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2023-05-23 19:01:32钟卫卢
医学信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围术体征血肿

钟卫卢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吉安 343000)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高血压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类,起病较急且病死率高[1]。临床给予HICH 患者多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抢救治疗,以早期清除血肿减少血肿对周围组织的损伤[2]。由于HICH 病情危重,围术期还需配合护理措施强化干预,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用于围术期护理配合中,能够制定科学的护理流程、明确护理细节、加强过程干预,这对于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加速患者术后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3,4]。为评估CNP 辅助护理措施用于HICH 围术期护理的价值,本研究选取74 例HICH 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患者74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C 组和CNP 组,各37 例。RC 组男20 例,女17 例;年龄45~79 岁,平均年龄(68.34±4.58)岁;病程4~6 h,平均病程(4.83±0.62)h。CNP 组男19 例,女18例;年龄44~78 岁,平均年龄(68.31±4.55)岁;病程3~6 h,平均病程(4.85±0.59)h。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RC 组于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①术前:加强生命体征监护,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医师;②术中:严密监测各项体征、指标波动,强化与医师配合,加强患者体温管理,减轻术中体温应激;③术后:持续监测各项体征,做好指标动态记录,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及时向医师反馈、做好抢救准备。日常加强对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情况等。术后患者各项体征稳定,可指导患者做康复训练,鼓励早期床上活动。CNP组于围术期给予CNP 辅助护理:首先,成立CNP 小组:由具有临床经验的护士组成,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及职责。其次,确定CNP 具体流程及护理措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结合HICH 患者病情特点、手术特点,设计围术期护理流程。并对既往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并发症展开讨论,分享护理经验,提出改进护理不足之处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护理流程与措施。制定出包括患者入院、检查、基础护理、健康指导、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相关内容为主的护理流程,明确各流程护理措施,形成护理计划。最后,实施CNP 辅助护理措施:①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使其配合检查工作。给予常规降颅内压治疗,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评估有无躁动、癫痫或其他危险因素,做好术前并发症干预[5];②术中护理:预先准备手术室,做好患者备皮、CT 定位穿刺点等工作,术中协助医师抽吸颅内血肿,严密观察指标变化,动态检查并记录患者体征、瞳孔变化等数据[6];③术后护理:术后做好体征监测及引流和并发症护理:加强对术后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的检测;加强对引流情况的记录,做好引流管固定、适当抬高引流袋、及时更换引流袋等护理工作。术后引流量较少的需反馈医师,复查CT。引流正常者可在术后2~3 d 考虑拔管,拔管前做好夹管测试,患者无血压异常方可拔管[7];加强对多种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如协助清除口腔分泌物,给予雾化、吸痰等方式,预防肺部感染;早期指导患者床上活动,给予肢体按摩,协助翻身、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等方式,预防压疮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以NIHSS 量表评价,量表总分42 分,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认知功能(以MMSE 量表评价,量表总分30 分,分值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生活质量(以SF-36 量表评价,各项目总分皆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改善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便秘、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 评分、MMSE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NIHSS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CNP 组低于RC 组(P<0.05);两组护理后MMSE 评分高于护理前,且CNP组高于RC 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 评分、MMSE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NIHSS 评分、MMSE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2.2 两组SF-36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SF-36 各项目评分高于护理前,且CNP 组高于RC 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表2(续)

2.3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CNP 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8.27±2.63)d,短于RC 组的(26.49±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7,P=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CNP 组肺部感染1 例,RC 组便秘、压疮各1 例,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各2 例,CNP 组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RC 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47)。

3 讨论

HICH 患者病情危重,临床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早期减轻血肿对周围组织压迫与损伤,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早期恢复。但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术后伴随多种并发症风险,因此围术期还需加强护理干预,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围术期给予CNP 辅助护理措施能够结合患者病情、手术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对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水平起重要价值[8]。

本研究结果显示,CNP 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HICH 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对于患者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早期恢复颅内压,减轻颅内压迫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9]。CNP 护理通过早期降颅内压、术后引流管理等方式,预防病情加重或诱发其他危险因素,所以患者早期各项功能恢复较好。且HICH 患者因术前降颅内压处理、术中血肿抽吸、术后引流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血压波动,引起脑疝等并发症[10]。而在CNP 辅助下,能够早期对该情况进行预测与评估,通过做好术后体征监测,及时控制血压水平,预防血压异常波动,因而也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对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具有积极价值。本研究结果还显示,CNP 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且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这是因为CNP 实施中注重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干预,能够指导患者早期参与康复训练,协助肢体活动、功能锻炼[11],因而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本研究发现CNP 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分析原因为,CNP 在制定过程中对各类并发症事件作出风险评估与护理措施设计,可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12]。这说明CNP 护理能够形成对围术期护理工作的整合与优化,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HICH 患者CNP 辅助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期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围术体征血肿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