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漫
愿保慈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题记
一阵阵鞭炮的响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道道礼花的闪光划破了漆黑的夜空,热闹的新年来到了。
自古以来,神明传说就形成一种文化传承。“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换桃符”不是家乡的传统,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家乡的伙伴买不到桃枝,所以就用硬些的树枝代替桃枝,在上面刻上“郁垒”二字,与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换,以保佑对方平平安安,在新的一年有好事发生。
王安石的《元日》描写元旦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新桃换旧符,放鞭炮,喝屠苏酒……
一岁一礼,一寸欢喜。新年的声声爆竹送走了旧日酸甜,唤醒了新的企盼。大人们早已将各式各样的烟花购置于房内,我们冲进房内,将大大小小的烟花都拿了出来。将打火机递予哥哥,他问我们要放哪种?“一下冲上天,然后‘砰的炸开花的那种。”形容得挺好。点燃了鞭芯,火花“嗖”的一声飞上了天,在天空绽开了,有的像娃娃脸,有的像正在飞翔的蝙蝠,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凤凰落地,还有的像巨龙腾飞……周围的人说:“这个烟花真好看!”一阵阵鞭炮的响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道道烟花的闪光划破了漆黑的夜空。“哔哔哔―― 砰砰砰”,大家乐此不疲。我放一个“升空雷”,过了几秒,导火线被点燃了,紧接着,慢慢地升起,又來了无数个360度旋转,然后“砰”的一声响了。只见一点一点的碎纸从天上缓缓落下,似乎下了一场雪。我又点燃了一个“升空雷”,只看见它在原地一边转一边冒起美丽的火花,一下就爆炸了,比“惊天动地”的鞭炮还要响。早上放鞭炮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是古时一种住在深山的怪物,它怕响声,人们便放鞭炮来吓走它。晚上放烟花,是为了欢乐迎接新的一年;是为了再次防止野兽侵袭,也就是年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新年的钟声,是东方破晓的第一缕璀璨的阳光,是新年伊始奏响的第一曲优美的乐章,是新的一日之晨的盛典。那悠扬的钟声,犹如春雷穿过时空的隧道,传遍了大江南北,响彻云霄万里。它预示的是又一个轮回的吉祥开始,它给人们带来欢欣鼓舞的笑容,彰显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希望的曙光。
“海日团团生紫烟,门联处处揭红笺。鸠车竹马儿童市,椒酒辛盘姊妹筵。鬓插梅花人蹴鞠,架垂绒线院秋千。仰天愿祝吾皇寿,一个苍生借一年。”便为岁朝。年年岁岁身长健,岁岁年年春草长。一年三百六十日,愿常似今宵,爆竹声里,欢乐留存。
(指导老师:王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