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 钱明玉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培根铸魂、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将情境体验式教学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能够发挥环境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增强学生的身心感受,促进学生思考和体悟,从而孕育、生成核心素养。文章聚焦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要点,提出明确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情境;做好学前准备,引导课前学习,丰富运用手段以及强化教学评价的策略,旨在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和创新,推动课程教学质效的进一步提高。
2022 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和体验活动,涵养必备的品格”。遵循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进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
“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目标是指导船只航行的灯塔,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具备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教师需要在教学准备阶段深入挖掘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课程教学设计中,通读教材后教师不难发现,本单元包含了“我们班四岁了”“我们的班规我们定”“我们班他们班”三小节。课程内容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展开。首先,让学生回顾过去三年班级给自己留下的美好回忆;然后,引导学生找出班级的优点和不足;接下来,引导学生设计班徽、制定和改进班规;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增进班级合作,正确对待班级竞争。通过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梳理,教师可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比如:
回忆三年来的集体生活,总结在集体中的成长和快乐;发现班级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他班,掌握与他班交往的方法。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明确了“与班级共成长”单元教学细化目标,教师便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进一步规划。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以“情境”作为基础的特殊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哪些内容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怎样的情境”“通过什么方式创设情境”,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教学情境的有效性,避免情境创设过于冗杂,能让情境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还能够让教学情境更加贴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契合学生的起点经验。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课程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可认真钻研本单元教学内容,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比如:
“我们班的成长足迹”章节中,旨在引发学生对过往三年班级美好生活的回忆,以此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结合这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细分目标,教师可采用图片、视频的方式构建教学情境。在过去三年里教师关注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成长,每逢班级中有重要活动和事件教师都会采用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的方式,将这些活动和事件的场景记录下来,作为班级成长档案。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将这些图片和视频借助于现代教学设备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从图片、视频中找到自己和同学的影子,打开他们对三年来学习生活场景的回忆。
再如:“我们班很棒”章节教学时,教师可将三年来,反映班级文化、班级制度、学生精神面貌等内容的照片或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真研究和对教学的精心设计,围绕学生的客观情况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有效整合,扩充课堂教学容量,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已有体验,并让学生对班级中的优点进行归纳,从而实现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有效运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有效预习不仅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效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需要在课前阶段根据课程内容,构建课前的导学模式,以此激励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初步感知即将学到的课程内容。
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导学案中教师将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整合分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重难点”等。例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中“为父母分担”课程单元,教学前,教师可在课前准备阶段为学生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编制完成后,教师可分发给每个学生或者通过网络技术将电子版本发送到学生家庭电脑上,这样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能够有所遵循,进而明确自己的预习方向,对课程内容形成初步认识,为提升情境体验式教学质效作好前期铺垫。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主体性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对情境的真实体验感。小学生受到自身年龄因素影响,其认知过程以感性思维为主,单一的教学情境手段无法满足学生兴趣需求,而灵活、多样,富有新颖感的教学情境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提升学生感知的敏锐度,从而增强体验效果。
顾名思义,生活情境指的是通过提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元素构建的教学场景,以便让学生能够“触景生情”。要创设生活情境,需要教师增进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确保提取的生活信息元素具有普适性。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构建生活情境。教师可围绕学生的家庭生活录制生活场景片段。
片段一: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强强家里已经亮起了灯。床上的强强还在熟睡,这时强强的妈妈已经在厨房里为强强准备早餐。当热腾腾的饭菜端上餐桌后,妈妈喊强强起床。
片段二:倩倩生病住进了医院,倩倩的妈妈守护在病床旁,为倩倩测量体温,为倩倩擦拭身体,物理降温,给倩倩准备爱吃的食物。
教师所设计的场景是每个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都经历过的具有普遍性的场景,这些情景已经深深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但是,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并未对这些场景认真思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情境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的方式将它们再现出来,很容易唤起积淀在内心的感恩之情,进而从这种生活情境中体会到“爸爸妈妈辛苦了”,学生的这种体验和感悟,恰恰为本单元“为父母分担”教学作好心理环境的铺垫。
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也符合当前“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真实的身心体验,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从‘白色污染’说起”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第二,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和根源;第三,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两难问题。
教师在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之前,对四年级学生基本学情进行了分析。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环境保护意识,但是他们对“白色污染”缺乏直观认识,理解深度不足。塑料既为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一定危害,学生对这种事物的两面性缺乏体验和思考。基于此,可采用活动情境强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体验,以此提升本课教学质效。
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走出学校,走出教室,开展“塑料制品大搜索”社会活动。教师先带领学生进入市场、进入医院,引导学生统计每个小时,市场和医院使用塑料包装食品、蔬菜和药品的个数;然后再带领学生穿过大街小巷,观察塑料在生活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活动中学生发现,有的塑料袋被风吹到了草地上,有的塑料被风刮到天空中,挂在了树枝上,有的还漂在水面上。实践活动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每年因为“白色污染”会有大量动物误食塑料制品而死亡;还有一些塑料制品被焚烧,给空气带来了重大污染,其中产生的二噁英会导致人和动物中毒,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基于“活动情境”和“直观情境”的综合作用,学生对“白色污染”具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所见、所闻进行思考,自主总结出塑料在人们生活中存在的“两面性”,说出自己对合理利用塑料制品、减轻白色污染的想法。比如:在生活中尽量使用可降解的包装袋,不随意丢弃塑料袋和餐盒,遇到散落的“白色垃圾”及时清理,扔进垃圾箱等,进而让学生在体验后自主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道德和行为品质。
2022年版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教学。小学生受其成长规律影响,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喜欢参与富有趣味性的各类游戏活动。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成长规律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令其在游戏的快乐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提升教学质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生成。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遇到欺负怎么办”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所举的案例。案例中说的是:“美欢”在课间时把“王玲”的文具碰掉在地上,“王玲”和“美欢”理论,可是,“美欢”不认错还和其他同学一起欺负“王玲”。学生阅读完教材中案例后,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假如你是王玲,你会怎样做”“如果你看到了王玲受欺负,你会怎样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任选其中一个主题进行角色扮演,在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情境中,有的学生扮演“王玲”,有的扮演“美欢”,有的学生扮演班级中的“起哄者”。每个学生都是角色扮演活动的“导演”,也是扮演活动中的“演员”,他们需要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设计将角色的心理、神态表现出来,进而不断设身处地地思考体验,并将此类“校园欺凌”问题解决办法融入自身“表演”中,进而在真实体验中获得感悟,学会处理“校园欺凌”问题。
教学评价是许多教师教学活动中容易忽视的环节,它是一种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以此为教学提供辅助的活动形式,对学生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本着“教学评相一致”的思想,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主、客观相结合的判断,造成教学评价的单一化。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学评需要具有高度一致性,逐渐从以往的“单一”走向“多元”,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模式。教师可在多主体评价中适当调整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所占权重,比如:评价总分为100 分,学生自我评价分值占比可设定为30%,学生之间互评分值所占权重可以设定为50%,而教师评价设定为20%。从评价主体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放在了突出位置,这样不仅促进学生主体作用成分发挥,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还能够激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体验,和同学之间密切互动,促进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
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通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师的“评”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被割裂开,使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孤岛”,这样很难让教学评价达到有效激励的作用。教师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需要融入“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评价理念,采用多维度评价方式在学生学习和体验活动中嵌入表现性评价。比如:“从‘白色污染’说起”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态度、活动中学生观察行为的认真程度、互动积极性等进行表现性评价,一方面,做到“即教”“即学”“即评”,提升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做到“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感性评价”和“理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而让教学评价发挥出自身激励功能,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效的提升。
总之,情境体验式教学具有导向性、时代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是一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提高对情境体验式教学的认知,在新课标指导下,加强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评价,从而令情境体验式教学发挥出自身价值,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