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旁观人间
《此情可待:李商隐的人生地理》
聂作平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华景时代 出品
2023.3/69.80元
聂作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著作40 余部,主要有长篇小说《自由落体》《长大不成人》《青山夕阳:大明文宗杨升庵》《化蛹为蝶》,随笔《1644:帝国的疼痛》《皇帝不可爱,国家怎么办》《历史的B 面》等,主编《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并担任多部纪录片撰稿或总撰稿。
《此情可待:李商隐的人生地理》是作者聂作平的“人生地理”系列作品的第二本,书中以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从少年、青年到老年的人生故事,书中所涉及的李商隐生平事迹与别处或许并无不同,但在写法上可谓别出心裁,独具作者的个人特色,能够给读者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大散关,李商隐往返兴元时经行此地
首先,本书串联起全文的线索不是按一般传记作品的常规做法——以时间为顺序,而是按照李商隐的毕生行踪和人生轨迹展开。“人生地理”一词是聂作平的全新创造,他力图把田野调查、文献钩沉、诗文解读和场景还原融为一体,不仅实地去往李商隐的降生之地、途经之地、停留之地、生活之地、安眠之地考察,还查阅了地方志、县志等文献,对诸如“获嘉”“越州”“梓州”等地理名词进行梳理,帮助读者补充历史地理知识,以便对于书中文字有更为具体的体认。而在一条条北上南下的路线里,李商隐的人生也逐渐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的眼中。少年时期,他跟着父亲由获嘉到荥阳,之后继续从板渚乘舟到汴州,一路经过宋州、楚州、扬州,最终抵达越州。青年时期,他为了躲避党争不得不南下,从长安经商州、南阳、襄州、荆州、潭州、桂州,来到了昭州。到中年时期,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背井离乡,从长安出发经咸阳、陈仓、大散关、凤州、筹笔驿、望喜驿,深入西南到达剑门、梓潼等地。无论是李商隐前往太原入令狐楚幕曾途经的渡口,曾经行过的褒斜古道、仿建的入蜀栈道,还是往返兴元时经行的大散关、当时的筹笔驿,这些诗人曾踏足之地都为读者清晰标记了诗人辗转飘零的命运。
李商隐曾经行过的褒斜古道
其次,书中呈现了多重视角,具有时空交错感。聂作平评述李商隐的一生并非闭门造车,而是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现代人的身份重走李商隐当年的路,并以今人之视角来发现古人之生活。当年的文字记录,当下的实地见闻,两相对照之下,顿生人生如寄、岁月悠悠之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文字、浏览图片,读者可以和跟随李商隐足迹的作者在空间上保持一致,看见李商隐的世界;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书中文字的同时,可以自然地形成自己的视角,去进一步解读李商隐的经历。
最后,在评述李商隐的人生时,作者在有侧重、分主次的同时,也带上了广大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历史早已远去,千年后的我们如何才能真实地体味到李商隐的人生感悟?为此,聂作平努力找寻那些可能遗留下来的痕迹,在千年古道旁,在流动的长河边,在飘摇的小舟里,诗人留下的孤寂背影、声声的叹息、斑驳的字句都足以让后来者浮想联翩。而聂作平结合李商隐当时的心境对他的诗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推演,解开了千年的误读。比如诗人的名作《无题》一直以来都有诸多解读,但聂作平经过分析,认为这就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王氏的地地道道的爱情诗;再如,作者梳理了创作《夜雨寄北》时李商隐的处境,他乘客船逆流从荆楚入巴蜀,去搏那未定的前程,在接到妻子捎来的家书后,他犹疑不定的心终于安定下来,因此这首诗是给朋友还是给妻子的争议自然就清楚了。对于李商隐身上所背负的“忘恩负义”的骂名,聂作平也并不急于翻案,而是凭借所掌握的一手史料作支撑,将来龙去脉梳理清楚,讲明他岳父所属的李党不必也并未拉拢他这个一文不名的书生,而他也没想过攀附,他和王氏的结合纯粹是因为爱情。这样的解读可以让读者设身处地明白李商隐的选择,从而相信他的为人。
历史的风烟虽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但是借由聂作平所走过的路线、所写下的文字以及文字中所寄托的情感,我们仍然能跨越时空,体会李商隐布满荆棘的人生、饱蕴深情的诗歌,真切感受到他的存在,奔赴一场与他的相遇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