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思考

2023-05-29 04:31陈湘满张凌琳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陈湘满 张凌琳

摘要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二者互促互进,耦合发展。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推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下,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城乡融合;社区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9-024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9.05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unities. The two promote each other and develop in coupling. At the same time,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promoted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form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path of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New rural community;Urbanrural integration;Spatial form of community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XJK20AJG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BJL078)。

作者简介 陈湘满(1965—),男,湖南新宁人,博士,湘潭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村经济研究。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强农村社区基础性工作,完善乡村治理体系[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对农村社区治理进行阐释,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与生活富裕[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新建或翻建的以农民为主体的社区,它不同于传统的农村村落,也不同于城市的社区,它所带来的是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等的革命性改变[4]。当前,我国政府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供了极大助力,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它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农民生活富裕提供了重要保障,“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 [5]。

与此同时,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也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而出现的,以满足农民对生活日益提高的要求。在农村社区治理实践中,加大了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村民自治不断深入、逐渐充实内容 [6]。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同样关系密切。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现代化经济,为农村造血,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新型城镇化注重提高农村城镇化品质,支持农村工业承接转移,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实现乡村经济提升。通过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農村社区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更需要农村社区内生动力的充分发挥。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框架下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治理好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1 乡村振兴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互动关系

1.1 乡村振兴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1.1.1 乡村振兴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倡导城乡融合发展,主张促进农村社区及城郊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7]。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重构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新型农村社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在新时期,中国农村不仅是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也是村民生活、娱乐和休闲的地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乡村各项事业的振兴为其整体发展与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1.1.2 乡村振兴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发挥制导和引导的作用,即政府主导[8]。地方各级政府在这样的战略性安排下,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改革方案与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政府“制导”[9]。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政府可以发挥引导和参与的作用,为社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农村社区的各项建设,并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突破口。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社区富裕兴旺、培育农村社区文明、推动新型农村社区有效治理。

1.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助力

1.2.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强农民的获得感,为乡村振兴提供初始动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问题,以促进农村社区富裕繁荣。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一系列村庄合并、搬迁整合等形成新的社区,进一步优化农村空间组织功能,发展当地特色的乡村产业,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10]。

1.2.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乡村振兴目标的现实提供内生动力(图1)。一是新型社区建设中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达到产业兴旺的目的[11]。二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以农村社区环境治理为突破口,为村民打造美丽宜居的居住环境。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强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育淳朴乡风,繁荣乡村文化。四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五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兴办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达到生活富裕。

2 乡村振兴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形态演变

2.1 乡村振兴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机理

乡村振兴就是要补齐农村发展中经济增长牵引力、公共产品供给、人力资本培育等短板,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12],推动着空间形态变迁,衍生新型农村社区。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一是推进村庄撤并。政府在保证基本制度和基层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界定涉及合并的村庄具体状态,明确村庄是否适合撤并,推进土地确权,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农户基本保障体系,为村庄合并提供政策约束与农民生活保障。二是推进村民集中居住。以乡村规划为基础,政府及村集体提供资金协助,支持居民建设楼房,鼓励农民集中居住。三是兴办产业,就地工业化。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盘活土地、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就地工业化,带动当地产业兴旺[13]。

2.2 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类型

根据社区形成原因和居住形态差异,将新型农村社区分为集镇型、城郊型和中心村型[14]。新型农村社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空间载体。

2.2.1 集镇型社区。

原有集镇凭借区位、人口等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使得一大批经济实力雄厚、现代化程度高的新型集镇迅速崛起。村委會和村民自治组织承担着“准政府”的职能,在国家与社区居民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新型集镇在经济结构、集体收入、人口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就地城镇化趋势明显。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逐步形成。

2.2.2 城郊型社区。

即城市边缘社区,是城市和农村的交错地带。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动显而易见。不断演变的结果是郊区农村社区的形成。城郊型农村社区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口结构和社会关系等方面更趋向于城市,社区文化娱乐设施逐渐与城市接轨,形成城乡生活方式共存的格局,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环境优美。

2.2.3 中心村型社区。

即纯农村型社区。由于地理邻近、交通便利等原因,各种资源向中心村集聚。通过公共服务的吸引力和经济辐射力,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解决空壳村和空巢家庭增加带来的社会问题。当几个相邻的村庄合并为一个社区时,乡镇政府往往允许社区承担社会管理责任,以及之前由行政村通过行政手段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3 乡村振兴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发展社区经济,增强社区活力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村社区以建设用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多种资产折价入股,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开发项目,以股份合作形式做强农业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致富农民百姓[15]。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选择资本投入少、吸引劳动力多、农民致富比较快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拓展农村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社区活力。

3.2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保障机制

新型农村社区的保障机制需要关注包括法律、经费以及政策在内的多个方面。首先,建立健全保障新型社区合法化、规范化的法律法规或出台相关意见是必要的,这不仅从制度上肯定了新型社区的发展模式,更提供了一个政策信号,能够吸引多方主体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其次,关于新型社区建设的经费问题,政府专项拨款可以为新型社区的初期建设提供保障,但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地域范围,我国新型社区的长期发展必须寻求政府以外的经费支持。向当地企业、各类公益事业组织寻求经济支持与合作是常规且有效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也离不开政府的严格监管和规范。完善的制度能够保障新型社区的长期发展,可以预见的未来收益以及持续教育产生的外部性能促进多方主体积极参与,使得新型社区建设的主体能够延伸到企业、社会主体以及社区居民等,给新型社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第三,寻求外部帮助。由于农村地区本身经济基础较差以及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新型农村社区前期发展必定困难重重。政府向区域外有经验的社区教育主体寻求经验与技术支持,不仅在实践中对于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帮助,还能发挥示范性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可度,提高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我国有成效的社区教育实践既有城乡,又涵盖线上线下,它们的实践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可以避免重复犯错,而且它们的线上教育资源共享对于提升农村社区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3.3 多方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健全社会机构参与农村治理的工作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农村基层管理模式。创新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和治理工作机制,面推动农村自治、德治、法治协同联动的治理体制机制[16]。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框架后,促进多方主体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通过减税、宣传等手段提高企业、公益组织、特殊人才等多方主体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动员更多的力量。首先,促进当地企业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经验说明这一主体的参与将为社区教育带来更大的活力。企业参与社区教育的“产学联合”模式建设是国内外已经有所实践的方式,它能够较大程度地将完成社区教育的居民吸纳进生产过程,将人力资本变现,实现知识向收入转化,较大程度地激发居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也是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因此“产学联合”是居民和企业的共赢。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等特殊人才参与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得益于深厚的历史积淀,我国的地方文化十分丰富,当地居民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认可度很高,所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将居民对当地特色文化的认可向新型农村社区转移。最后,将农村居民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中来。开展活动使社区居民参与选择与设计社区教育的主要地点和场所,让社区居民自己选择今后社区教育的内容。让农村居民参与到新型社区的建设过程能够提升农村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认同感,因为通过居民共建得到的社区教育组织不再仅仅是外部要求,它体现了农村居民自己的意愿。

3.4 推动新型农村社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过程中,要借助信息化的工具,坚持数字中国的智力模式,建立农村信息数据库,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机器人进行信息采集,从基础的维度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场景的得分,从整体层面上解决问题。在治理过程中,既要做到纵观全局,同时也要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推进,对于社区内的各个产品服务进行优化重组,注重发展社区的文化氛围。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平台,明确信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立足于外部市场环境与乡村公共安全长期目标,定期维护硬件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乡村公共安全信息的交流、优化等基础功能联系起来,提高办公效率。完成乡村公共安全数据的接入与管理,通过数据经验保证公共安全协同治理集成化发展,将问题转化为事件,再纳入后续的数据处理中,推动农村新型社区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議》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002).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刘伟,笪丽芳.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2020,29(2):17-20.

[5] 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解续《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并答记者问[J].农村工作通讯,2019(14):9-10.

[6] 徐勇.民主与治理:村民自治的伟大创造与深化探索[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4):28-32.

[7] 王硕,周学锋.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3):277-278.

[8] 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4):2-12.

[9] 杨怡,王万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的多元主体共建:基于佛堂村的调查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2,7(1):34-41.

[10] 赵亚梨,杨爱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2):50-52.

[11] 胡皓,吴宗璇,刘晴语.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湖南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21(1):89-92.

[12] 胡晓.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36(2):46-53.

[13] 尹雷,王思贤.大村庄制与就地内生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2022(1):46-48.

[14] 陈湘.新型农村社区的表现形态及治理路径[J].农业经济,2021(12):49-50.

[15] 陈湘满,喻科. 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2):66-73.

[16] 李红娟,董彦彬.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3):146-159.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