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靖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型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活动。与此同时,企业国际化也逐渐成为常态。然而,企业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规避和控制海外投资的财务风险,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众多国内外企业海外投资的失败案例都凸显出规避和控制海外投资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重要性。我国很多企业在海外投资所遭遇的各种风险中,财务风险最为常见。如何正确地认识并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成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财务风险类型一是税务风险。由于受到东道国涉税的法律法规与本国涉税的法律法规之间差异的影响,纳税人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相应的海外投资税务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验不多,时间也不长,因此税务风险对于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活动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是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海外投资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产生并影响企业收益变化的风险。企业因偿债能力降低而无法偿还其到期的债务是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融资风险容易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甚至影响企业的未来的发展与生存,所以必须注意防范。
三是并购风险。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投资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无法预估的因素,会导致企业收益下降甚至是负回报。充分了解并购风险能为企业并购后做好整合打下坚定的基础。
四是汇率风险。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汇率风险。汇率的浮动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或利润的降低,最终造成汇率风险。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政治体制都有所差异,使得汇率风险更容易出现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
财务风险成因分析一是内部成因。就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而言,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那么财务风险将会更加容易形成。例如,很多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存在融资活动。而融资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没有合理的融资管理制度引导融资行为,很容易导致融资失败,企业资金链因而承压,引发财务风险。与此同时,人才的缺乏也会引发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于财务风险防控有着巨大影响,而一套合理适用的管理制度是需要拥有相关丰富的人才才能制定出来的。
二是外部成因。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与国内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如境内外的汇率存在差异、会计准则的设置不一、税收政策的差异等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产生财务风险。在文化差异和冲突方面,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及民众为了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而排斥海外投资企业的现象,这些也会引发财务风险,使企业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失。
企业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税务体系,合理降低税务风险。目前,从总体来看,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税务体制都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体制,但由于每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状况不同,相应的政治、经济体制又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各国的所得税结构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企业对外投资纳税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在遵守所在地税务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完善税务管理体系的操作方法,提高海外税务管理的规范性。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税务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在抵御海外投资的财务风险时变得游刃有余。另外,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活动之前,需要对东道国的税种、税率以及相关的涉税项目进行充分了解,从而降低税务风险,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节点。
企业能否在海外市场顺利投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因此,必须拓宽融资渠道以保证企业资金充足,制定正确的资金管理策略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一般来说,银行贷款占比高会导致融资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管理层应该结合东道国实际情况,开拓更多对企业有帮助的融资渠道。
三是合理降低汇率风险。一般而言,汇率风险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前,应该提前了解所在受资国相关汇率,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要实时关注所在受资国汇率的浮动情况并分析汇率浮动的趋势;制定合理的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合理降低汇率风险,加强企业对汇率风险的管控力度。
四是加强成本预测与控制能力。成本在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活动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想要实现目标利润就必须做好成本的预测与控制。由于受国家或地区之间市场状况差异的影响,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劳动力薪酬等相关的成本都与国内有很大差异,因此,企业应该在开拓海外市场之前,做好相关成本的预测;在经营时期,做好相关的成本监控工作,降低企业成本风险,提高成本预测与控制能力。
五是合理选择支付手段。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规避支付风险,海外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市场环境,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正确合理地选择支付手段以控制支付风险。如今,企业在海外投资交易的支付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方式依然局限于现金支付。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优化支付手段,使支付手段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控制与规避支付风险,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六是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意识和制度。为了能更好地控制与规避海外投资所遇到的财务风险,企业应该根据所在受资国的市场环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财务管控体制;适当增加业务培训,如学习本国与受资国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准则之间的差异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具有丰富财务经验的海外财务人员,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政府方面一是科学制定相关鼓励投资政策。当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大,相关的投资经验依然不足,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的当下,为了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政府方面应该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我国现有的鼓励海外投资的政策,并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等。通过制定与完善鼓励政策,让企业减少遭遇财务风险的几率。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企业能否顺利进行海外投资活动离不开政府公共服务的完善。所以,政府需要加大支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活动的力度;给予海外企业相关法律援助;给予投资主体更多关于海外市场的投资风险信息提示,让企业能规避风险;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确保企业顺利融资,从而促进海外投资企业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