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3-05-27 03:26朱沪沛孙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绞痛心率冠心病

朱沪沛,孙燕

冠心病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引起血管狭窄、痉挛或阻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属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功能和形态结构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几大疾病之一[1]。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然而仅机械扩张冠脉狭窄处无法根本解决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术后再狭窄及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无法避免,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预后有深远影响[2]。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3],PCI手术成功,且在术后3 个月以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近期未见明显心绞痛发作;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损伤;运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拒绝配合。

根据上述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21 年1 月至2022 年7 月收治患者15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运动A 组、运动B 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63 ~70 岁,平均(66.5±3.9)岁。运动A 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63 ~70 岁,平均(66.7±3.1)岁。运动B 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63 ~70 岁,平均(66.1±3.7)岁。3 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0.05)。本研究经浙江省荣军医院人体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仅予以冠心病PCI术后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压、饮食指导、戒烟、心理疏导等)。运动A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等强度运动康复训练:选择跑步机有氧运动方式,8 ~10 min 热身运动后,按照Borg 评分法与峰值心率法确定患者运动强度,Borg评分法根据患者自身感觉的中等运动强度应在13 ~14 分之间,如>14 分则降低运动量,<13 分则增加运动量,并在运动过程中随时测评调整运动量。峰值心率法目标训练强度设定为60%~75%心率,计算公式:(220-年龄)×(60%~75%)心率。最后放松运动5 min。运动B 组予高等强度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前准备同上。运动方式为跑步机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以达到60%~70%最大心率为标准,随后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每组4 min,共4组,运动时心率以达到75%~95%最大心率为标准;在每两组高强度运动训练之间进行较低强度运动训练,每组3min,运动时心率以达到50%~70%最大心率为标准。两组运动时间30 min,晚餐前1 h 进行;运动频率:1 次/d,5 次/周;运动疗程:30 次。

1.3 观察指标(1)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患者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所持续的时间。(2)心理状态。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量表)[4],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5],心理弹性评分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量表)。(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调查问卷(SF-36 QOL)[6]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内共有心理、生理、物质生活与社会功能4 项内容,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4)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采集静脉血标本,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硝酸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LDL-C 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发作情况 治疗后,运动B 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均低于运动A 组和对照组(均P <0.05),见表1。

表1 3 组心绞痛发作情况

2.2 心理状态 治疗前,3 组焦虑、抑郁及心理弹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运动B 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运动A 组和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运动A 组和对照组(均P <0.05),见表2。

表2 3 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分

2.3 生活质量 治疗前,3 组心理、生理、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运动B组心理、生理、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运动A 组和对照组(均P <0.05),见表3。

表3 3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分

2.4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LDL-C 水平 治疗前,3组ET-1、LDL-C及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运动B组患者的ET-1、LDL-C水平低于运动A 组和对照组,NO 水平高于运动A 组和对照组(均P <0.05),见表4。

表4 3 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LDL-C 水平比较

3 讨论

PCI 术是指经心脏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管腔的技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术方法,因疗效好而备受关注;但是PCI 术后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药物耐受能力较差,且患者自我症状与生活质量未完全改善,影响身心健康。当下临床研究发现,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但尚无标准方案。PCI 术后的运动康复方案多以中等强度连续运动训练为基础,辅以阻抗训练。随着心血管病防治技术的发展,探究高效且安全的心脏康复训练措施尤为重要[7]。

本研究显示,开展高等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减少,焦虑与抑郁评分下降,LDL-C、ET-1 水平降低,NO 水平升高,生活质量评分增加,与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分析原因:高强度间歇训练主要是指进行多次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训练,在每两次高强度训练之间以较低强度的运动或完全无负荷运动形成间歇期,训练过程中对患者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刺激,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心血管及骨骼肌组织等结构与功能调节出现适应性的变化,进而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增加患者对运动的耐受力,降低心绞痛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8-9]。还可以促进机体的L-精氨酸向细胞中运入,提供NO 的合成底物,增加NO 的合成分泌,减少ET-1生成,维持NO与ET-1 的动态平衡,以改善内皮功能[10]。同时,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是爆发式的快速训练技术,在短时间内提高心率,使热量燃烧增加,进而增加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提高机体的最大摄氧量,保持高代谢的运转速度,持续消耗脂肪,调节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左心肌,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塑有一定辅助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1]。本研究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降低,心理弹性增加,这可能是病理生理改变及社会心理学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12]。

综上所述,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开展不同强度运动康复方案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均可见一定疗效,但高等强度运动康复训练更具优势,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心绞痛心率冠心病
心率多少才健康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警惕冠心病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