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伟 元志利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镇江 212028)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留下的珍贵历史遗存和革命精神,其中既包括物质形态的红色旧居、旧址、器物、红色建筑等,也包括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创作、文艺、研究等。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最真实、生动、具体的写照,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敢于革命、敢于胜利、勇于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为职业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职业院校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是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职业院校所在地区的思政教育资源。以笔者学校所在地为例,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遗存底蕴厚重。镇江还是红色之城、英雄之城,有着光辉的历史。在革命战争期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胜利前赴后继、浴血奋斗、英勇献身;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这座城市留下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截至2021 年底,镇江共有珍贵的革命遗址70 余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 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镇江是一座特殊的城市,是国民党反动派活动的中心地区,是新四军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的主要活动区,也是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占领区。因此,该地区也集中了大量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三野司令部驻地旧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旧址、渡江战役纪念馆、镇江市烈士陵园、韦岗伏击战纪念馆等。
精神形态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新四军铁军精神、北固英烈精神、桥魂精神、赵亚夫精神,以及传承这些精神的革命书籍等,这是职业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抗日战争时期,苏南茅山是新四军最早开辟的敌后根据地,陈毅、粟裕等革命家在此留下众多战斗故事。新四军围绕茅山根据地产生了伟大的新四军铁军精神,这就是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集中统一铁的纪律,其最显著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铁”字上。赵亚夫作为农业领域的一名科技专家,几十年如一日,他心系农业,扎根农村,造福农民,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有一个承诺,即付诸一生帮农民富;他有一个称号,即为农服务的“110”;他有一个原则,即不收农民钱物;他有一个愿景,即乡土中国梦薪火相传。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百姓致富作为毕生的追求,他就是我们的时代楷模——赵亚夫。
镇江市高度重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院校思政教学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镇江市成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会、设立研究专项,形成了一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团队和专家,推出许多有关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书籍、电影和舞台剧等,为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案例素材。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工作,在做好革命遗址、纪念地保护和开发的同时,开展“思政+研学”的教育实践。2018 年,镇江市官方发布东、中、西三条红色旅游线路,所涉及的11 个红色文化资源均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 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镇江市专门编印了《镇江党史学习教育地图册》,精选出东、中、西三条党史研学精品线路,重点推介14 个红色文化基地,以红色文化这一主线,实现区域资源、产业的融合,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弘扬,提出“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镇江是一座红色之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这座城市留下丰富的物质形态红色文化资源和精神形态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弘扬。
部分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理论多、实践少,思政教育实践环节不充分,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还是常规的灌输式教学,思政教材中案例主要注重普遍、共性的内容,基本没有顾及地方文化发展的差异。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甚微。这种情况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很有必要,将为其拓展实践教学新环节。从课堂学习转变成现场体验感受,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现场体验、现场聆听革命故事了解革命事迹,重走革命道路来学习红色文化精神。
镇江是一座红色之城,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遗址、革命人物、英烈事迹等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素材。思政教育不再空洞虚无,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地方红色案例故事与实境体验构建的思政教育深化对思政理论的认知。地方政府引导、院校践行,开展“思政+研学”的教育实践,创新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新载体。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职业院校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传授和培养,更要注重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教育样本案例,引导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在观察实践中长才干,帮助青年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对党、对祖国、对家乡、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就是一部不断革新思维、克服困难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创业史。镇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具体生动。通过镇江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将艰苦创业、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创新的红色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激发青年学子奋斗拼搏、开拓创新的热情,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钻研,争做行业匠人。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职业院校所在地区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价值。职业院校要注重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让红色资源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鲜活素材,实现校内到校外、理论到实践的融合,积极探索实现路径,推进思政教育提档升级。
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主要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其他思政教育形式的报告、宣传等。课堂教学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将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出的革命人物、英烈事迹、革命遗址、红色歌曲等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其他思政教育形式的报告、宣传等。镇江红色精神主要集中在新四军铁军精神、北固英烈精神、桥魂精神、赵亚夫精神等。为保证课堂教学中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效果,教师要加强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做到灵活使用、游刃有余。同时,要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另外,校地联盟互助,校地资源共建共享。校地可以结合情况申报编写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课程,形成系统体系。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门课程、每堂课的教学之中,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体系,推进建立以思政课为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专题教育包括专题党课、主题教育、讲座报告等,可以邀请当地的劳模、行业专家、优秀老共产党员等到校举行讲座或座谈会,这些人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把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可以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设地方红色文化的专题教育,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匠心”大讲堂;也可以开展结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专题讲座,比如新四军铁军精神、桥魂精神、赵亚夫精神等多形式的专题教育。笔者所在学校为一所交通行业院校,校内建有茅以升纪念碑,学院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教育月活动,围绕桥魂精神开展现场缅怀等专题教育,回顾茅以升先生一生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大力弘扬茅以升桥魂精神,激励青年学子传承茅以升先生与时俱进的爱国精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赤子报国的奉献精神。
表1 镇江市党史研学精品线路(2021 年)
实地活动就是以革命旧居、旧址、红色建筑、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展开的参观、研学等实践教育活动,具体可以分区域、分线路挖掘相关资源开展思政教学。2021 年,为更好地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镇江市专门编印了《镇江党史学习教育地图册》,向大家重点推荐了39 个红色文化基地,精选出三条党史研学精品线路,分东、中、西线重点推介14 个红色文化基地(见表1)。镇江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既可以感受革命先辈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又可以领略地方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使革命传统教育与新时代奋斗精神交相辉映。职业院校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周末或寒暑假到这些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体验和现场感受。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更好地弘扬校园文化,也可以更好地弘扬地方红色文化。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桥魂精神,建有茅以升广场、茅以升纪念碑,传承茅以升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桥魂精神,教育青年学子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掌握过硬本领。职业院校可以成立一些与地方红色文化有关的学生社团,教师给予指导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或活动;也可以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技能节、体育节、主题教育月等校园文化活动,围绕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短视频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还可以结合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网站等开展专题宣传。同时,要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的宣传优势,构建更贴近学生、更易于学生接受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学习平台,打造具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有利于拓展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丰富思政教育的载体素材,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新意识。要想把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职业院校,就必须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专题教育、实地活动、校园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