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郭振林
(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河北华勘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河北燕郊 065201)
路天煤矿排土场位于一、二采区北侧,该排土场剥离物堆积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形,占地面积约 993161.40m2,剥离物堆积标高1178~1332m,高差154m。排土场分为7级台阶,在施工至西北部第4级台阶(+1275m)时揭露高温渣,面积约131780m2,现场实测温度150℃~450℃。
图1 排土场西北部
排土场地处桌子山西麓,为典型的丘陵地带,沟谷发育一般。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而平缓,海拔标高1194m~1260m,最大高差66m,相对高差25m 左右。
根据地形及微地貌形态特征,将排土场划分为丘陵地貌类型。丘顶浑圆,坡面较缓,坡角一般在15~25°,一般相对高差10~30m。丘间为宽而浅的洼地,洼地内被第四系坡残积砂土及砂砾石覆盖。植被发育一般,丘顶有基岩裸露。
图2 排土场北部
(1)本区地表局部被第四系所覆盖,大部分地区出露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基岩,根据钻孔揭露及区域地层资料,矿区地层及含煤地层倾向东,倾角约15°,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如下: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四系全新统。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岩性为深灰色、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粗粒砂岩;灰色细砂岩、砂质泥岩等。
(2)本区位于拉僧仲背斜向南倾没部分,次一级的褶曲为本区基本构造形态,断层也比较发育,主要构造方向为北北东向。区内无火成岩活动,据地质勘探及矿区揭露的资料,影响矿区的主要构造为公乌素背斜。
本区断层发育,按其走向分为两类,一类是北北东向,多为逆断层,落差较大;另一类为北东向或东西向,多为正断层,倾角比较大,但落差不大,现将落差大于15m的断层列表1。
表1 矿山主要断层特征表
综上所述,本区构造以北北东向舒缓的背向斜为主体,伴有近北北向的逆断层和东西向的正断层,断层数量虽多但不密集,故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根据路天煤矿高温区域的地理条件及其特征分析,该高温区域所在区域风力较大,通风条件较好,地区降水量比较少,剥离物中含煤量较高,结构较为松散,压实程度一般。总而言之,路天高温区域较易自燃,高温区域范围内自燃点较多,且长期自燃,高温区域内部燃烧情况较为复杂。
火区勘查确定了四级和五级平台高温异常区域的深度及范围,采用地温梯度测量方法,利用钻探工程施工钻孔进行孔内测温。以经济、高效为实施原则,利用最少的钻孔确定火区范围及深度。本次地温梯度测量完成探温钻孔11 个,分别为在四级平台布设钻孔个5,五级平台布设6 个,钻孔间隔50m。确定探测孔位后,开展钻机钻进工作,并随钻机进行孔内测温工作,测点间距2m,进行测温并记录,对上部钻孔进行温度复测,利用多次测温数据确定最终温度值。当测定温度低于60℃时结束该孔钻进并终孔。
根据探温孔探测情况可以得出,在四级平台高温异常区域最深处可到1236m 标高处,浅部可在四级平台地表测得高温异常,燃烧纵深最大可达32m(ZK03),如图3 所示。从探温孔结果推测四号平台,高温异常区集中在ZK03 附近,随后沿平台向两边燃烧深度逐渐减少到无高温异常。
图3 四号平台热异常推测图
五级平台燃烧范围根据探温孔观察呈现非连续性分布,如图4 所示。一部分集中在ZK08和ZK12之间,高温异常区域最深处可到1223m 标高,浅部在五级平台地表可测得高温异常,燃烧纵深最大可达20m(ZK10);另一部分集中在ZK13东侧区域。
图4 五号平台热异常推测图
根据路天煤矿治理规划和现状调查,确定主要灭火工程为钻孔注浆灭火。本方案采用注浆法对着火区域灭火,注浆材料选择要具有一定保水性又能起到隔氧降温作用。施工采用“钻孔注浆法”对高温区域着火区进行降温灭火。其原理是先将灭火材料加水制成灭火浆液,再将灭火浆液注入高温区域的内部。在浆液接触到高温岩石后,通过水分的湿润带走大量热量。灭火浆液中的固体则包裹在煤矸石表面或充填于剥离物空隙之中,减少煤矸石与氧气的进一步接触,通过降温与隔氧两方面的作用,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注浆材料选用粉煤灰配合水泥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浆体浓度,减少管路堵塞几率,提高注浆效率和注浆质量。注浆孔设计深度12-34m,根据高温区域的自燃情况,自燃部分集中在排土场第4 级台阶、第5级台阶。
注浆孔沿着排土场第4 级台阶、第5 级台阶布设2 排注浆钻孔,孔距间隔为2m×2m,第一排注浆孔距外侧边坡2m,第二排注浆孔距外侧边坡4m,注浆孔交错平行布置,在施工注浆孔过程中为保证注浆灭火效果,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钻孔间距、深度进行调整。当所施工钻孔最高温度低于60℃(湿孔温度)时,可减少钻孔布置。当所施工钻孔最高温度高于90℃(湿孔温度)时,应判断单孔注浆量是否充足,注浆孔偏离火源距离加大单孔注浆量,需在高温钻孔周边加密钻孔(钻孔间距1m×1m),利用加密钻孔进行注浆降温灭火,达到彻底治理火区的目的。
注浆钻孔套管直径150mm,注浆套管直径108mm,套管为普通焊接钢管,注浆胶管规格为直径89mm,根据排土场地表岩土体松散度结合路天排土场治理实际情况,在满足注浆效果及安全的前提下,当所下注浆套管长度为2.5m 左右时,在注浆降温灭火过程中,可以满足现场需求。钻孔封孔要严密,钻孔与输浆管路的连接要牢固,并能承受最大的注浆压力。
(1)注浆浆料配比及流变参数
主要原料有水、粉煤灰、水泥。
选取水源附近平坦地势挖出两个长5 米,宽2米,深1.5米,总体积为15m3坑,坑内安装相同大小的钢板立方体,且钢板立方体接缝严密,不漏水。通过地泵对水泥进行称重,取1t 水泥、4t 粉煤灰倒入钢板立方体内,通过流量计放入7.5t 水,得到水泥、粉煤灰、水配比2:8:15,水固比为1.5:1。通过NB-1型泥浆比重计测取浆液比重、浆液粘度,进行记录,进行注浆试验,在相同压力下,监测注浆量以及监测孔温度变化,对浆液配比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选取注浆量大且效果最好的配比进行注浆,从而确定最佳配比。通过实践可知水泥、粉煤灰、水配比2:8:15,水固比1.5:1,浆液比重1.35g/cm3,浆液粘度25。在路天煤矿煤矸石堆中注浆灭火效果最好。
(2)成孔工艺及技术要求
平整场地后钻机严格按测量所放孔位打孔,由于条件限制,必须经矿方同意后方可移孔。取得注浆孔施工通知书后方可开钻,所有钻孔开孔口径不得小于150mm,施工至指定深度后,经验收合格后,准备下一步工作,以满足注浆的需要。
注浆孔不取芯但应做好钻探原始记录,包括进尺、钻进日期、时间、机长及技术员签字、孔内地层情况。施工中要记录好着火层位深度、火情等。由于排土场堆积物为松散层,要防止孔内坍塌、卡钻事故的发生。
(3)注浆工艺
根据钻孔勘查火情分析,做出注浆情况的初步判断。若某一浓度浆液的注入量已达设计量的20%以上,而注浆压力和单位吸浆量无明显变化时,应调浓一级或两级灌注,在注浆后期泵压逐渐升高或吸浆量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不应改变其水固比。
当注浆量过大时,采用间歇式注浆。单孔设计注浆压力应通过现场灌注试验确定,控制在1.0~2.0MPa 左右,在单孔注浆末期,泵压达到3.0MPa 时,可结束该孔的注浆施工,当扩散半径不足1.0m时,应当增加注浆压力。如果当注入一定浆量,若出现地表裂隙大量跑浆时,也可结束该孔的注浆施工。
(4)高温区域孔隙体积和注浆量
根据路天煤矿情况,运用钩机挖出自然堆积煤矸石石堆,挖出的坑尽量为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丈量出挖出坑的长5m,宽2m,高1m,得出体积10m3。挖出煤矸石进行地泵称重14.45t,查出煤矸石密度经验值1.7g/cm3左右,用煤矸石质量比上其密度,得出煤矸石密实体积8.5m3,挖出的体积减去密实体积,得出孔隙体积1.5m3,从而估算孔隙率约为15%,注浆孔间距为2m,每个注浆孔控制面积为3.14m2,钻孔平均深度为22m,控制面积空隙充填率为70%,每个钻孔注浆量为7.25m3(注浆量的确定最终以现场实际为准)。
火区监测应同时采取温度法、气体分析法。
地表温度进行测量可知小于45℃着火征状消失。监测孔孔内温度呈持续下降趋势,全孔最高温度小于100℃,且大部分监测孔最高温度稳定在70℃以下。
监测孔内一氧化碳浓度持续下降,孔内最高值小于500ppm 且大部分监测孔温度未检出。
(1)煤矸石堆周围的区域地质背景,对认识煤矸石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其所处地质背景,认识其成因类型、成分以及燃烧机理等特征。
(2)煤矸石堆火区勘查非常重要,可以指导我们精确的把握住火源位置,火势情况,从而针对不同深度的火源以及不同强度的火源,采取相应的灭火方式。
(3)注浆灭火法,主要是隔绝氧气通道,注浆量是注浆灭火的关键,影响注浆量的因素有很多:①煤矸石堆放的方式。可以改变堆场的孔隙度,不同的堆放方式,使得不同粒度的煤矸石堆放存在着差异,使堆场孔隙度不均一性加大。②浆液的配比。对孔隙的充填存在差异性,浆液比重大,粘度大,可以充填较大的孔隙,浆液比重减小,粘度小,增加了浆液的流动性,可以增大扩散半径,生产中应选取能充填更大孔隙,且扩散半径要大,选取两者最佳的配比。③注浆的方式选择。自然注浆、压力注浆。应根据钻孔孔口压力监测确定压力大小注浆。
(4)煤矸石灭火生产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煤矸石堆渣,有不同的堆放特征以及火区特征,条件不同,注浆灭火的方式不同。灭火方法以及注浆量的把控,应根据具体特征具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