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相云
蚕桑业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产业,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蚕桑具有抗旱、耐涝、耐冻、抗风、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生长快、寿命长等特点。植桑养蚕不仅能够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而且能够实现当年植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长久养蚕、持久创收的愿望。因此,蚕桑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根据嵩县多年发展蚕桑产业的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科学规划蚕桑产业。
一、适宜发展蚕桑产业的基本条件
(一)蚕桑产业要符合农业用地规划,不能挤占粮食用地
植桑养蚕不能乱用土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特别是国家规划的粮食主产区和国家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不能随意栽植桑树,要确保良田粮用,不能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更不能挤占粮食用地。
(二)自然资源条件要适宜
气候、土壤、环境等自然资源条件是制约蚕桑产业的首要因素。蚕桑产业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光照、气温、雨量、土壤、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不但要适宜桑树生长,而且要适宜蚕的生长。其中,光照要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要超过2000 ,日照率要达到52%;雨量要适中,年平均降雨量要超过600 mm ;气温要适宜,年平均气温要超过10℃;无霜期要大于200 d;土壤保墒保肥能力要好,土层厚度要大于30 cm,土壤养分中全氮含量要大于0.9 g·kg-1,有效磷要大于10 mg·kg-1,速效钾要大于80 mg·kg-1,缓效钾要大于700 mg·kg-1,有机质要大于12 g·kg-1,pH在4.5~8.54;生态环境良好,距离需要大面积飞机防治病虫害的农作物区域要大于50 km。
(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与蚕桑产业发展相适应
在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高,不适宜发展蚕桑产业。发展蚕桑产业适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偏低的地区。
(四)蚕桑产业面积要与植桑养蚕的劳动力资源匹配
蚕桑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植桑养蚕虽然劳动强度不高,但劳动频率高,劳动节奏紧,劳动操作烦琐。桑园全年需要除草、治虫、施肥、耕翻、修剪等,养蚕需要采叶、喂蚕、消毒、防病、除沙、通风、提蚕、上蔟、采茧等,植桑养蚕人只有不怕辛苦、勤奋劳动、有恒心,才能植好桑、管好园、养好蚕。此外,蚕桑产业发展规模面积必须要与当地可养蚕的劳动力资源相匹配。根据实践经验,植桑养蚕人一般为中老年人或留守在农村的妇女,1个劳动力可以管理桑园养蚕0.33~0.67 hm2。
(五)气候条件适宜养蚕
嵩县位于豫西丘陵山区,夏季气温低于平原地区3~5℃,且丘陵地区通风条件好,不同于江浙一带老蚕桑区,有利于夏季养蚕大棚通风、降温、降湿,因此,嵩县春、夏、秋三季均适宜养蚕。此外,桑园可根据桑树长势和劳动力状况,采取少量多批次连续不断养殖模式。
二、发展蚕桑产业的适宜模式
(一)农企合作,乡贤带动
蚕桑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桑园管理及养蚕需要大量人力,桑蚕产业适合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养殖人员植桑养蚕致富。蚕桑龙头企业或蚕桑合作社无须直接流转土地,可采取免费给农户提供优良桑苗、免费提供植桑养蚕技术指导、成本价供应养蚕物资和小蚕苗等方式,由农户出地、出工、出力植桑养蚕,农企双方签订技术指导、蚕茧保护价收购等农企合作协议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充分调动农企双方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户收入,提高企业效益。农户通过植桑养蚕勤劳致富,蚕桑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通过供应蚕苗、购销蚕茧、蚕茧深加工和蚕桑文旅项目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赚取利润,达到农企双方诚信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双赢的目的。
蚕桑龙头企业单就蚕茧购销一项收入计算,蚕茧每张40 kg,每667 m2每年可产3张蚕,每年5—10月,每667 m2桑园可生产蚕茧120 kg,若蚕茧收购和销售差价按5元·kg-1计算,每667 m2桑园可收益600元。若将蚕再加工成蚕丝被,桑叶制成桑叶茶、桑叶粉、桑枝切片等,利润将更加可观。
(二)小蚕集中共育供应,大蚕分户散养
小蚕食桑量少,用工量相对较少,1个劳动力可以饲养10~20张小蚕,但小蚕养殖技术难度高,对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条件要求高,尤其是蚕卵催青孵化和1~2龄小蚕养殖,必须要求有能力的蚕桑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采取小蚕集中共育模式,为农户供应小蚕。
大蚕食桑量大,用工量较大,人工成本高,1个人可以饲养3~4张大蚕。集体养殖大蚕时,劳动效率低,企业和合作社效益差,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采取分户散养模式养殖大蚕。
(三)培育蚕桑专业户和蚕桑家庭农场
发展蚕桑产业必须培育一大批对植桑养蚕有信心、有决心,愿意通过勤奋劳动致富的养蚕专业户和桑蚕家庭农场,为蚕桑产业注入活力。此外,养殖蚕桑面积要适中,每户适宜蚕桑面积为0.67~1.33 hm2,最多不能超过3.33 hm2,1个劳动力管理0.33 hm2蚕桑园较为合适。
三、蚕桑产业建园地块规划
(一)地块选择
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耐旱保墒能力强,田间道路通畅,距离养蚕场所近,方便采摘桑叶,且附近没有污染源的区域。
(二)蚕桑园道路和排洪渠规划
种植桑树前要事先规划桑园道路和排水渠。桑园道路要方便农业机械进地作业,方便采摘桑叶,且要沿等高线修建排水渠。
(三)蚕桑品种布局
桑树品种决定桑叶品质和产量,桑叶品质和产量决定养蚕蚕茧产量、质量和效益。适宜嵩县丘陵地区栽植的蚕桑树品种是叶片大、叶片厚、叶质好、营养高、易采摘的育711嫁接桑和农桑14号嫁接桑。
(四)栽桑时间节点
实践证明,冬季植桑虽然不发芽,但可生根,吸收水分及养分,有利于春季早发芽。冬季适宜植桑时间是12月初桑苗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春季也可植桑,春季植桑时间是土壤解冻后至3月初发芽前。
(五)植桑密度规划
为方便小型农业机具进蚕桑园作业,以及修剪、施肥、采葉等人工管理操作,达到省工省力、通风透光、桑叶产量高、品质好的目的,嵩县采用宽行密株“20033”模式,即行距200 cm,株距33 cm,每667 m2植桑1000株。
四、同步配套规划建设养蚕设施
(一)建设相应面积的养蚕设施
植桑建园要同步配套建设相应面积的养蚕设施,每0.67 hm2桑园需配套建设1个400 m2标准化大蚕饲养大棚。大蚕饲养大棚要建在距离蚕桑园近,距离公路远,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光线良好,通水通电,远离污染的地方。大蚕饲养大棚要具备保温隔热、通风降温、隔离苍蝇飞鸟的功能。
(二)建设小蚕共育厂
小蚕虽然食桑量少,但养殖技术难度高,对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尤其是蚕卵催青孵化和1~2龄小蚕,其饲养技术含量高,必须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集中共育供应,同步规划建设小蚕共育厂。小蚕共育厂要具备温度、湿度、光线调节功能,并建设蚕卵催青室、孵化收蚁室、1~2龄小蚕室、3龄小蚕室、储叶室、切叶室、器具室等。
(三)建设鲜蚕茧烘干车间、冷藏库、抽丝车间
熟蚕从上蔟结茧到蚕蛾破茧而出只有十几天时间,出蛾后蚕茧丝断裂会导致价格大幅降低,蚕茧必须及时收购,及时烘干杀蛹或冷藏保存或及时抽丝。因此,植桑养蚕需同步规划建设蚕茧烘干车间或蚕茧冷藏库或蚕茧抽丝车间。
(四)统筹考虑修剪桑枝和养蚕剩余桑叶利用
为了提高植桑养蚕效益,植桑养蚕区要提前联系好食用菌制棒企业和桑叶茶厂、牛羊养殖厂等,修剪的桑枝可以与食用菌企业联合,生产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剩余桑叶可生产桑叶茶。
(责任编辑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