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亮 张含笑 刘善球
【摘 要】在企业存量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创新投入就意味着偿还债务资金的减少,会对债务偿还造成影响。论文筛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 12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公司创新投入与公司债务偿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①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具有负相关影响;②在国家扶持下公司创新投入对其债务偿还负向影响更大。论文丰富了公司创新投入对债务偿还影响的理论,为公司创新投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投入;债务偿还;政策扶持
【中图分类号】F273.1;F832.5;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5-0036-05
1 引言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从2020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12位,连续9年保持上升。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企业的创新投入费用的增长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家,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背景下,推出系列扶持“专精特新”企业降低税费,盘活存量资金,降低公司创新风险,促进公司创新投入资金增长,创新投入的增加反过来会对自身债务的偿还具有影响。2018年后中国企业优化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科技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作用愈加凸显。中共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处在升级换挡、优化结构、转换动能的关键期。”目前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需要持续不断追加创新投入,在各级地方政府出台大量扶持企业发展政策背景下,降低了公司税费负担,进而能够有更多资金流向研发创新,但同时因创新的不确定风险存在,创新资金的大量投入未必能带来回报,甚者带来财务债务偿还风险,现行阶段中国公司研发创新投入的增加会对企业债务偿还造成什么影响成为一个研究命题。为补充实证研究疫情视角下公司科技创新投入对其债务偿还造成的影响,本文筛选202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 124家公司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从公司科技创新投入和债务偿还方面,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公司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2 研究目的
不同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创新投入的意愿强度不一样,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大小取决于管理层对未来债务偿还带来财务风险的看法和未来现金流保障程度。研究2020年至2021年中国企业在疫情冲击背景下上市公司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的影响,来检验在经济社会特殊阶段公司创新投入对债务偿还的影响是否偏离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论预测轨迹,以及在享受政府扶持政策条件下对这种影响起到什么作用,为地方政府制定企业扶持政策和资金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
3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关于企業创新研发投入与公司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前期很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对此进行研究。潘润婷等(2022)指出研发投入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有负向影响,由于研发期内难以形成利润以及研发产品不受欢迎,公司难以取得大量现金流入,导致长期偿债能力减弱。郭丽婷和徐鑫(2020)指出资产负债率与创新支出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即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进行创新投资概率越小。肖海莲等(2014)指出基础性创新投资显著地受到债务规模融资约束,一般创新支出对债务融资规模影响不明显。王宇峰和张娜(2014)指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对创新支出都具有影响力,同时说明长期借款对创新支出的影响作用大于短期借款。韩晓杰(2017)认为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成反比。刘督等(2015)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总体负债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曾凌玲(2016)认为制造型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则企业的创新投入就越小;短期负债越多创新投入越小;长期负债对创新投入不敏感。Bronwyn(1992)、Harley等(2002)指出科技支出强度与负债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Bester(1985)和Hubbard(1998)指出美国企业存在杠杆融资比率与企业无形资产投入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赵隆昌等(2021)提出企业资产负债率与创新投资负相关,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该企业进行R&D投资的可能性就越低。从上面学者论述可以看出对创新投入和偿还债务之间的关系中外学者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企业所处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对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层面视角的回答,目前企业在疫情影响下所处数智转型高质量发展阶段,实证检验这一命题具有现实意义。
3.1 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大智移云等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当下百年未有大变局下唯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唯创新才能发展成为企业共识。要创新就要资金投入,高科技人才及高新装备都需要较大规模资金,当企业有较富余的资金时债务比率低,企业更倾向研发创新投入,企业的负债率高其研发投入就少。当企业想要进行创新研发投入等经济活动时,资产负债率水平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公司存量资金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创新投入的资金多就意味着偿债能力的减弱,综上论述文章提出如下假设:
H1: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存在负向影响。
3.2 政策扶持下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的影响
政府政策扶持鼓励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政策鼓励和支持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由于创新投入具有外部性和高风险性,使企业对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新。要降低企业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证有正常的营运资金供应,政府制定的扶持鼓励政策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有重要引导倾向。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先分析创新投入与公司债务偿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把政府政策扶持因素加入模型,研究政策扶持背景下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公司债务偿还之间的关系。故提出下面假设:
H2:政府政策扶持背景下的公司创新投入对债务偿还负向影响更大。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筛选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扣除不完整和缺失数据的公司,扣除ST类有风险警示的公司,最终得到2 124家公司2021年报表和相关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文章运用了Excel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4.2 变量设定
第一,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的公司债务偿还因变量财务指标为资产负债率。根据现有学者研究,普遍使用公司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评价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资产负债率能够更直观地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也更为显著,故本文用总资产负债率(TDR)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年末负债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第二,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创新投入水平,本文用创新投入金额/营业收入计算出企业的年度创新投入水平,用符号R&D表示。第三,控制变量。由于各企业间存在总资产收益率、规模等差异性,故本文选取企业规模(资产总额自然对数)、总资产收益率、公司的偿债能力作为控制变量。第四,虚拟变量。本文的虚拟变量为政府政策扶持。如果企业当年度享受政府政策扶持时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4.3 模型构建
综上理论假设,为区分公司是否享受政策扶持,构建未享受政策扶持的模型(1)和享受政策扶持的模型(2):
TDR=α0+α1R&D+α2SIZE+α3ROA+α4LDR+ε (1)
TDR=β0+β1R&D+β2ZCFC+β3SIZE+β4ROA+β5LDR+ε (2)
其中,α0、β0为常数项,αi、βi(i=1,2,3,4,5)为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模型(1)检验H1创新投入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模型(2)检验H2享受政策扶持下创新投入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4.4 描述性统计
首先,本文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公司因变量的总体描述统计,对样本企业中的债务偿还数值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总体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描述了样本的企业偿债能力总体状况。从样本总体看,中国沪深上市公司2021年企业偿债能力在(0.032,3.648),均值为0.471,标准差为0.187,通过数据表格可知公司资产负债率小于1,这说明大部分公司总资产大于总负债。营运状况良好,但表3中ROA指标最小为-0.57,说明还存在一些净利润较低的企业。
第一,从表3可知R&D的均值为9.661,其最大值为5 712.9,最小值为0,说明不同公司创新投入存在较大差异,这也说明沪深交易所不同行业公司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有差异,从而对创新投入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也可能公司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导致了创新投入资金较少。创新投入标准差为149.63,这体现出上市公司整体的研发投入强度处在不稳定的水平。
第二,一般来说流动比率等于2时,对于企业来说是健康的。LDR的均值为1.831,这反映出我国深沪上市公司目前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其最大值为37.3,最小值为0.1,标准差为1.7,这体现出公司之间的短期偿债能力处在较稳定的水平。
第三,RO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别比较大,平均数为0.032,且标准差接近0.072,这说明大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且我国深沪上市公司整体的总资产收益率处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第四,SIZE公司规模的平均水平达到13.57,标准差为1.376,这表明我国深沪上市公司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小。
4.5 相关性分析
创新投入R&D自变量、债务偿还TDR因变量和控制变量流动比率、规模(资产总额对数)和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分析。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时,应先進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这主要是为了检验多元回归模型中两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保证多元回归分析时的可行性。因为因变量为连续性数据,故采用SPSS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表4数据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投入、公司债务偿还以及控制变量之间的两两相关性,下面将基于表中的相关性数据分析结果,分别说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数据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数据分析结果如下:第一,创新投入与企业债务偿还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创新投入与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048,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创新投入与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相关系数符号可以判断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从而初步证明了文章提出的第一个假设H1,因此,可以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政府扶持政策在研发投入与企业偿债能力之间具有的调节作用奠定基础。其中,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与企业规模SIZE的相关系数为0.375,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规模是衡量企业能否偿还债务的重要指标,对公司偿债能力存在较大影响;反之企业偿债水平也反映了公司规模的大小。第二,表4显示,解释变量(R&D)和控制变量LDR之间显著性水平为0.09,大于0.05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不显著关系,解释变量(R&D)和控制变量SIZE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显著性系数为0.018,小于0.05,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创新投入对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的影响外,同时考虑了创新投入与规模变量SIZE间的影响。
4.6 回归分析
4.6.1 对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由表5模型摘要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方为37.2%,说明模型的预测变量、自变量因素能够解释因变量TDR变化的37.2%达到可以接受程度。德宾-沃森值为1.922接近2说明样本各自是独立的。
表6可以看出研发投入R&D的显著性是0.003,小于0.05,有显著性影响,同理ROA、LDR均有显著性,并且变量R&D、ROA和LDR的膨胀系数VIF均小于5,分别为1.01、1.05和1.04,说明变量之间没有多重共线性,研发支出的系数为-6.52,说明研发支出与公司债务偿还存在负向影响,从而证明了假设H1。总资产净利率与公司债务偿还TDR也存在负向影响,流动负债率LDR与债务偿还存在负向影响,即流动负债率越高,债务偿还能力越低,也符合偿还债务理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研发投入TDR=0.593-6.515R&D-0.720ROA-0.054LDR
从表7残差统计及图1回归标准化残差图来看,残差的平均值为0.47,最小值为-1.52,最大值为0.95,标准偏差0.11,图1近似正态分布,也说明模型符合诊断可以接受。
4.6.2 政策扶持下企业研发投入和公司债务偿还的关系验证
如在线性模型中增加政府扶持政策变量,重新作多元线性回归如表8所示,增加政府扶持政策变量后模型摘要及表9增加政府扶持政策变量后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增加政策扶持ZCFC变量后,调整后的R方变化为37.1%,比未增加该变量时R方37.2%降低0.1%,增加政策扶持的模型解释力度减弱,并且政策扶持ZCFC变量系数值为-0.004,创新投入系数由-6.52变化为-6.55,负向系数更大,即政策扶持条件下,创新研发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成负向影响并且影响更强,证明了假设H2。增加政策扶持变量后的模型如下:
研发投入TDR=0.596-6.554R&D-0.722ROA-0.054LDR-0.004ZCFC
5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选取2021年沪深2 124家上市公司为统计样本,对政策扶持下的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结论:①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产生负向影响;②存在政策扶持下的公司创新投入对债务偿还的负向影响更强。为检验模型的稳健性,本文通过残差统计以及回归标准化残差图进一步判断,验证假设和模型具有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疫情对中国经济较大冲击下,样本企业的创新投入对公司债务偿还产生负向影响,支持了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假设,另外也同时验证了存在政策扶持下的公司创新投入对债务偿还的负向影响更强的假设,说明了假设在不同经济态势下的适用性,丰富了企业创新投入相关理论,为完善企业创新投入机制提供了数据参考。下一步会将公司研究样本划分为国有公司与非国有公司,以及分行业进行验证检验优化模型,将规模和企业性质分别作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进行处理。另外,分别按照是否享受行业内扶持政策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社会特殊经济时期企业创新投入对债务偿还的影响,还需考虑企业享受扶持政策影响因子的滞后性,可以进一步用倾向差分法来构建模型验证,受篇幅限制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在当前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建议:
①创新投入要在保证到期债务偿还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投入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法宝,但基于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得不到回报,且降低公司长短期债务偿还能力,故创新投入要保证资金周转能够偿还到期债务的前提下量力而行。
②政策扶持条件下,加大对公司扶持补助资金的监管。对扶持补助资金企业要合理分配,建立专户加大监管,合理使用防止浪费,减少非必要成本和费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润婷,丁胜,汤笑玫.兔宝宝公司的研发投入对偿债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2(04):110-113.
【2】郭丽婷,徐鑫.制造型企业偿债能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青海金融,2020(01):27-31.
【3】肖海莲,唐清泉,周美华.负债对企业创新投资模式的影响——基于R&D异质性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10):77-85.
【4】王宇峰,张娜.政治联系、债务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03):60-64.
【5】韩晓杰.融资约束和R&D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32):72-78.
【6】刘督,万迪昉,吴祖光.债务融资能够在研发活动中发挥治理作用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3-58.
【7】曾凌玲.負债融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8】Bronwyn H Hall.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2.
【9】Harley E,Ryan,Roy A.Noggins'.Interactions between R&D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Compensation Policy[J].Financial Management,2002.
【10】Bester,H.Screening vs.Rationing in 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850-855.
【11】Hubbard,R.GCapital-market Imperfection sand Invest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iterature,1998(36):193-225.
【12】赵隆昌,岳毅然,徐雄伟.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现状[J].社会科学前沿,202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