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
【摘 要】随着现代供应链的创新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浙江企业供应链现代化升级越来越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渐加大。从人才需求侧的企业角度来看,论文提出浙江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系统性重塑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规划、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从而构建起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育新体系。
【关键词】数字化;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4-0037-03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供应链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助力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定运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提出,21世紀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在数字化时代下,数字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是驱动供应链管理变革的重要因素。当前,全面提升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水平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浙江省作为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大省,浙江企业供应链现代化、信息化升级越来越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适应数字化时代供应链创新和发展,企业对于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
供应链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的物流人才,其专业性、数字化和复合型特征更为显著。2020年2月,供应链管理师正式作为新兴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该职业被定义为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从事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的协同,以控制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成本并提高准确性、安全性和客户服务水平的人员。在人社部2021年发布的《供应链管理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我国对供应链管理师的需求总量将达到600万左右[2]。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将会成为影响企业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并保持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下,推进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成为浙江省现代化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
2 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
2.1 规范性问题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运营的中枢职能,贯穿于企业运作和管理的全过程,健全规范的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当前,浙江企业对于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在人才培养计划、培训课程体系和人才评价标准等方面专业化程度也有待提升。同时,学术界对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育的研究大多从高校视角出发,企业供应链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较为单薄[3],难以对企业系统性开展供应链管理岗位教育培训工作提供理论引导与支撑,导致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度和规范性有所欠缺。
2.2 均衡性问题
浙江省不同规模、行业、区域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供应链管理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非均衡性显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浙江企业供应链总体创新发展。浙江省中小微企业数量较多,其中部分企业供应链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力度普遍较弱,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需求储备不足,且更易流失。虽然当前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企业供应链管理并有意识引进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但对求职者而言,他们往往更愿意选择规模更大、区位更优的企业[4],导致部分中小微企业遭遇供应链管理人才“招不到、用不好”难题。
2.3 适配性问题
数字化时代,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供应链顶层设计、模型结构、运营内容、数字化基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因此,这也带动了企业对那些具备全方位、综合性供应链管理能力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在当前阶段,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育质量常常难以满足自身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升级需求,智慧供应链所需要的供应链规划、供应链运营和供应链技术等中高端复合型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较大。
2.4 保障性问题
在企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层面上,政府管理服务方式仍较传统,供应链统一管理机制建设不够有力,政策衔接性和匹配度还需进一步提升[5],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实效。企业内部跨部门协同机制尚不完善,对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相关资源投入较少且缺乏针对性。行业协会发展相对滞后,无法适应企业供应链智慧化转型需求[6],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措施的匹配度和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3 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
数字化时代浙江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强烈,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加强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从而构建起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育的新模式(见图1)。
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工作要“开好局”,必须要培育优良的土壤。
第一,要妥善处理好两组关系,一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既要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资金扶持、公共服务、协调组织等政策效能。二是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双方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供应链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标准完善、师资队伍共享、实训设施共用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第二,要灵活使用好两类策略,一是坚持统筹发展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策略,既要按照浙江省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总体要求,统筹推进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发展,又要鼓励优秀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二是坚持自主培育与开放引进相结合的策略,以自主培育为根本,立足企业自身实际,加大对本企业现有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开放引进为重点,除了要把供應链管理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方向,也要积极主动学习引进先进、科学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理念。
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工作要“结果实”,必须要实施系统的方案。
3.1 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形成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规划
制定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战略规划。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是关乎企业经营安全稳定的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随着浙江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无法支撑企业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和创新。因此,企业需要强化对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学习行业优秀经验理念,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并根据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的战略愿景确定自身供应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人才发展战略。同时,企业要根据供应链管理人才战略方向,凝练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形成供应链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具体方案,最终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构建供应链管理人才多维度协同培养机制。实现企业与政府、高校在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人才发展资源共建共促共享,整合人才培育生态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与政府在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领域的紧密联系。企业要充分认识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与浙江供应链现代化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立足主责主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政策指导为引领,将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融入浙江省产业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大局之中。另一方面要优化企业与高校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协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需求导向作用,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提供实践教学基地等多种举措,将企业对供应链高质量发展需求传导到高校供应链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当中。积极探索打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学习进修研究平台,开展深度产学融合,从而有效破解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难题。
3.2 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完善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内容
发挥优秀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引领示范作用。近年来,浙江供应链创新与发展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如阿里巴巴、物产中大、吉利控股等龙头骨干企业已成长为在全球智慧供应链领域富有综合竞争力的佼佼者。同时,在互联网电商、大宗商品贸易、传统制造、跨境物流、金融服务等不同领域也都涌现出一大批供应链创新标杆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人才供不应求情况下,应鼓励浙江各领域供应链优秀骨干企业立足供应链的未来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能力,积极主导或深度参与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组织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生态圈,建设人才培养示范试点,创新供应链管理人才技能培训、竞赛、鉴定等工作,整体提升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实效,并以制度机制固化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成果,激发优秀企业对全省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带动引领作用,从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案例,为我国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贡献浙江经验。
完善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实践教育机制。一是强化在岗实践培训,有计划地通过供应链和数字化专业知识培训、职业技能训练和轮岗锻炼等方式,在实践岗位中进行人才培养。尤其要注重利用供应链创新变革项目,推动供应链管理岗位人员在项目运营发展过程中得到全方位提升。二是坚持外引和内培并重。以专业性、数字化、复合型为导向做好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内部培养为主要手段,打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梯队。靶向引进能够参与甚至领导企业供应链创新和变革的供应链管理高端人才,为企业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赋能,促进浙江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有序流动。三是创新开展人才合作模式,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共享思维,加强与外部单位的人才合作,综合灵活运用专家咨询、双聘导师、外部顾问、人才联盟等引智方式,推动供应链管理创新发展。
3.3 以质量保障为支撑,构建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标准化水平。浙江企业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健全标准化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的评估适配机制。一是要准确把握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新需求。不同企业在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重点也存在不同,因此,需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让供应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变革同频共振,这是提升供应链管理人才标准化的前提基础。二是逐步构建供应链管理岗位能力素养胜任力模型,开展供应链管理人才盘点,总结供应链管理各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提炼不同岗位性质人员的差异化能力要求,形成科学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作为供应链管理岗位“人岗相适”的重要依据,从而建立以任职资格体系为牵引的全员、全职业生涯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配置的持续优化。
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立体化的人才教育培训保障机制来增强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实效。一是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化水平,组建专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训师资团队,打造全方位的培训课程库,充分整合企业内外优秀师资参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训,并对培训授课工作进行全过程评估,根据参训人员需求和企业人才目标进行及时调整,保障培训质量。二是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精细化水平,提高培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程度,建立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发展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持续跟踪培训实施情况,全面提高人才培训质量。三是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培训制度化水平,按照分级分类、按需培训的原则,将培训内容制度化,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促进老员工持续提升,要求不合格员工回炉再造,打造可持续迭代的学习型供应链管理人才队伍。
4 结语
浙江省大力推进供应链现代化发展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战略引领和良好契机,构建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更是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浙江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供应链管理运营具体内容与所在行业的业态特征,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建设高素质供应链管理人才队伍,为浙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M.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costs and improving services[M].London: Pitman Publishing,1992.
【2】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供应链管理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R/OL].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rsxw/202104/t20210421_413242.html.
【3】万凤娇.企业需求导向下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20,39(06):134-138.
【4】黄璐瑶.疫情背景下浙江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5):56-58.
【5】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大力推进浙江现代供应链发展[J].浙江经济,2018,643(17):32-34.
【6】刘伟华,蔡幼馨.推进智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配套政策研究[J].供应链管理,2021,2(0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