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丰
皇家园林是古代都城的重要建置,在古都北京的众多皇家园林中,北海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湛的造园艺术独树一帜。
太液仙山境 居然城市间
以湖水为中心,紧傍皇宫而建,是北海公园的重要地理空间特征。历史上,北海园林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水况有直接关系。北海一带原为永定河故道,后积水成湖。辽帝因这里风景秀丽,遂于此建瑶屿行宫,成为其巡幸南京(今北京)时的园林。《辽史·地理志》记载,辽南京中有“瑶屿”,后人又称为“瑶岛”,即今北海琼华岛。北海作为皇家园林的历史开始于金中都时期。金大定六年(1166),金世宗在中都东北郊的湖泊地区营建皇家离宫——太宁宫(后更名为“万宁宫”),其水域范围包括今北海、中海。湖中坐落着用疏浚湖泊泥土堆筑的三座岛,即琼华岛、圆坻(今团城)和犀山台(位于今中海)。琼华岛是太宁宫内重要的建置和景区,岛上建有多处宫殿,尤以在山顶瑶屿行宫基础上叠石造山而建的广寒殿最为壮观。辽金时期北海的建设布局,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古人认为,山岳作为距离上天最近的地方,是天神在人间的居所。所以,人们将祭坛、神庙等建在山岳之上,以祈求天神的保佑。而山岳崇拜催生了我国古代昆仑神话与蓬莱神话两大神话系统。其中,昆仑山在神话中是众神聚居之地,山神西王母居住于“瑶岛”仙境。而蓬莱神话则描绘了东海与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这一令人心向往之的山海仙境。汉武帝建造建章宫时,便以太液池及池中三座岛屿来模仿蓬莱仙境,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渐成规制,为历代山水园林所用。太宁宫遵循的正是“一池三山”规制,它以北海为太液池,以琼华岛、团城和犀山台分别象征蓬莱、瀛洲和方丈三仙山。琼华岛上的琼华古洞、仙人承露等建置,亦反映了帝王对于仙境的神往。
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弃金中都城旧址,以太宁宫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兴建大都城。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将琼华岛赐名为“万寿山”(或称“万岁山”),且袭金太宁宫的“一池三山”格局建造万寿山苑,对万寿山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与修葺。同时将其周围的湖泊加以开拓后命名“太液池”,并将北海包入大都城的皇城之内,成为大内御苑的主体部分。自此,北海园林也由原来都城外的离宫,变为都城内的皇城御苑。这是北海地理位置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即由金代的离宫转而成为元代皇宫的核心,一举奠定了元、明、清三代最重要皇家园林的基础。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太液池东建造了紫禁城,同时对万寿山、太液池一带御苑进行修缮与扩建,并因其位于紫禁城西侧,而改称其为“西苑”。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后,仍沿用明代西苑为皇家御苑,其名称依旧,但已有了西苑三海之分。《金鳌退食笔记》记载,瀛台南为“南海”,蕉园为“中海”,五龙亭为“北海”。清顺治八年(1651),应喇嘛所请,在广寒殿旧址上兴建了白塔,并将岛南部的宫殿改建为永安寺。自乾隆七年(1742年)起至四十四年(1779年),北海进行了连续37年的施工营建,除了在琼华岛的四面广建庭轩楼榭外,还在太液池北岸与东岸增加了镜清斋(今静心斋)、小西天(极乐世界)、先蚕坛、画舫斋、濠濮间等建筑群。经过庞大的修建工程,北海这座皇家御苑已终臻完美,形成今日格局。
移天缩地景 社稷在君怀
北海是我国现存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以风景点、建筑群、园中园为基本要素组成的“集锦式”皇家御园,至今仍基本保持着乾隆时期的规模与原貌。相较与北京西郊规模宏大的“三山五园”,北海御园以精致的建筑空间,集中展现了皇家园林所包容的多元文化,以“移天缩地”之景,彰显着“君临天下”的政治伦理诉求。
北海公园的建筑景物按照地域分布可以分为琼华岛、北海北岸、北海东岸和团城四个部分。其中,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景区,四面临水,南有永安桥连接团城,东有陟山桥接北海东岸。从立体的角度来看,以白塔为中心,琼华岛四面的景致截然不同,沿着“永安寺山门——白塔——漪澜堂”这一南北中轴线,可将琼华岛分为南坡、东坡、西坡、北坡四部分景区。其中,琼华岛南坡建筑的空间布局轴线对称、结构严谨,覆以彩色琉璃瓦顶的永安寺殿宇,充分显示出宫苑的皇家气派;琼华岛西面景区则以“甘露殿——琳光殿——临水码头”为中轴线,建筑布置着重表现山地园林的清幽气氛;琼华岛北面景区建筑不同于南面景区建筑的宏大与严整,反而以小厅殿宇创造山地园林的景致,体现高低错落的变化趣味;琼华岛东面的景色亦有所不同,以植物景观为主,建筑比重最小,参天的古树和烂漫的山花使这里极富山林野趣,所以才有了这“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琼华岛东麓山脚下立有乾隆御题的“琼岛春阴”碑。碑阴镌刻乾隆御制诗《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 其一 琼岛春阴》,此诗开篇所云“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提到的便是琼华岛上的艮岳奇石。艮岳石即为太湖石,因原产于江苏省太湖地区而得名。太湖石具有“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园林常以太湖石作为点缀,以其重峦叠嶂之姿,将自然山体的形象“移天缩地”地集纳于有限的园林空间中。
北宋正和年间,宋徽宗在汴梁营造艮岳时,曾动用数万民夫采集、运送太湖石。然而运送太湖石劳民伤财,成为激起北宋末年方腊领导农民起义的直接导火线。公元1126年,金灭北宋,艮岳也随着北宋王朝的终结而被金人所毁。但金世宗对艮岳的太湖石叠山非常欣赏,便将其辗转运到中都以修建太宁宫。当时为了加快运送艮岳的湖石,将湖石分块折合钱粮,把沿途各州府县运送钱粮折成湖石运送,因此琼华岛上的太湖石被称之为“折粮石”。金朝也因此伤及国力,再加之金后期统治者的暴政与昏聩,最终被蒙古军队所灭。这也正是乾隆诗中言“千秋遗迹感怀多”的原因。在清代,颇爱游赏的乾隆帝对北海的太湖石也十分喜爱,在大规模兴建宫殿和园林时,乾隆帝也用太湖石点缀景观。但乾隆帝吸取前代教训,将琼华岛部分太湖石进行拆改,再根据需要运到御花园、宁寿宫、瀛台等处。琼华岛“昆仑”石上刻有一首乾隆御题七律,诗中云:“摩挲艮岳峰头石,千古亡兴一览中。”可见,乾隆皇帝以石為戒,从北海太湖石所见证的因石而亡政的历史中,领悟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治国之道。
清代对北海的建造还积极吸收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艺术。琼华岛上的漪澜堂是琼华岛的核心建筑群,其在建筑手法上,借鉴的就是镇江金山寺“寺包山”的营建形式。当年乾隆帝下江南,为镇江金山寺的壮观之景所撼,便把金山寺的布局特色移植到北海,在北海琼华岛北部建造了融合南北文化的漪澜堂建筑群。北海公园北岸景区还有三座著名的“园中园”——静心斋、画舫斋和濠濮间,均是江南私家园林与北京皇家园林结合的经典之作。这些小园林的空间布局、叠石艺术及水景布置都是从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置中获取的灵感。其中,静心斋是一所完全按照乾隆帝的构想而建造的北海中最精美的一处园林。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有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有“移步易景”之美。静心斋原名镜清斋,乾隆帝在其诗《镜清斋》中咏到:“临池搆屋如临镜,那藉?摩亦谢模。不示物形妍丑露,每因凭切奉三无。”可见,乾隆帝以“镜清”为斋名并非单纯描述这里水明如镜的景色,而意在以水喻镜,以清澈之水映照自己的心性品格,表达其实现清明政治的思想。
皇家园林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治的影响。在北海建设达到顶峰的乾隆时期,多民族文化在北海园林中实现了和谐共生,反映了清代“绥靖荒服,怀柔远人”的军事政策与民族政策。作为北京标志性建筑的北海永安寺白塔,就是民族融合的重要见证。北海白塔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顺治八年建塔诸臣恭纪碑文》中所记载的祈请顺治帝修建白塔的恼木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表达“寿国佑民”的政治理想,清廷在西藏五世达赖喇嘛来京朝觐的前一年开始营建白塔,作为迎接五世达赖喇嘛的一项重要工程。白塔的修建对维护国家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汉、满、蒙、藏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标志与象征。
御苑生雅趣 湖上乐游园
北海公园历史上是供帝王游憩和处理政务的园林,而自清王朝覆灭,北京众多皇家园林在民国时期的“公园开放运动”中转变为大众公园,结束了作为帝王私人禁苑的历史。《旧都文物略》记载:“自帝制倾覆,废帝徙居,旧日之三海、颐和诸园,均已次第开放。”1925年8月1日,承载了800余年悠久历史的北海公园正式开放,成为市民和游客休憩健身、陶冶情操、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
北海自开放为公园以来,除了保留原有景致与古建筑外,还增辟了茶肆、图书馆等许多既与园林的雅致风格相应,又融合都市文明的休闲空间。民国时期,北海公园的茶座都设在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古建景点之处,其中最有特色的几家当数漪澜堂、道宁斋、濠濮间、五龙亭和仿膳。而在公园之内设图书馆,也是民国时期北海公园的一大特色。1923年,北海公园尚未正式开放之时,梁启超便经总统黎元洪批示,在北海北岸的快雪堂设立了松坡图书馆。松坡图书馆虽然是私立图书馆,但作为一处讲学与研究的场所,它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1925年,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租用北海庆霄楼、悦心殿一带房屋,成立了北京图书馆(1928年改称“北海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192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1928年改称“北平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合并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并于北海西岸建设新馆。国立北平图书馆是当时远东最现代化的图书馆,其外观造型与内部设计都十分华美的。这些图书馆与北海公园合二为一,起到推进教育、启迪民智的社会作用。
在北海公园开放之初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一大批意气风发的知识青年在先进文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当时,北海公园作为由皇家园林转变而成的城市公园,其大气华贵又清静高雅的形象,与青年知识分子们的气质最为相投,园中诗情画意的浪漫气息,也在无形中激发着文学创作者们的灵感与激情。因此,北海公园备受知识青年们的青睐,“到北海去”遂成为当时知识青年们的日常。景色宜人、古典浪漫中又饱含着先进时代气息的北海公园,也是当时北京著名的“恋爱角”。谢冰莹在其《北平之恋》中描绘道:“青年的男女们,老喜欢驾一叶扁舟,漫游于北海之上;微风轻摇着荷叶,发出索索的响声,小鱼在碧绿的水里跳跃着;有时,小舟驾进了莲花丛里,人像在圖画中,多么绮丽的风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海公园成为少年儿童的游乐场所。1955年问世的电影《祖国的花朵》,其主题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所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描绘的就是一群少先队员在北海泛舟的欢乐场景。如今,在北海公园西岸有一处“让我们荡起双桨”主题码头,码头岸边雕塑的少年北海泛舟之景,成为北海公园中最吸引市民游客与之合影的景点之一。
北海公园宽阔的湖面,不仅是人们夏日泛舟的理想场所,也是冬日溜冰的绝佳场地。北海的冰上活动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冰上活动统称为“冰嬉”(亦称“冰戏”),它起源于北方民间,自清太祖努尔哈赤起,成为清帝训练八旗士兵的重要手段。在清代国力鼎盛时期,冰嬉则发展为兼具竞技性、表演性、趣味性与观赏性的皇室活动。素有“冬宫”之称的北海,正是皇家“冰嬉”的重要场所。据清乾隆《内阁起居注》记载,每年旧历十二月初八日,乾隆皇帝便奉皇太后到北海琼华岛西麓庆霄楼阅冰嬉。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冰嬉图》,描绘的就是北海的冰嬉盛况。清代以后,这一冰上活动又逐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成为冬季人们所喜爱的体育活动,是现代冰上运动的雏形。自北海被辟为公园以来,每到冬季,北海冰冻如镜的湖面就成为人们冰上运动的主要场所。张恨水在《冰雪北海》中曾这样描写到:“北国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的,在冰面上溜冰……在北海公园门口,你可以看到穿戴整齐的摩登男女,各人肩上像搭梢马裢子似的,挂了一双有冰刀的皮鞋,这是上海香港摩登世界所没有”。如今,冬日的北海湖面也是人们进行各类冰雪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北海冰场每至冬季都会举行“八旗冰嬉表演”,由众多滑冰爱好者和运动员组成的冰嬉表演队,身着清朝八旗勇士战甲于太液冰面纵横飞驰,再现北海冰嬉的历史盛景,使游客在尽享冰雪之趣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北海的历史文化。
仙山琼阁、太液碧波,北海在繁华的城市中营造了一方引人入胜的山水之境。其金碧辉煌的宫阙殿宇、清丽婉约的小桥流水、肃穆庄重的佛寺坛庙,集中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非凡成就,表达了古代帝王的志趣与情怀,更反映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雅趣。从皇家御园到城市公园,与时俱进的北海实现了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社会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历史传承与共时融合,为人们提供了博古观今、陶冶身心的文化空间,持续发挥着其承载历史、裨益公众的文化功能。
编辑 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