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要求,能够充分保障受众的观看体验感,让受众观看到完整的廣播电视节目,提高受众对电视媒体的信任度。本文介绍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现状,并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处理措施与技术维护策略进行分析,期望可以给予广大电视媒体工作人员一定的参考意义,提高对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建设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不断提升安全播出的技术维护保障,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播出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维护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9.01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在观看节目、接受信息上有了全新的选择,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危机,在这个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一旦出现安全播出事故就会对自身的品牌和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下传播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电视节目出现播出事故能够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有较大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引发更多民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不信任。因此,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传输者,需要充分重视自身在面对播出事故的时候选择的应急处理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播出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能够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避免其形成一场播出事故。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升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基础维护手段,用更好的技术为节目的安全播出做出保障。
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现状
1.1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增加
从广播电视媒体诞生以来,各个广播电视台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发展,其中最为明显地就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不断增加,大部分的广播电视台都实行了24小时不停播制度,每个时间点都安排了相应的电视节目,受众在任何时候打开电视都可以看到电视节目。这样的播出模式对广播电视台技术部门的要求有所提升,需要具有更好的技术能力才能保障电视节目的不停播,并且,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增多也会导致播出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广播电视媒体需要付出更大的资金成本和技术成本来维护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1.2 传输系统控制难度增大
在新时代中,大众的审美标准不断变化,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也促使着广播电视媒体对节目的制作进行系统性的改变,画面不断优化、内容制作变得更加复杂,甚至不少节目中有大量的贴图、贴画,都是为了让受众的视觉效果有较大的提升。节目制作的环节不断增多,画质要求和声音质量要求不断提升,都让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传输难度增大。因此,同时进行的还有传输系统的升级,也是为了满足电视节目传输的需求,系统功能越发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对操作系统有专业的了解和较好地实践能力才能保障传输系统的有效操作。当下诸多电视台的信息传输系统都具备多样性的功能,对系统的操作流程环节越来越多,信息传输系统的控制难度不断增大。
1.3 多样化的传输手段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科技力量不断加强,在电视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应用现代化技术来创新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传输,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信息传输手段越来越多,有光缆传输、数字压缩、卫星传输等多种手段,并且都在各个电视台中有切实的应用,能够传输的内容越来越多,传输容量不断拓展。这意味着广播电视节目有良好的条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在电视策划和制作过程中,可以去大胆提升节目的质量,传输手段能够做到支持大容量信息的传播。
1.4 广播电视传输与现代技术融合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都是当下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较常应用到的科学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过程中,也会应用到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大部分的电视台也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的信号传输。计算机会根据操作人员设定的基础参数,对传输的信息进行适宜的处理,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让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效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处理措施
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受到部分人为因素或外在因素的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会降低,出现信号不稳定、卡屏、跳屏等现象,这样的现象会影响到受众的观看体验,因此,必须要针对这些播出事故现象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措施,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2.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准则,在所有工作人员都依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完成工作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事故发生的概率,至少可以做到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广播电视发射台中,需要针对节目的制作要求和特性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首先,在制度中需要明确工作人员不能够出现的行为,将工作人员的行为禁区进行明确地划分,并且对出现以后的处罚措施进行明确规定,能够给予工作人员警示作用,保障其工作开展完全符合规定。
其次,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有不少的节目组会以组为单位安排工作,组内缺少工作的细分直接造成部分较难的工作无人完成的情况,为了保障工作的完成度应该明确划分工作职责。并且,划分工作职责可以更好地实施责任落实个人的制度,在出现播出事故的时候可以对播出情况进行复盘,找到造成事故的具体原因,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2 建立全面地应急预案
有部分受到外在因素干扰出现的播出事故难以做到提前预知,为了尽可能降低播出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要为其建立全面地应急预案,在出现应急事故的时候紧急启动预案,进行事故的挽救。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2.2.1 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站曾经出现过的紧急事故都需要做到高度了解
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改进办法等进行研究,为这些事故制定预案,并且在预案制定完成以后,需要对所有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工作的员工进行预案的培训,让所有人都了解到具体的处理措施,让其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能够做到临危不惧,依照既定的规则和流程妥善地处理。
2.2.2 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台中设备与人员的管理
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需要较多设备的支持,每项设备都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定期的检修,设备的检修需要完全依照制度进行,避免出现节目播出会受到设备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人员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依照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对部分应用设备开展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设备使用培训,注重信号切换、用电安全、网络信息应急、突发事件应急等内容的培训,让其有能够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
2.2.3 建立完善的事故预防机制
虽然广播电视发射台中已经做到了基本实现节目自动化播出,但是,还是需要做到部分重要岗位有工作人员值守,保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一旦出现紧急事故可以进行协作处理,更加快速的解决当下的问题。
2.3 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合理的优先级划分
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多未知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都无法保证节目在播出的过程中一定不会出现任何突发事件,为了更加合理地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情况进行优先级划分,根据不同节目、不同板块的重要性,选择应该优先处理的问题,尽可能降低事故带来的影响。
2.3.1 充分考虑节目质量的优先级
现如今的电视节目都变得越来越高清、节目衔接更加流畅,能够将节目制作的效果进行完全体现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预期理想状态。但是,一旦出现紧急事故,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就可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应该一味地追求保持高质量的画面,应该降低画面要求,保障流程的正常播出,让受众可以正常看到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内容,维持电视节目的持续性,避免电视信号中断的问题出现。
2.3.2 充分考虑节目频率的优先级
广播电视发射台通常发射有多套的广播电视信号,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在电力供应、发射机硬件出现问题时候,应有对应的应急预案,做好优先级的设置。以我台为例,有两套“5+1”调频发射机组,其中5台发射机工作,一台为备机,此种方式较“1+1”机组节约了成本,系统设置新闻广播为优先频率,当有突发情况发生,系统自动切换备机为新闻广播频率。
2.3.3 充分考虑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的电力优先级
广播电视发射台一般动力供应为一主一备+发电机组,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电力保障,当遭遇诸如严重自然灾害外电闪断后,需要启动发电机组来供应发射机工作。应做好预案,设置发电机组专线,断开生活用电、后勤用电等非必须负荷,重点保障播出用电。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策略
3.1 合理划分故障点
划分故障点能够帮助技术人员更快地确定故障的类型,从而加快确认故障位置、形式的效率。通常来说,广播电视节目的故障点根据发生预期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故障类型,一种是硬故障;另一种是软故障。在确认故障类型以后技术人员能够确定维护的措施,提高故障维护的效率。大部分硬故障都能被迅速地发现,技术人员会做出应对措施,并且在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后续还会反复出现故障。软故障是指由于偶然因素所造成的故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故障发生的频率、时间、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其比硬故障更加难发现,处理方式也会更难。对故障点进行划分能够让技术维护人员更快的找到应对的方法,加速故障的处理,降低设备故障的影响。
3.2 硬故障维护技术
当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出现硬故障问题,技术维修人员需要根据故障位置进行顺势勘查,了解故障的根源,其中可以应用到信号输线路,对设备系统进行仔细检查,将故障根源的位置进行确认,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除此之外,在处理硬故障的过程中,还应该关注设备性能的变化,因为硬故障造成的原因更加明确,没有进行彻底的维修后续还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原因进行深挖,关注设备的性能表现,能够判断故障是否还存在于设备中。在硬故障维护的过程中,各个支持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设备的连接线需要引起维护人员的高度关注,检查连接线的情况能够保障信号的稳定传输。
3.3 软故障维护技术
相较于硬故障来说,软故障的位置查找会更难,其无法采用“顺藤摸瓜”的方式进行查找,也没有故障的规律,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时候便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多的实践维护经验,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设备的结构和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具体的故障位置。除此之外,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进行软故障的判断:其一,由易到难,有不少的软故障都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形成的故障,在进行维护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因素开始考虑,排除常见因素,找到具体的故障位置。其二,大胆假设。由于软故障的形成因素没有定式,在即兴维护的时候可以对故障的位置进行大胆的假设,技术维护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应用逆向思维,根据故障的具体表现状态,反向思考可能出现这一状况的故障原因,然后再一一进行排除。
3.4 提高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
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的效果,无论是硬故障的维护还是软故障的维护,都需要维护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问题并解决故障问题,因此,作为广播电视台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技术维护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具体的提升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其一,对所有的技术维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给予了技术维护人员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能够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各种常见的故障位置、不同设备故障形成的事故现象、不同设备的维修方式等,这些培训的内容可以让其在技术维护时更快地找到设备的“病灶”,选择正确的维护方式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其二,给予技术维护人员充分实践机会。技术维护本就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代表其能够将这些知识都完全应用到工作中,因此,在开展维护工作的时候,应该采取“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式,将一些经典的技术维护案例进行实践演示,提高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进行故障维护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更加专业地解决问题。
4. 结束语
自从广播电视媒体诞生以来,就受到大量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有着大量的忠实受众,随着民众对广播电视需求的不断增加,有了科技力量的支持,广播电视也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但是,无论是传统的电视传输方式还是现如今自动化的传输方式,都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造成传输信号的中断,影响传输内容的质量,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会严重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感。因此,作为广播电视媒体人需要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在出现播出事故的时候及时启动紧急预案,降低紧急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技术维护也是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对技术故障进行明确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故障采取不同的维护措施,不断提升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保障广播电视播出设备正常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学荣.研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处理和技术维护[J].中国传媒科技,2022(02):155-157.
[2]白彦斌.大数据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4):81-83.
[3]刘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处理与技术维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04):242-243.
[4]胡庆松,祁立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处理与技术维护浅析[J].中国有线电视,2021(01):101-102.
[5]冯青松.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处理和技术维护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1):79-80.
作者簡介:孙晓磊,河南禹州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