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官高晓力:走向联合国的“中国第一”

2023-05-25 16:59:19潘彩霞
现代妇女 2023年5期
关键词:信用证最高人民法院证人

潘彩霞

2022年11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高晓力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这是该法庭设立以来,中国候选人首次当选。

担任法官20多年来,高晓力长期耕耘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一线,主审过几百件重大、疑难涉外或涉港澳台案件,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和指导性案例。在实践的基础上,她参与起草司法解释、撰写著作,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立法空白,因此被法律界称为“学霸型”法官。

为筑梦,时刻准备着

高晓力是河北深州人,中学时到石家庄读书,从那时起,她有了成为法官的梦想。1990年,17岁的她如愿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她一心汲取知识,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越是努力,幸运就越是眷顾。大学毕业后,高晓力顺利踏入最高人民法院的大门。

入职后,高晓力被安排到北京市郊的通县人民法院(现通州区人民法院)锻炼,带着紧张与兴奋,她跟随她的“法官师傅”第一次开庭。那是一起债务纠纷案件,法庭上的气氛一度剑拔弩张,而师傅的发问一针见血、毫不拖沓。在高晓力眼里,师傅就像一名娴熟的乐团指挥,成竹在胸。而在庭后调解中,她又看到了师傅的另一面:像老街坊一样和蔼可亲,用接地气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主持调解,如春风化雨。

最终,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见证这一切之后,高晓力的内心深受震撼。在师傅的指导下,她执笔完成了调解书,成功结案。

基层锻炼结束后,高晓力回到最高人民法院,成为经济审判庭的一名书记员。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她一遍遍演练审判程序中的事项,就在自认为游刃有余时,一次教训让她终生难忘。

那是一起公开审理的案件,有上百人参加旁听。开庭前,高晓力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一切看起来近乎完美。庭审开始了,审判长宣布:“请当事人的证人出庭!”只见旁听席上,有个人“嚯”一下站了起来。那一刹那,高晓力整个人都“石化”了——她忘记给证人找休息室,证人随着人群直接进入了旁听席。

因为证人旁听了整个庭审过程,无奈之下,其证人资格被取消。一时间,尴尬和羞愧全都涌上高晓力的心头。尽管在这个案件中,这位证人是否出庭作证,几乎不影响最终裁判结果,可她还是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

“审判无小事。”从那以后,高晓力时刻提醒自己,办案中一定要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在书记员的岗位上,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博采众长,为了心中的法官梦,时刻准备着。

用中国司法的事实和数据说话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业务增多,信用证纠纷案件也开始大量涌现。

1999年,高晓力参与了著名的“瑞士纽科公司案”,这是一起外国公司与我国开证行之间的信用证纠纷上诉案件。那时,我国没有关于信用证的专门立法,面对这一领域的国内首例案件,26岁的高晓力迎难而上,她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做足功课,平等保护了中外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后来,这次判决被称为“中国信用证审判的里程碑”,由高晓力参与起草的司法解释,为各级法院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提供了裁判依据。

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得到认可,高晓力被派往加拿大深造。留学归来后,她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负责涉外民商事纠纷的审判工作。那是2001年,她进入最高人民法院的第8年。

长期伏案和过度劳累,导致高晓力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0年,在她执笔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出台前夕,她旧病复发,疼痛难忍,为了能让发布会如期举行,她趴在床上完成了全部文字材料的筹备。“十年磨一剑”,高晓力最终跨入了高级法官的行列,时代向前,她也走向了行业的前沿。

温柔中透着坚定,理性中不乏激情,高晓力用中国司法的事实和数据说话,打消了外国当事人、律师、仲裁员对一些弹性条款的疑虑。

高晓力说:“每当看到他们的眼神从疑虑转向信任,我就深感自己的工作别具意义。干好自己的本职审判工作,让中外当事人都感受到中国司法的公平正义,并抓住机会传递出真实的中国司法之声,我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审判工作之外,高晓力凭借外语优势,在对外交流活动中,通过中央电视台,用流利的英语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展现了中国法官的魅力和风采。

为中国法官的称谓增添更多光辉

2015年初,司法体制迎来改革,面对压力,有的法官选择离开,有的举棋不定。高晓力没有动摇,在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那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两个巡回法庭,高晓力被选派到第一巡回法庭担任主审法官,地点在深圳,期限是兩年。为此,她忍着酸楚丢下未满7岁的儿子奔赴深圳。

高晓力说:“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可能有痛苦与割舍,为了心中的法官梦,我和家人愿意这样拼!”不久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深圳挂牌成立。站在国旗下,高晓力再一次庄严宣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

在高晓力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巡回法庭不仅被当地人称为“家门口的最高法”,还被外国驻华大使盛赞为“展示中国司法文明的新窗口”。

群众的口碑是最大的鼓励,在深圳期间,高晓力还发挥专长,为企业“走出去”支招。她在相关行业论坛上讲解涉外民商事纠纷解决途径,吸引了许多听众,上千人在线上线下热烈交流,让中国司法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

担任法官20多年,高晓力参审了近千起案件,争议标的额累计高达上百亿元。她主持的庭审被评为“示范庭”,她审理的案件作为指导性案例被汇编成书,她撰写的裁判文书在评比中多次获奖。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作为法院系统的代表,高晓力登上“民主法治”方阵彩车,站在巨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背景下,她心潮澎湃。对未来,她这样展望:“我们每一位执着于法官梦的赶路者,都要抱定奋斗的决心,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法官的称谓增添更多光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2年,高晓力不负众望,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走上新的征程,她依然不改初心:“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官!”

(摘自《时代邮刊》)(责任编辑 辛彩霞)

猜你喜欢
信用证最高人民法院证人
“目击证人”长颈鹿(下)
远期远付信用证及其索汇操作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4
国内信用证转让风险控制
中国外汇(2019年16期)2019-11-16 09:27:48
再现信用证溢短装之争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6
目击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11-17 11:29:13
专利间接侵权的比较与适用——兼评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知识产权(2016年7期)2016-12-01 07:00:38
对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民事审判功能的思考
法大研究生(2015年1期)2015-02-27 10:14:11
练就信用证修改审核的“火眼金睛”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38
最高人民法院离退休干部参赛作品
新天地(2014年9期)2014-10-10 13: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