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娴
金秋九月,在父母期盼的目光中,我来到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读书,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一切美好都纷至沓来。
学院海珠校区坐落于珠江南畔,我沿着长长的珠江,任江风在脸上吹拂,肆意地享受这片凉意。只觉脸面愈加滋润,眼前愈加清朗,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前行。忽然间,我已站在仲园北区校门前,眼前,大气磅礴,气势非凡。
往前走,呈现在眼前的是那一团遮天蔽日的墨绿。在快要过完的夏天里,那片树林仍在凶猛蓄力,筹备秋日的丰盛绿意。骑着脚踏车,大汗淋漓地穿梭在布满林荫的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安静而整齐,枝叶交通,彼此覆盖,密布成一片欢脱且耀眼的苍穹。
忽地,拐角处一间红瓦白墙的砖木屋子就在眼前。那屋子建得大气,屋檐深远,牌匾上的几个大字“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让我顿生敬意。苍劲的庭木在两旁昂首挺立。走进纪念馆,我所看到的是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子女廖承志、廖梦醒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矢志革命,前赴后继,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壮美篇章的事迹。这座纪念馆展示了廖家两代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家两代人,满腔忠烈血”的悲壮,也被这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而激励。我仿佛看到,在华夏危难之际,廖仲恺先生高呼“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从此,这颗精神种子在我心里深深扎根,只待来日发芽,破土而出。
在纪念馆的旁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砖木结构建筑,这也是北斋拆除后,广州市区内仅剩的四合院建筑。这就是乐干楼,俗称为“四合院”。 四周走廊相通,其结构精巧,外形优美,外部为红砖灰瓦,五支砖柱用进口“红毛坭”砌合,楼内木阁楼板铺花阶砖,颇具岭南风格与时代特色。乐干楼建成后,曾经是仲恺农工学校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场所。楼内设有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及蚕种改良实验室。这为振兴我国当时的主要经济支柱——蚕丝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历史长河滔滔不绝,汲水为镜,再现英华。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彰显了仲园的悠久历史,更好地弘扬仲恺精神。
廖仲恺铜像与何香凝汉白玉像分别矗立于行政楼与艺术设计学院前,一进校门远远地就能看到。他们也在看着莘莘学子的到来,看着我们在这里开始崭新的大学之旅。
在这里,我的每一天都变得充实且有意义。
早晨踏着朝阳,穿过林荫大道,来到知识的殿堂——教学楼。这里,是我们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的天地。总有一些地方,很难用言语去描绘其中的力量。安静的表现,却荟萃轰轰烈烈的思想。一次次深入探讨,一次次思想碰撞,都是我们成长的最好模样。教学楼前是用鲜红字体镌刻的“我爱仲园”字样,饱含着莘莘学子对仲园的热爱与感激。这份感情,体现在我们日日夜夜奋笔疾书,渴望着将来为社会做贡献,让母校以我们为荣。
在课余时间,图书馆成了我们的第二个课堂。馆前镌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字样,它像一位饱览诗书的儒者,有个性却不张扬,只是缓缓地向我们打开知识的宝库。
信步向前,古色古香的建筑彰显着悠久的辉煌历史,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往深处走,眼前忽现一座小庭院,真可谓“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里的一草一木,极为宁静,在饱吸人间最精华的灵气后,深深扎根于此,为我们添一丝新绿,也缓解了我们长期阅读后的视觉疲劳。
在深陷焦虑时,我常常只身一人走到通往教学楼的树林中。那片树林以短暂的静止和长久的变化,帮我丈量着所想与所得的距离。时至今日,那片树林依旧在我的生命里给我光亮。“愁郁之時,当风而立,轻柔落山风,缱绻绕指柔”,并希望这束光能够穿云破雾,照耀自己的孤独前路。那里春意萌动,乍暖寒时的冷气忽而化为绕指柔,温和地充盈了我稀落的生活。那里莺飞草长,遥远呼应的目光全都变作刚如铁,坚固地钉住了我所在的位置。
仲园夜晚的操场,总是异常热闹的。在星光浮动的夜晚下,轻轻感受这温柔的风,聆听耳边传来的乐音。这时候,我整个人都是轻松的。从白天繁忙的学习中挣脱出来,脑海中慢慢地浮现出一个个重点知识,感受到自我的空缺被慢慢填满。啊!又是充实而美好的一天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楼、那景、那回忆,千丝万缕。叶落无痕,时光有迹,关于仲园的回忆不可磨灭。带着彼此那份热血的梦行走在这个一直深爱着的地方,去创造更多的可能。
(图片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