,右手是灯火通明的豪华游轮,若不是耳畔响起了不远处传来的最后一次祷告的诵经声,这样的景象几乎将我带回了多年以前的法国尼斯。在高山与大海的环抱中,最不容错过的事情就是在马斯喀特三镇之一的马特拉沿海边徒步行摄。一边是无比蔚蓝的阿拉伯海,一边是应接不暇的阿拉伯风情建筑,整个徒步过程除了火辣的阳光令人难挨,其余一切都是赏心悦目的。

走累了,可以在海边的栈道坐下,吹着徐徐海风,远眺山崖上的堡垒以及近处的岛屿。热心的当地大叔说,这些堡垒中有不少是17世纪葡萄牙殖民战争时留下来的产物,它们和海岸悬崖上被岁月蹉跎消磨的葡文石刻一起,无声地提示着这段历史的过往。

辛巴达故乡苏尔

若是看过《辛巴达航海记》,苏尔一定是来阿曼后必要到访的地方,因为这里传说是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乡。他传奇般的冒险故事早已风靡全球,不论是将自己绑在肉块上被巨鸟带回的智慧,还是击败巨人、带领大家逃离的勇气,每个读者都会对苏尔这座“塑造”了辛巴达的城市充满好奇。

从马斯喀特驱车不到两小时就可以到达苏尔。一路上可以领略令人无比陶醉的半岛海岸风光,加上车辆沿途可以随时停靠,所以带上美食便能来一趟海滨野餐。沿途,还有一座叫阿曼盖勒哈特的古城。11世纪到15世纪,在霍尔木兹王朝统治期间,它是主要的港口。然而,如今这里只剩下了比比玛丽亚姆陵墓、几排矮墙,以及一堆乱石。尽管如此,作为阿拉伯东海岸与中国、印度,以及东非和东南亚地区之间贸易联系的独特见证,它在201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说马斯喀特和萨拉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那么苏尔则是辉煌海上丝绸之路的“幕后英雄”,因为这里有着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造船业。抵达苏尔后,你会发现这是个不大的城市。约莫半日的时间,我在苏尔老城和港口附近的活动就完全用不着依靠地图的引导了。倒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好的方向感,而是这个供养辛巴达七次出海的港口城市,大小不过相当于我国的一个中等县城。

不过,城市的大小从来不是“美貌”的决定因素,苏尔的美同样不用质疑。一杯咖啡,一本书,我学着当地人的模样,在深蓝的天幕下坐上两个钟头。然后在黄昏的余晖里,我欣赏到了苏尔天海一色、华灯初上的美景。在陆地吹向海面的风里,飘荡着缠绵悱恻的乌德琴音与醉人的羊肉香气,三三两两的归帆和依山而上的灯光连成起伏不断的曲线。港口边,那座线条简洁、颇有抽象感的灯塔,据说曾照亮过辛巴达商队回家的路。

来到苏尔的第二日,我选择了出海。我乘坐的是一艘十分复古的木质大船,造型犹如穿越千年而来。离开了港口的防浪堤,船便开始加速,没多久,我的手机就失去了信号,只能选择对着一望无际的海平面拍个不停。船长见状笑了,他用蹩脚的英文告诉我,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平静的海面,等开到阿拉伯海,就能见到海豚。

扑面而来的海风越发咸湿,太阳也渐渐升到了高点。当视线中见不到码头和高山,陆地的形态也渐渐模糊,波浪取代了山峦,镶嵌在波涛汹涌的海湾四周成为大自然笔走龙蛇的主导。终于,海豚出现了。我们邂逅的是大约十几只海豚组成的野生族群,船上所有人都开始欢呼,男士们还吹起了口哨。它们有的突然在船头跃起,然后在空中迅速翻滚,身后的其他海豚就像有纪律似的,跟着领头那只欢快地游行。

临近正午时分的海面,像是被洒下了一池水晶,在日光的反射下熠熠生辉。我想,眼前的这片阿拉伯海,应当和辛巴达见过的是一个模样。

俯瞰古城尼兹瓦

自古以来,尼兹瓦便以精巧的手工艺而著称

古城尼兹瓦

当我踏过海浪,穿过山峰,站在尼兹瓦的城堡面前,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山海皆可平”的壮怀。在一片椰枣林中,它巍然屹立在尼兹瓦的制高点上,气势雄伟,有一份水到渠成的磅礴大气。

尼兹瓦是阿曼内陆山区最大的城市,亦是当年亚里巴王朝的首府。它没有海的味道,只有山的旖旎,每一个城堡都承载着自己的故事。在历史上,不少王朝曾在这里修建过城堡,但绝大部分都已湮没。在现存的十几座古城堡中,尼兹瓦的古城堡规模最大,也保存得最完整。还记得把脑袋探出城堡墙洞的那一刻,尼兹瓦的全貌就这么随性地展现在我面前。那种不经意的风情,让我就此臣服。

距离尼兹瓦50公里,还有一处世界历史遗产——巴赫拉堡。巴赫拉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它主要是由土砖、棕榈树干和石块建造而成,后来在17世纪扩建,用以抵抗来犯的葡萄牙人,而这座城堡也是阿曼在伊斯兰文化时代到来之前那段时期的主要历史遗迹。

巴赫拉堡所在的村子坐落在两个纵深的沟壑之间,依旧保留着原始风貌。房屋零零散散分布在斜坡上,有密集的植被。郁郁葱葱的椰枣树与干枯的山脉形成鲜明对比,古老的法拉吉水渠纵横分布在果园中,在石头下穿行,连接着峡谷,传统阿拉伯人的生活就此展现在你眼前。

看过了两座历史厚重的古堡,不妨来些轻松的活动——逛市集。自古以来,尼兹瓦便以精巧的手工艺而著称,现在的市场上仍然充斥着尼兹瓦人手工制作的咖啡壶、铜茶壶、铜盘,还有用金银镶嵌的各种腰带、匕首套和马刀鞘。尼兹瓦的制陶业也比较发达。当地人制作的陶器制品既实用又美观,上头饰有丰富多彩的图案,要不是我的行李箱已经没了足够的空间,真想打包带回家。

当然,除了这些精巧的手工制品之外,尼兹瓦市集最令人心醉神迷的是空气中弥漫的神秘香气。早在3000多年前,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的香料就被古埃及人用于祭祀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称它为沙漠中的珍珠,并认为它“最接近神的味道”——这就是乳香。

乳香的古法文是franc encens,意为“贵重的香料”。曾经,它的身价比黄金还高。在阿拉伯地区,出产乳香的地方不少,但据说最好的乳香出自阿曼,所以阿曼自古以来便享有“乳香之国”的美誉。

穿过历史的长河,以乳香为代表的香料已经深入阿曼人的文化基因,在生活中可谓“须臾不离”。比如阿曼男性传统服装会在长袍的领口处垂下一条十多厘米长的缨穗,那是专门用来蘸香水的,而其他阿拉伯国家男性并无此习俗;再比如,阿曼人晾晒衣服时,都会在衣服下点上一个小香炉,再放上几颗洁白的乳香,确保洗净后的衣物香气袭人。

和丝绸之路类似,阿曼也有一条乳香之路。当时的骆驼商队从阿曼南部出发,经过也门,沿着阿拉伯半岛西侧北上,抵达耶路撒冷后再分送到罗马帝国、波斯,然后前往东方的印度,甚至更遥远的中国。这条道路全长3000多公里,一路上全是浩瀚无际的沙漠,但在过去的千年时光里,却是阿拉伯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在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里,有波澜壮阔的海岸,有巍峨雄伟的山峦,有高山峡谷中的避暑胜地,亦有乳香之国的辉煌足迹。无论在马斯喀特、苏尔还是尼兹瓦,在阿曼旅行总能带给你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喜欢当地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更喜欢他们谦逊适度的热情。这就仿佛在温泉中沐浴,总有一份暖流萦绕心头。

猜你喜欢
苏尔乳香阿曼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阿曼的糖果罐
遇见汉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English Clause Syntax
请相信狗的善良
维吾尔药阿拉伯胶和乳香药材掺伪的鉴别研究
阿曼达:一个战地女记者的以德报怨
乳香炮制方法浅析
苏尔科夫与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