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圣
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要求写读后感,那么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呢?
一、说明阅读的原因
阅读的原因是说明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阅读这本书,为什么偏偏选择这本呢?同学们可以简单地说明理由。比如: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正巧教材中选编了《水浒传》的章节,又恰巧是我喜欢的武松的故事,我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二、概述阅读的内容
读后感就是在阅读以后才产生的感想,那么,怎样写读后感才合理呢?可以概述内容、说明例子、摘抄句子,说明自己读了什么。这三种方法可以只应用一种,也可以三种方法综合应用。
1.概述内容
简要概述文本内容。
武松到了阳谷县,正好中午了,有点饿了,就在一个小饭店吃饭。这小饭店挂了一个旗子,写着“三碗不过冈”。
这段概述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交代清楚。接写着:
武松喝了三碗酒后,店主人再也不肯倒酒了,就算给钱也不续。武松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有酒不卖?一问之下,店家说自己家的酒度数高,一般人喝了三碗就不省人事了。武松不听,一连喝了十八碗酒,然后提着哨棒就往前走。店家叫住武松,说前面有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拦路伤人,现在过冈很危险,不如等明天人多了,大家一起过冈。武松认为店家故意吓他,不仅不听还继续往前走。
这段是事情的经过。接着写:
走着走着,果然遇见了老虎。武松一为了保命,二是喝了酒也不怕危险了,和老虎大战了几个回合,连哨棒都打断了,最后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了。
這是高潮部分。
打死了老虎以后,武松也后怕,想把老虎拖下冈,却发现自己早没力气了,于是先下冈再说。
这是故事的结尾。
以上应用的是故事思维概述的方法,重点描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尾。写作思维有受众思维、逻辑思维,根据体裁不同,可以运用不同的写作思维进行概述。
2.说明案例
是指以一个或几个案例为代表,说明某一文本写得好,好在哪里。在说明案例的时候,可以应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
过去只听说过《水浒传》写英雄人物写得好,看到武松和老虎打斗的情节,我不禁拍案叫绝。“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往上一扑……”这段就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好像亲眼看见过老虎袭击人一样。我曾经在《动物世界》里看过老虎捕猎,可不就是这样对待猎物吗?
在这里说明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说明作品写得好。在说明案例的时候,要介绍最能代表这本书精华的部分,然后告诉读者自己为什么觉得它写得特别好,好在哪儿。一般而言,介绍几个片段就可以,剩下的可以留给读者自己慢慢去探索。
三、批判式阅读
概述内容后,如果能对这本书进行批判,提出疑问,会显得读后感更有深度。那么,从什么角度批判呢?可以从联系实际、逻辑推理、追因求果、类比联想、逆向思考、变换条件这六个角度着手进行批判。
虽然武松打虎很威猛,但是我还是要提出疑问,一只老虎,最小在80公斤,最大在250公斤左右,而且咬合力那么大,动作那么灵敏,常人真的有可能赤手空拳打倒它吗……我觉得还是把它当文学故事阅读就可以了。
这是联系实际后,从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角度进行批判。
我们现在对比武松和老虎的速度、力量……
这是从逻辑角度说明武松打虎只能存在艺术作品中。
武松不是主动成为英雄的,他是喝醉了酒,然后老虎出现,他被动地打老虎,很幸运地抓住了老虎的破绽,把老虎打死了,成了英雄。
这是从因果的角度,说明主观活动和外部环境的交互,进行批判。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联想,武松的性格比较被动,这次打虎是因为有些运气而成了英雄,以后他在生活中都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这是从类比联想角度进行批判。
四、表达感悟
表达感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结合概括的内容,对作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第二个方面是说明这本书带给自己的启示,无论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启示,或者是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启示,都可以写。
虽然《景阳冈》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我们思考,但是它的描写值得我们学习。阅读的时候,好像亲眼看见武松怎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连喝了十八碗;仿佛看到了他面对吊睛白额大虎之后,和老虎大战几个回合,把老虎打死。
这一段就是对作品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
我会抽空把《水浒传》全本读完,向别人介绍经典读物的时候,会说“看看《水浒传》吧,你要嫌长,就先看《景阳冈》。
这段是写这篇文章给自己的启示,不仅想阅读全文,还想向人们推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