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芬
现代诗是我国现当代文化的精髓,其中所蕴涵的文学知识、人生哲学、处世方式、人性修养等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让学生逐渐形成交际、审美、思辨等能力,与现代诗中所传达出的内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现代诗歌独具魅力,它用我们更为熟悉的语言、事物以及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走进一方美妙的世界。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层次地感知到现代诗歌的魅力,探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部编版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既可以对小学语文中利用现代诗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措施进行加深和拓宽,还能够以此为基础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分享,进而促使学生在现代诗歌中感知语文的魅力,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一、概念解析
(一)现代诗教学
所谓现代诗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现代诗的艺术形象等进行感受、理解、评判的思维活动与过程。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现代诗进行阅读、理解,然后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既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作品要传达出的意思,也是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经历、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兴趣点来进行补充和丰富现代诗意境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中的现代诗歌特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基础,并由此延伸出去的相关现代诗歌的总和。
(二)语文核心素养
2022年版新课标中重点增加了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具体的情况来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其一是指语言能力的形成;其二是指思维能力的形成;其三是指审美情趣的形成;其四是指文化修养的形成。所以,语文的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交际、审美、思辨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使自己个人修养提高。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必要性
其一,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从生理发展的情况来看,小学生对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非常感兴趣,并且因为其正处于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对有韵律美的文字记忆也非常强。诗歌的表面形式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诗歌教学有利于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主动性。
其二,现代诗歌发展的需要。从诗歌本身来看,诗歌讲究韵味和意境的结合,是一种美的体现,小学生因为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用诗歌的意蕴美来对他们进行熏陶,能够让他们的审美体系逐渐形成。比如,“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便充分展现了母爱之美,这些均能够让学生逐渐感受到了世间万物之美……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在小学阶段进行诗歌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
其三,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需要。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到现代诗歌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去探究现代诗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升其学习效率。例如,现代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让他们既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开阔视野,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明白,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的事情,最终实现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其一,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语文教材设置中,诗歌单元相对来说显得比例不足,因此,使一部分教师对诗歌的教学不重视,最主要的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比较功利的态度来面对诗歌教学,如要求学生会背会默写而并不作更为深入的要求或者讲解,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并不明白所学古诗的真正意义,当然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其二,教师和学生的经验不足。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偷懒的行为,认为诗歌字数少、篇幅短,学生自己会读和学,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采用放任的态度来进行诗歌教学。这样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使得许多学生将诗歌的学习当作任务去完成,完全没有感受到诗歌所带来的好处、体会到诗歌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学生“读”得不流畅、“悟”不到情感、“背”不得意思,更不会灵活运用的问题,亟待教师去解决。
其三,语文课堂缺乏创新。从当前的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还局限在课堂本身,仅在课堂中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下课以后并没有进行更多的符合学生成长的延伸,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进行现代诗歌学习时没有主动将读与写进行结合,也没有主动去进行现代诗歌学习的创新,影响了诗歌学习整体效率的提升。
四、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學措施探究
(一)先学后教,激发学生自创诗情画意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该还课堂于学生,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引导者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先进行学习、体验,然后再进行引导。所以,在进行现代诗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并以此来促使学生自创诗情画意。
诗歌是一种很特殊的文体,通过少量的文字来表达深沉的内容以及海量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先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以便于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使其能够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诗情画意之中。比如,在学习《繁星》这篇诗歌的时候,教师便无须先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反复朗读课文,在体会诗歌中所描述的事物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感悟。对于小学生而言,最为简单的感悟方式便是诗画结合,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围绕诗歌内容来进行作画,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一边动脑、一边动手的情况下逐渐对诗歌所营造的情境进行外显,进而对其中所隐藏的韵味有一定的理解和感知。在《繁星》的学习过程中,有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描绘出了狂风暴雨之下,小鸟儿躲进鸟巢、躲进鸟妈妈怀抱的画面,这样就将一股浓浓的母爱更加形象地营造了出来。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点拨,学生便立刻感知到了本首诗歌的主要学习内容,以及诗歌中所要传递出的情感。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要想获得成长的经验,就必须在体验中去进行经验的重建,所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创诗情画意,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先去进行感悟和体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进行情境的营造,这样也才能够让学生主动打开美的世界,进入到现代诗歌的学习中。
(二)自由讨论,引导学生深度共学感悟
新课改要求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同去对新知识进行探究,所以,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去共学感悟。
在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现代诗歌学习中,语文要素中明确指出了要根据需要搜集资料,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受身心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精力有限,在进行资料搜集的过程中难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更多的资料,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便可以采取自由合作、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深度共学感悟。比如,在学习《白桦》这首诗歌的过程时,课后有选作练习,要求学生去搜集一些关于植物的诗歌。众所周知,关于植物的诗歌非常多,学生进行搜集的数量和范围以及感悟都很有限,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搜集,然后将这些资料与所学习的课文进行自由讨论,并一起来在合作讨论中进行共学感悟。比如,在《白桦》这首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围绕这首诗歌所表达出的内容、情感,以及要传递出的意义进行讨论,接着再根据自己的搜集来进行知识分享,并逐渐感知到植物在我国诗歌表达中的重要性,进而逐渐感知到诗歌中植物代表的主要含义。
每一位学生都独具个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喜好,以及对事物发展、生活的不同感悟和看法,并且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角度也不相同,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由讨论,激发更广的学习思维,进而在知识的分享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以学定教,根据分层进行学习引导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己所起的作用有更为全方面的认知,比如,在学习现代诗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定教、根据分层来进行学习的引导。
統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现代诗歌章节,根据统编版教材的要求,这一单元要求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语文要素:一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二是根据需要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三是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时间掌握所有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隐形分层,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引导措施。比如,部分学生在反复阅读诗歌之后能够快速感悟到诗歌中的情感和诗歌的特点,更能够在此基础上来搜集资料,进一步进行诗歌创作。那么教师在面对这类学生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树立合适的学习目标,以便于其在学习现代诗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引导。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的引导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正确而有效地引导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该积极采取以学定教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正确把握,并制定有效的方式进行高效引导。
(四)走进生活,链接实际开启作业创新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因此,任何教育教学过程都应该是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为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学习诗歌当然离不开诗歌的创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思维灵活、敏捷,并且正处在语言思维的快速发育期,因此,在现代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并用链接的方式来开启创新作业。比如,在学习了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时候,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便能够感知到只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以及善于感悟的心,便能够从周围的生活中感悟到更为丰富的情感。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便可以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走进生活,并在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过程中去完成诗歌创作的作业。比如,可以布置当个“小诗人”的作业,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在表达的时候尽可能地做到尽善尽美,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来开展诗歌朗诵会,将自己的诗歌与其他伙伴进行分享。
作业是学生深度学习诗歌,提高现代诗歌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实施作业的创新,让学生的天性得到有效解放,促使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效融合。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承创新的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共学、探究、创作等来进行相应的学习,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掌握诗歌要领,让诗歌永远驻守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实践证明,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在小学教育阶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开拓他们的视野范围,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读、背、悟、用,要让小学生在学习现代诗的过程中将诗歌“读”得流畅,“悟”得真情,“背”得真理,“用”得娴熟,这样才能够让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充分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