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玲:看见脆弱的力量

2023-05-26 21:29彭建玲媛媛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伴侣婚姻丈夫

彭建玲 媛媛

采访对象

彭建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原副院长、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心理治療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英国 Tavistock  Centre 访问学者。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

主要观点

正确表达脆弱会让婚姻更幸福。不必压抑,也不必掩饰,因为脆弱是有力量的,这份力量会让自我更坚强,也会让伴侣更勇敢。

这些年,在情感剧中,有两类角色非常受欢迎。一类是霸道总裁,总能保护别人;一类是气场全开的御姐,总能掌控一切。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没有软肋,也从不悲伤流泪,强大到无懈可击。人设很炫酷,外表很美好。只可惜,当镜头转向真实的婚姻生活,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我发现,不幸福的婚姻中,总有至少一个人戴着面具,这张面具的名字就叫作强大。

为什么会这样?有社会的因素。男人一贯被要求坚强、勇敢,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愈发激烈,女人也被要求必须无坚不摧,就算表现出脆弱,也未必有人给予回应。更有个人的原因。他们觉得,面具能够保护自己,把脆弱暴露出来可能会受到伤害。就像孔雀开屏,正面很漂亮,但后面的屁股很丑陋,一旦被看到,孔雀很可能会被嫌弃。

脆弱真的如此无力吗?在我看来,这是对脆弱最大的误解。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脆弱,好好表达脆弱,让脆弱成为幸福的助推剂。

并不是没有脆弱,只是不懂表达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人不愿或不敢在婚姻里展露和表达脆弱,以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避免受伤。这么做,真的能够得偿所愿吗?

有一位商业奇才把企业做得很大,后来资金链突然断裂,陷入困境。他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帮助过很多人,包括他的妻子及家人。按理说,只要他开口,这些人多多少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他怎么也张不开这个口。

为什么表达脆弱对他来说这么难?因为父亲教育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要顶天立地,要承担所有。在家把家人照顾好,在外把朋友照顾好,婚后把妻子一家照顾好……唯独他自己不需要被照顾。

他真的没有脆弱,不需要被照顾吗?当然不是。他戴着无所不能的面具与妻子生活,妻子以为他是铜墙铁壁,可他频繁出轨,在陌生女性面前哭得像个孩子;他以侠客精神助人,别人以为他不需要帮助,可他在咨询师面前手足无措地反复强调自己帮过好多人。他真正在说的是什么?是他特别渴望自己曾经帮过的人能够来帮他。

明明自己很脆弱,却不肯甚至羞于承认,更别提主动表达了,转而把自己武装成一个异常坚强的人。可是,脆弱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最终通过出轨等方式进行表达,伤害了夫妻关系,也毁了自己的未来。

还有人把脆弱伪装起来,变成伤害爱人的利器。他们有一个幻想,觉得既然暴露自己的脆弱,对方就会伤害自己,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制服对方,用相反的方式去表达,在心理学上叫作反向形成。

有一对夫妻,每次吵架,妻子的分贝总能让丈夫感觉耳朵要聋了,而吵架的点更是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下班回来没有主动拥抱她,她会说:“男人果然都是得到后不再珍惜,我还是赶紧找下家吧。”出差回来忘了给她买礼物,她会说:“真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去出差了,别是去什么地方会情人吧。”

明明没做错什么,却被扣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丈夫心中不忿。可但凡反驳一句,妻子就会变本加厉,说的话更难听,声音也变得更大。“我有时候真的怀疑女人似水这样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她简直就是个没有心的石头,硬得很,要不然,说出的话怎么能句句伤人呢?”

妻子真的像石头那般强大吗?还真不是,这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她的父母离婚后又都再婚再育,谁都不要这个女儿,把她送到乡下,由爷爷奶奶抚养。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在她读初中时相继离世。之后,她又被辗转送给几家亲戚轮流抚养,直到考上大学。多次被弃养的成长经历让她的内心充满不安全感,非常渴望被爱、被关注,可寄养的经历又让她不敢表达这份渴望,因为以往表达后,根本没有人在乎,只会加快她被送去下家的速度。这让她感觉很无助甚至绝望。

好不容易结了婚,她不确定这份爱是否真实,更担心它会像从前那样转瞬即逝。她不敢正面表达,担心丈夫“捅刀子”,所以选择主动攻击。与其被你抛弃,不如我先抛弃你(我还是赶紧找下家吧);与其你突然无缘无故地消失,不如先替你找个抛弃我的合适借口(别是去了什么地方会情人吧)。

恰恰是因为内心非常脆弱,才会拼尽全力表现出无人能敌的强悍,以防重复童年的不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防御机制。然而,越是如此,就越趋近了那个不想要的结果。丈夫不堪忍受长期被如此对待,最终提出了离婚。

不难看出,不管如何压抑、掩饰,脆弱就那样存在着。那位丈夫坚持自己的脆弱自己扛,终有扛不住的一天;那位妻子坚持用攻击掩饰自己的脆弱,反而陷入最想逃离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正确面对脆弱。

看见自己的脆弱,才能勇敢求助

想要正确面对脆弱,需要正视脆弱。很多人之所以压抑、掩饰脆弱,是因为内心有一个幻想—脆弱是不好的:“侠客怎么可以落难呢?”表达脆弱是危险的:“万一他不要我了怎么办?”

其实,脆弱并不是个别人的“不幸”,而是所有人的常态。这是内心的一种不良体验,包括无力、羞耻、害怕、恐惧、痛苦、不接受、不认同等。这种体验和早期经验息息相关。如果早年经受过身体上的虐待、精神上的贬低、忽略等,这些创伤会一点点在心里留下痕迹。此后经年,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一旦碰到那个脆弱的点,如同碰到扳机特别敏感。

正如没有完人一样,也没有完美的养育者。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孩子会有一些不良体验。这就意味着脆弱是必然存在的,只是每个人脆弱的点不同、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只有先承认脆弱的存在,才有机会正视它,进而坦诚面对。

当然,人人都喜欢被接纳、被包容,没有谁愿意再次体验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试着用具体愿望來替代脆弱感觉。比如丈夫很自卑,最怕被妻子说是从农村来的,一说就炸。这背后的愿望是什么?是希望得到妻子的认可。从自卑到认可,表达更加正向,自身的羞耻感也会弱化。丈夫可以对妻子说:“这件事做得好,你能不能表扬一下我?”伴侣也会更清楚该怎么做。

当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脆弱的时候,才有能量向伴侣表达。表达的时候,可以先给伴侣打一个预防针。不能你的脆弱一来,就要求对方马上跟上甚至接住,这是很难的。丈夫想依赖一个人,可以告诉妻子:“我现在特别难受,想靠一靠你的肩膀,好吗?”妻子感觉很压抑,可以告诉丈夫:“我就是想哭一哭,并不是想让你帮我解决什么,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压力。”

有人说,自己也曾想过向伴侣展露脆弱,但担心对方不配合,怎么办?的确,脆弱能不能在亲密关系中分享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除了你想去分享,对方愿不愿意、有没有能力承接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放下顾虑,勇敢试探。

试探对方是否愿意承接我们的脆弱。有一位妻子从小缺爱,渴望被重视。恋爱时,找了一个眼中只有她的人。结婚生子后,丈夫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孩子身上,妻子感到被忽视。她试着和丈夫沟通,表达自己的脆弱。但丈夫觉得她太不成熟,怎么能和孩子争风吃醋?这让她很受伤,自此不再表达,到最后发展成了抑郁症。和医生沟通后,丈夫后悔不已:“我不知道她的内心如此渴望被重视,如果能够多沟通几次,我一定不会让她受到这样的伤害。”妻子听完很受触动,变得更加勇敢、主动,丈夫也给予了很好的支持。不久,妻子便恢复了健康。所以,我们不但要勇敢试探,还要不断试探,而不是经历一次挫败就放弃,如此才有可能得到伴侣更加积极的回应。

试探对方能够接受的度在哪里。有一位丈夫是个孤儿,从小无依无靠,特别渴望有一个人可以依赖。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他遇见现在的妻子。妻子是个特别有爱心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一个缺爱,一个有爱,这样的组合看起来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丈夫内心的不安全感实在太过强烈,以至于需要妻子24小时在身边,家中的大事小情都需要她决策。平时还好,遇到重大难题时,妻子也希望有个肩膀可以让自己依靠,但丈夫做不到,只会不停地讲述自己曾经多么无助。妻子感觉自己淹没在丈夫的脆弱中无法呼吸。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把自己的脆弱一股脑儿地丢给伴侣,否则对方不一定受得了,甚至还会被吓跑。如果你的脆弱是100分,先试着投放10分,看对方能不能接受;如果能,再慢慢加到20分、30分……勇敢尝试,不断磨合,直到彼此适应。

当然,没有人能够丝毫不差地按照如此具体的步骤、详细的分值去操作,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带着觉察行动,如此才能够从无到有,从有到习惯。

发现伴侣的脆弱,更能懂得心疼

每个人都有脆弱,我们有,伴侣也有。诚然,如何处理脆弱是每个人的功课,不该寄托到他人身上。不过,婚姻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比其他关系更亲密,彼此的责任也更厚重,就像结婚誓词说的那样,“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相爱相敬,不离不弃,永远在一起”。

这就使得婚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原生家庭里不能做的事情也许可以在婚姻里试着做一做,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的创伤也许能够在婚姻里得到疗愈。但前提是,我们能够发现伴侣的脆弱并有能力承接。

当然,鲜少有人生来就是这样一位伴侣,大部分人都需要学习和成长。首先要承认伴侣不是完美的人,是有脆弱的,不能去指责这个部分。当你认同伴侣脆弱很正常,才会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对方。

可以观察伴侣是不是总在重复说同一件事,比如为同一件或同一类事情生气;是不是强调同一种感觉,比如总是觉得很孤独。如果是,你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就是对方的脆弱所在。

举个例子,同学会上,丈夫夸老同学:“你还是那么年轻,身材保持得也很不错!”妻子马上变了脸色:“你啥意思啊,是说我老了,身材不好了吗?”家长会上,丈夫说:“你看人家把孩子教得真好,小孩都拿奖了。”妻子立刻反驳:“咱孩子教得不好吗?你对我有什么意见?”类似事情还有很多,而每一次,妻子都无一例外地会奓毛。丈夫很不解,自己夸别人也有错吗?于是,两个人总是为一类事情吵个不停。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妻子的脆弱所在。

发现这一点后,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多加重视。丈夫要重视的不是某件事具体怎么处理,而是看到妻子到底为什么生气。丈夫的行为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妻子会下意识地觉得丈夫是在指责自己,在拐着弯儿说自己不好。

妻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丈夫要对此保持好奇。好奇就是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倾听伴侣的故事,看看对方曾经经历了什么。原来,妻子从小是在父母的指责和挑剔中长大的,对指责特别敏感。从小学开始,父母每天给她检查作业,有一个字写得不好,就得把那页纸撕掉重写。后来,她出现了强迫性行为,上课做笔记,哪怕只有一个字写歪了一点点,都要撕掉重写。

知道妻子小时候的经历后,丈夫觉得很心疼,下意识地说了句:“原来,你小时候这么不容易啊!一定很艰难吧?”妻子听完,瞬间泪流满面。她感觉自己的脆弱终于被看到了。再与妻子交流时,丈夫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还增加了许多积极、肯定的语言。在丈夫的心疼与肯定中,妻子逐渐被疗愈,如今已经能够厘清哪些是对他人的欣赏,哪些才是对自己的不满,和丈夫的关系也更亲密了。丈夫的回应之所以如此有效,是因为他听完妻子的故事后,站在她的位置上理解、心疼她,而不是给予批评和指责,这一点也很重要。

你有没有发现,正确地展露脆弱,非但没有破坏关系,反而让婚姻更幸福了。为什么?这是因为当你可以勇敢地面对自己脆弱的地方时,就不用内耗了。当你展露自己的脆弱时,伴侣会感觉到被信任,看见完整、真实的你。真实的人才能赤诚相见,爱、理解、心疼就会自然涌现。而这恰恰是打破家庭创伤代际传递的新契机。疗愈创伤,超越童年,一起携手创造属于你们的新世界。

猜你喜欢
伴侣婚姻丈夫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侣
如何“改造”性格相冲的伴侣?
选对伴侣,是一生最好的投资
最好的伴侣,遇事先道歉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