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里

2023-05-21 15:48陈凯歌
福建文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夕阳

陈凯歌 

走出大巴车门,第一眼就看到了父亲,他高高大大地站在更高大的新区碑楼下,向国道这边张望。天太热了,他穿着一条土灰暗的大裤衩,上身一件圆领T恤,T恤是他在贵州工作时单位发的夏季工作装,上黑下灰,显得极不搭调,而脚上肥大的洞洞鞋来自淘宝。

他快步跑过来,接过拉杆箱。这只乳白色拉杆箱是一家纪录片公司作为纪念品送给他的,上面有很多诗句和签名,其中有他手写的一句诗:“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这是他随手写下的许多诗句中的一句,也没有多少深意,现在广为流传。父亲这一代人,风雨跌宕,像风筝一样飘摇,这几年,我看到的是他骨中的江河正在日下。

他依旧习惯地离不开摩托车,黑色的雅马哈进口货,像一匹骏马,哪怕熄了火,依然像在嘶鸣。把箱子捆在货架上,我坐上后座,发动机器,往老家走。父亲有20年的驾龄了,我几乎没有看见过比他更老练的骑车人,他在人群车流中左冲右突,过减速带时,并不用减速,轻轻跃起,稳稳落下,如履平地。我听他说过,年轻时他和我小叔骑摩托车去河南灵宝矿山,日行600里,一路躲过数不清的盘查,翻越西潼峪时,车刹要浇三次水来冷却。小叔现在尘肺病比父亲严重,每年都要住几次院。他们都再也没有力气日行600里了。

车进沈家沟。沟长60里,几乎都是上坡,走完沟,正好完成县城到家的一半路程,县城至老家120里多点。黄昏的夕阳从左边山上铺下来,左右山体光亮被一分为二,一半明亮,一半黯淡。公路蜿蜒,山势逶迤,一会儿左面明亮得多一些,一会儿右面多一些,它们交替轮转,摩托车享受的光亮也在转换,投下的影子一阵长一阵短。父亲一路一语不发,他的身体前倾,把迎面的风劈开。太阳就要落山了,他必须比它跑得更快。我记得他一个本子里记着一句诗:“谁能比风跑得更快,谁就能看见明天的雪。”我知道,他什么也没看见,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过风一样的奔跑。

上一次见他,还是半年前。

天真冷,他一个人住在县城的移民搬迁房里,给天南海北的读者寄书。正月初六快递公司门一开他就上来了,年前年后,已攒了一堆单子。我和母亲住在老家,老家有柴火炉子取暖。他从当当、淘宝把自己的书买回来,读者从微信、微博发来购书信息,每本挣几元差价。

他双腿夹着一个电火盆,火盆晦暗不明,他不舍得把电源开到最大。他在每一本书扉页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盖上章,然后装袋,在泡沫袋上写上购书人的名字,以方便快递员准确地贴单号。我很惊讶一个粗枝大叶的男人,每一个细节都做得那样周到细微。这一年两年,他一直在重复认真做着这件事情,这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很长时间以来,他几乎没有写出新作品,是不是因为忙,我不知道。

他有听京剧的瘾,一边开着手机听,一边签名,两不耽误。谁的调不准,谁吐字不清,谁唱漏了词,他一下就听出来了。他说將来老了,买个京胡,去街上自拉自唱,也能挣个饭钱。他这样一说,我心里酸酸的,我知道,他是对未来没有安全感。他的嗓子哪能唱京剧?那天他一边做饭,一边哼哼,唱的是《野猪林》:

望家乡,去路远,

别妻千里音书断,

关山阻隔两心悬。

说什么英雄欲把山河挽,

……

黄昏的阳光特别明亮,穿过玻璃后光线四散开来,一切被放大了,父亲和他沙哑的声腔笼罩其间。

我的童年与少年时光里,父亲和我无数次黄昏里告别,黄昏里相见,黄昏仿佛是我们父子间最结实绵长的纽带。

2012年,我第一次到矿山去看望父亲,那也是我唯一一次见到矿山。我和母亲从老家峡河村出发,经过丹凤县城转车南下,过商南、西峡、内乡,到达他工作的四台沟矿区时,已是黄昏。他刚下班,还没顾上换下工装,穿着掉了半个袖子的黄军袄,站在工棚边,笑吟吟地迎接我们。

这个矿区很小,当然我从来也没见过更大的矿区。它只有一口斜井,直通到看不见的地下深处,还有一片倒渣石的渣坡。渣坡是旧的,新的渣石覆盖上去,还没有盖住的部分长满了茁壮的杂草,与新渣石形成泾渭分明的差异。父亲他们一共七个工人,两个爆破工,五个渣工。洞子还没有出矿,在巷道掘进中,所以进度赶得很急,大家风车一样昼夜转动。

父亲出门时春节刚过,我来时已是3月中旬,看得出他们都很疲惫了。矿山工作很沉重,很少有人能顶得住三四个月。他们的工作像一部没完没了的电影,没有多大意思,由无数重复的细节组成.我最喜欢看矿车出洞那一瞬间的样子,有一些惊悚,人与车子像在云里飘摇。装了矿渣的架子车从长长的斜坡上来,一根钢丝绳钩在车帮上的一个铁环上,拉车人坐在车把上,两只脚踏着钢丝掌握方向。卷扬机在井口旁轰轰烈烈地响动,车子每上来一米,轱辘上的钢丝就增加一圈,反之也是。卷扬机巨大的牵引力牵引着1000多斤的矿车,像牵引着一团棉花一样毫不费力。斜坡凹凸不平,行进的速度很高,矿车飘飘忽忽,拉车人的头灯闪闪烁烁,潇洒极了。出了洞口,是一小段平地,地上放着一块钢板,防止车轮一次次碾压造成凹凸不平。拉车人猴子一样跳下车,摘钩,停车,转向,行车,一气呵成,这是我能看到的惊险的一幕。

父亲他们每天两茬炮,天亮一次,黄昏一次。第一茬起爆,我常常还没有醒或半醒,只感到地动山摇,工棚要塌下来。而在每天太阳快下山时,我能准时看见他庄重地启动起爆器。

南阳的春天来得早也去得急,紧接着就是夏天,但相比于商洛山,它踏的是正常的季节节奏。渣坡边有一棵玉兰树,花特别白,花瓣粗大,其实我一直不知道它是玉兰树,是四川那个工头告诉我的。井口上边的树叶子长圆了,它们是橡树,嫩得绿中泛出淡黄。它们延伸下来,给井口加了半个井盖。父亲把从工作面引出来的起爆线绕在玉兰树身上,其实就是一绿一红两根电线,我后来上了初中知道那根红色的是火线,绿色的是零线,它们的另一端与导爆管相接。3月时节很少下雨,好像每天都是晴天,或者下雨的天气,我忘了,只记住了夕阳里父亲出洞起爆的情景。出洞口时,他总是走在前面,矿灯的光柱一闪一闪伸出井口,灯光与夕阳融为一体,分不清彼此。身后是他的同事,一个小个子洛阳人。

小个子回工棚换衣服,打洗脸水洗脸,准备吃饭。他是徒弟,可以少干很多活,少担很多责任。父亲开始起爆操作,他从空压机房拿出一只收音机状的起爆器,上面有正负两只螺钉,他把两条电线头压在螺钉上,拧紧螺帽,启动升压开关。起爆器的电压指数飞速上升,很快达到2000指数,这时,起爆器发出尖叫声。父亲猛地拧动钥匙,矿洞深处传来轰的一声,接着,轰鸣声接二连三传来。再接着,浓烟从洞底涌出,急速涌向洞口。烟的颜色是灰白的,但灰白不匀,像没有揉匀的面团,边缘部分似乎坚硬,擦着洞壁往前推,到了洞口突然散开,像失去管束的浪花。烟并不都升向天空,一部分沿着山体往树林里钻,钻入草丛,待空中的烟散尽,才又漫开来,把草丛连成灰蒙蒙的一片。浓烈的炸药味有一股淡香,要好长时间才散尽。

父亲不说一句话,但我看见了他内心的欢乐,他成功了!这时候,夕阳将尽,巨大的太阳在山巅做最后停留,它最后的反光有点浓稠,沾在父亲的身上、头发上、胡子上。它似乎是甜的,夹杂着一点点苦味,仿佛满足了父亲所有的欲望。

多少年里,父亲这个影像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后来,我听到他和读者谈起文学,他说出了一个词:残酷的诗意。我试图把它与父亲的命运联系起来,但怎么都是分离的。

翻过三条岭,就是峡河。黄昏消失得干干净净。一轮月亮升起来。再有十分钟就能到家了。摩托车风驰电掣,父亲突然咳起来,峡河的空气比县城凉多了。

有一年冬天,他让我给拔白头发,我不想拔,他说拔一根一元钱。那时候我读小学,最爱学校边小卖部的辣条子。夕阳打在他的头发上,黑白分明,把他的壮年衬得坚实有力。我俩坐在一根木头上,吸收了阳光的木头温暖极了。我就拔呀拔,拔了多少根我忘了,他算了算,说210元钱。那钱,至今没有兑现。

责任编辑陈美者

猜你喜欢
夕阳
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浪漫夕阳
夕阳的见面礼
夕阳下的星辉
夕阳
夕阳
为让夕阳更美好
我愿做一束夕阳烛光
夕阳离别
重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