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源 承恺 裴卫铭
关键词:儿童友好 普惠托育 公共空间 居住区 儿童活动空间
引言
2021年6月中央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老龄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释放生育潜能,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随着我国妇女劳动参与率日益提高,子女照料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伴随产生的还有隔代抚育对祖辈的压力、市场托育供给失衡等问题。同时在快速城镇化、住宅高层化的背景下城市儿童的成长活动空间被挤压,为儿童带来了负面影响[1]。新冠疫情常态化以来,儿童作为弱势群体活动空间受限,居住小区作为基本疫情防控单元具备相对安全性,成为儿童校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社区)的发展应以居住小区为着力点引入普惠托育服务探索构建适幼适育的公共空间,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提振生育水平。
一、住区儿童友好与普惠托育服务构建路径研究
(一)儿童友好社区在中国的适育化方向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自1996年联合国儿基会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倡议以来,其相关研究实践就在全球飞速发展,至今已经深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38个国家的3300个城市和地区,改善了3000万儿童的生活环境。儿基会在其官网提出了《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手册》作为基本行动指导框架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指引,并预留了充分灵活性方便各地作出因地制宜的调整[2]。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门印发的《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基于我国国情对联合国的行动框架进行了深化,提出了包括服务、政策、权利、空间、环境五个层面的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指导意见,其中从服务友好层面提出鼓励社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在政策上将托育服务列入儿童友好建设要求是社区适幼化与适育化结合发展的重要探索,对缓解子女照料压力带来的少子化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多国家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探索过适育化方向。如奥地利、加拿大在儿童友好社区中规划建设日托中心和课后看管中心,减轻家长的负担[3][4];人口老龄少子化较早的日本,其流山市通过主打“育儿友好”进行城市整体构建吸引育龄青年入驻,成功提升了城市竞争力[5]。但托育服务因其独特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模式差异都很大。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的适育化路径需把握政策导向、依据理论研究、结合发展现状进行探索构建。
(二)多元化托育供给模式在住区的发展路径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化主导的托育供给推高育儿成本所带来的结构失衡、覆盖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中低收入家庭享有公共托育服务的机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2021年的统计,当前我国儿童入托率仅为5.5%,供给和需求缺口很大。为“对冲”市场化托育服务的负面效应,中央近年来出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等多项涉及普惠托育服务的政策指导性文件,提出多元化供给的托育建设指导意见。总体思想可以概括为“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普惠优先”,即家庭对儿童照护负主体责任,支持隔代照料与家庭互助等模式。同时构建托育服务作为家庭托育的补充,要引入政府、社会力量等进行多元化“适度普惠”服务,破解供需矛盾满足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托育需求[6]。
相关学者分析总结普惠托育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接近性、可适应性、可负担性和可接受性五个方面[7]。作为家庭与社区中的纽带,居住区在五个层面都有其优势(如表1所示),特别是负担性方面,不需要政府划拨用地以及大量建设资金,可利用现有空间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有利于普惠托育的快速落地和普及。基于空间特性,居住区应在两个方面同时为托育服務提供支持。一是从服务和空间层面全面保障家庭抚育,特别是隔代抚育下的特殊需求。二是探索引入政府、社会力量利用居住区既有空间、设施为托育服务提供支持,以减少托育服务的运营成本,体现普惠性并提升托育服务的可达性。满足小区居民的基本托育需求,帮助父母回归就业,缓解生育养育焦虑。
(三)儿童友好与普惠托育的“双向融合”构建
儿童友好城市以儿童为主体,普惠托育则关注儿童和家长两个主体,两者结合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提升儿童福祉,减轻看护压力”。具体在住区适育适幼空间营建层面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双向融合”,即在托育空间延伸儿童友好理念、在儿童活动空间上覆盖托管服务。普惠托育多元化支持层次为“家庭-社区-政府”;儿童日常活动空间的层次为“家庭-社区-学校”。社区作为儿童活动与托育服务的交叉点是探索儿童友好与托育服务融合的理想场所,如图1所示。例如在住区托育空间层面,可提升隔代抚育下的儿童空间安全性、趣味性;丰富社区托管下儿童空间的互动、兴趣、游戏设施。在儿童活动空间的层面构建无人智能看护体系,可缓解家长对儿童独立活动的担忧,同时提升儿童的独立活动性,减少成人持续监督看护对儿童造成的消极影响[8]。在“双向融合”中首先要对托育空间和儿童空间自身进行优化,再进行双向升级探索。因此需要对住区托育与儿童需求进行充分研究,并对建成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进行调研,整合儿童友好框架与普惠托育服务的内在要求提出系统全面的住区适育适幼化设计策略。
二、基于普惠托育服务的儿童友好型居住区公共空间需求分析
(一)基于家庭自主的学龄前儿童隔代抚育
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缺乏自理能力和有效的表达能力,需要格外的看护照料。受限于社会托育机构严重不足与家庭经济条件因素,老人隔代抚育仍是占比最大的幼童抚养模式。当前城市公园绿地空间不足、社区服务设施缺失,相比之下居住区有可达性好、功能完善、相对安全等优势,是隔代抚育的主要场所。
1.老人需求。隔代抚育照料者多为55岁以上的老人,与被照料儿童同为弱势群体,生理与心理较为脆弱,需要特别考虑与照顾。生理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注意力逐渐减退、视力敏感度降低、身体活动迟缓,空间设施设计应给予特殊考虑。心理上老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孤独感,渴望交际,需为老人与其他老年人的互动、邻里交往活动需求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2.儿童需求。学龄前儿童生理上处于发育早期身体较小且脆弱,自理能力差。空间需做适幼化处理符合幼儿生理尺度并配备智能照护设施,培养儿童自理能力。心理上幼儿世界处于未知阶段,对世界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往往会对其照料者提出很多问题。应提供代际互动空间及设施以满足老人对儿童的启蒙教育需求,促进代际和谐。
3.看护需求。空间设计应考虑老人注意力较弱、看护半径较小的问题,应设置尺度适宜的看护空间,配备智能看护设备辅助看护,缓解老人看护压力保障儿童安全。
(二)基于政府支持的学龄儿童社区托管
学龄儿童基本具备独立行为能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老人因年龄精力及文化水平限制不再适宜照看此阶段的孩子。学龄儿童的照看时间多为集中时段,如放学后至家长下班时间和寒暑假。针对这种情况,很多社区引入社会工作开展志愿托管的服务,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在社区中心或街道办帮忙集中照看儿童,例如针对放学后学生无人照看的“四点半课堂”和寒暑假托管班等。居住区公共空间具有丰富的空间的类型、可共享的空间设施、较大的改造空间可以为社区托管服务提供更理想场地。
1.儿童需求。原有的社区托管多为照看孩子写课后作业或自习模式,但随着“双减”政策的广泛落实,儿童的校外时间进一步延长,儿童课后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如玩乐活动、艺术培养、科普与素质拓展等活动,均需要功能多元化的空间设施支持。儿童渴望同龄交往希望认识学校外的朋友,需提供互动空间与互动游戏设施[9]。
2.看护需求。同隔代抚育一老带一小模式不同,社区工作人员一人需要照看几十个儿童,看护安全压力较大,室内以及室外活动空间都需要相对封闭的空间来保证儿童活动在看护范围内。同时在儿童群体活动的空间内,设施也要一定程度的适幼化,防止儿童身体受到损伤。
(三)基于社区支持的全年龄段儿童智慧托管
基于目前托育行业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中央提出了要发展智慧托育新业态。当前智慧托育的软硬件主要在幼儿园、学校应用有效地增强了看护力度缓解托管从业人员不足的情况。将智慧托育引入住区空间设计中可以缓解社区资源有限带来的看护力量较弱的问题。
1.儿童需求。儿童天性不喜欢被约束。在学校被老师看管,在家庭被家长看管会造成儿童精神紧张,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意识地为儿童创造独立的活动空间;智慧托管下的儿童空间是应真正只属于儿童的空间,需营建可参与、互动性、趣味性强的儿童室内和户外空间,满足儿童游乐的参与感、成就感、体验感,将儿童从网络游戏、社交软件、短视频App中吸引过来,实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儿童的同龄交往与混龄交往。
2.看护需求。需要保障儿童活动基本的安全,提升空间应急反应能力,同时让儿童不觉得自己被监视和看管。
三、居住区公共空间儿童活动与托育现状及问题
(一)室内外空间环境简陋,甚至有安全隐患
1.室内空间。当前住区儿童室内活动空间较少,仅有的儿童空间也是篇一律,墙面多为简单的彩色涂料堆叠粉刷,地面材质多为硬化的瓷砖、花岗岩,不利于儿童安全活动。空间功能固定且无拓展空间,无法依据儿童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大部分小区活动中心空间,仅作为老人养老空间,没有与儿童空间兼容。
2.半室内空间。如图2所示,半室内的架空层空间多为闲置状态,有些甚至会被部分居民挪用为电动车以及杂物停放,空间浪费且有较大安全隐患。
3.户外空间现状:景观空间多为观赏型植物,较少考虑儿童亲近自然的需求。如图3所示,室外活动场地单调乏味,没有儿童探索的乐趣。
(二)儿童設施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各项需求
当前国内居住小区不仅客观上人均空间设施不足,主观上对儿童空间设施也不够重视。设计布置常常流于形式,大多仅设置固定滑梯、秋千等功能简单的游乐设施,对儿童吸引力不足,更无法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需求。许多儿童会转而去使用成人的运动设施,但这些设施同样功能简单且主要为硬金属制造。小孩的身体尺度使用这些运动器械不舒服并有安全隐患。
(三)托育托管服务配套不完善
1.托育空间现状。如图4所示,当前小区隔代抚育空间界面模糊,没有专用的老幼共享空间。老人带娃去养老空间时儿童没有场地玩乐,老人带娃去儿童空间时,老人们没有空间交际。活动设施也较单一、简陋。
2.社区托管空间现状。如图5所示,当前社区托管活动如“四点半课堂”主要在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社区服务中心儿童托管空间大多为社区或街道办事处局部办公空间改造,空间形式类似于学校教室,空间有限功能单一、设施不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儿童自习与简单活动。社区服务中心覆盖范围较大距离相对较远,每天学生放学到社区,家长下班去社区接孩子回家并不方便。
3.智慧托育现状。当前住区公共空间的智能化主要为摄像头覆盖以及单元楼栋与小区大门的门禁系统。普通小区安全漏洞仍较大,无法满足看护层面的安全要求。
四、普惠托育视角下的儿童友好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将普惠托育服务可利用、可适应、可接近、可负担、可接受的内在要求与儿童友好社区特性结合,提出住区公共空间适幼适育化的设计策略。
(一)提升空间利用性,增加托育和儿童空间供给
居住区适幼适育化首先面临的就是现有空间使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需改造挖掘现有空间潜力,扩大空间可利用面积,为各项服务提供支撑。
1.增加空间供给。根据特性通过设计改造闲置和被不合理占用的公共空间,提升可利用空间的总量,例如住宅底部架空层空间,常被人们忽视,仅做简单装修提供单一的休憩功能甚至被部分居民用来停放电动车,通过改造设计便可以转换为新的儿童活动与托育服务配套空间。
2.空间再平衡。通过调研和观察了解分析居民实际的需求对空间进行再进行优化配置,避免因分配不合理导致的空间设施过剩或缺乏。
(二)提升空间复合性,满足多元化托育服务的空间需求
住区居住人员比较混杂,不仅有各年龄段的儿童,也有成人和老人群体,使用空间复合的设计方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不同人群复杂需求,将儿童活动空间与托育空间的结合同时也与其他成人空间兼容,提升空间多重功能的适应性,实现现有空间的最大化使用。下面对3种主要的儿童活动及托育复合空间进行分析。
1.基于隔代抚育的老幼共享空间
为满足老人带娃过程中儿童玩乐、儿童看护和老人交际共存问题,在对空间进行划分时需要构建老幼共享的空间与各自相对独立活动的空间,独立活动空间要在满足看护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相互的影响[10]。
例如可利用半封闭半围合的住区架空层的空间形态,架空层空间在建筑一层通常由剪力墙围合而成,可减少天气的影响同时满足一定的私密性。原始结构便形成若干单元空间;空间尺度适宜,适应老年人、儿童近距离活动特征和老人看护半径;空间结构为横向空间组织,有主通道串联单元空间。可在中心区域设置幼儿游戏区,两侧设置老人交际区和老幼看护区,对中心区域围合使幼龄儿童在安全看护范围内玩耍同时实现相对的动静结合,减少干扰。
2.基于社区托管的儿童附属空间
小区活动中心功能齐全、空间完整是儿童集中托管的合适场地,可使用时空复合的方法让小区活动中心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儿童的多元化托管需求。空间平时时段满足成年业主的待客与邻里交往需求,在下午放学及寒暑假等学龄儿童无人照看时段兼容为社区志愿托管服务场地,以此实现儿童托管需求与日常需求在同一空间的交替使用。
学龄儿童身体尺度接近成人身体,家具设施可模块化、通用化,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合满足儿童集体活动。利用现有成人阅读空间,增设儿童绘本、科普、拓展读物,满足儿童课后阅读需求。在现有的邻里交往空间,设置剧本杀、狼人杀等互动游戏,满足儿童同龄互动交往需求。利用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与多媒体设施,在社工志愿者的支持下为儿童提供美术、音乐等艺术兴趣启蒙课程,也可提供知识讲座、亲子关系辅导、职业体验、品味电影、劳动教育等参与活动,为儿童兴趣培养提供空间,实现儿童的个性化成长。
3.基于智慧托管的全年龄段儿童专属空间。
全年龄段的儿童空间既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划分不同的游乐区域,设置符合其生理尺度的游玩设施。也应设置混龄区,放置能够同时满足和吸引各个年龄段儿童的互动设施。例如儿童看护机器人,可以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陪伴、益智游戏、学习、沟通等服务[11],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促进儿童混龄交往。
(三)提升空间便利性,方便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
1.整体规划层面。考虑儿童与老人近距离活动的需求,可将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放置于小区中心位置,使其便捷可达性;将社区托管空间放置于小区大门入口附近,方便家长下班回家时将孩子接走。
2.空间布局层面。考虑老年人与儿童的认知能力较弱,設计简单的空间动线,避免交叉、过于繁杂。通过不同空间整体色彩的差异化、醒目的标识方便老幼群体快速识别空间。
3.设施层面。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及老人的身体尺度,满足儿童与老人相关安全规范,保障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需求。
4.看护层面。有儿童看护功能的空间,空间设计上较少设置隔挡,保证开阔,防止视线死角,方便对儿童进行看护。
(四)提升空间经济性,体现住区托育的普惠特点
居住区普惠托育服务是非盈利性、普惠性的,为能够适应大部分普通小区的实际情况,在空间营造上需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1.空间设施通用化、模糊化。通过使用能够覆盖大多数人需求的设施,减少投入成本。横向上要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功能的需求,纵向上符合通用的身体尺度。例如模块化家具、一体化的绘画板等。
2.空间设施可持续化。考虑空间装饰、设施的耐用性、可维护性。例如使用攀岩、沙堆、蹦床、积木等无动力游戏设施,既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又可减少后续维护成本。
(五)提升空间安全性,保障儿童活动与看护安全
1.活动安全。是指空间形态、装饰装修、功能设施不会在儿童活动过程中造成意外伤害。例如包覆桌椅边缘的锐角,防止磕碰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在地面使用地胶板等软性防滑材料防止老人与儿童跌倒造成的伤害;在小区道路中开辟安全的步道,避免人车冲突对老人儿童造成的交通意外风险。
2.健康安全。健康安全分为化学安全与卫生安全两个方面。化学安全主要指装饰材料中不要含有甲醛、苯、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12],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可以在室内安装新风系统,保持儿童空间新鲜空气流通。卫生层面主要是后疫情时代的住区常态化防疫方面。发挥住区作为基本疫情防控单元的优势,对外来人员进行严格排查,降低儿童接触风险的概率;引入智能测温系统,实时测量儿童体温;提供免洗洗手液,对空间进行消杀工作防范新冠病毒;建立备用隔离空间应对突发情况。
3.看护安全。指的保证儿童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活动。不会被拐卖或自己走失,可引入的智能监控系统由物业保安远程看管,也可与家长智能终端关联实现家长的网络照看,构建远程的“监视眼”监视体系进行补充。配备儿童智能手环,在儿童脱离限定区域时自动提醒。
(六)提升空间接受性,促进儿童参与空间营造
儿童参与是儿童友好理念的重要特性,让儿童参与塑造自己的空间可以提高其对空间的接受程度,同时普惠托育也重视使用者对于空间服务的评价,具体方法可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个方面。
1.主动参与。可主动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会等方式搜集儿童对空间的喜好与意见,从儿童的视角对空间进行改造。同时空间设计不仅由成人设计师把控,也需“留白”给儿童进行自主空间营造,如涂鸦墙:提供颜料让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作画;参与自然:提供种子、树枝让儿童进行简单种植;空间放置扫把、簸箕、抹布等清洁工具,让儿童自主对空间的卫生进行维护,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与空间归属感。
2.被动参与。是指通过监控设备、智能手环等智能设备,收集儿童在空间的行为轨迹、设施使用频率等数据进行分析以改进空间,如澳大利亚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就通过儿童身上的GPS定位系统,分析儿童在社区的行动轨迹与节点停留时间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改善,更好地贴合儿童爱好[13]。
结语
在三孩政策提出和儿童友好社区在中国发展的背景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也要为托育服务提供空间与设施以减轻子女照料负担。相较于传统的托育机构与社区托管中心,住区公共空间在便利性、安全等方面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化托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通过对现有住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供廉价优质的托育托管服务,将会从供给端充实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惠及更多中低收入家庭。
文章基于儿童友好理论,引入普惠托育内涵,对住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与主要托育模式进行匹配,提出构建适幼空间与适育空间融合的设计策略,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友好空间营造、老龄化背景下的普惠儿童托育托管空间建设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