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仁
摘 要:以2018—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分析探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适量的政府补助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但是当补助超过一定程度后会对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果。因此,对政府而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政府补助的利用效率,可以根据企业研发的实际需要给予不同的补助金额,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对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进行实时追踪,落实政府补助资金使用明细,保证政府补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政府补助;研发投入;U型关系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7-0018-03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见创新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成为独立自主、综合实力较强的创新型国家。而研发投入问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研发投入占GDP总值的2%以上。《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告》显示,研发经费支出14 169.9亿元,按活动主体来看,企业的经费支出为10 881.3亿元,占总支出的76.8%,可见企业是国家开展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以及正外部性的特征,导致企业不愿意进行研发创新。这时需要政府一双“有形的手”进行干预,缓解市场失灵,激发企业意愿。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政府补助是政府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政府与企业的交流不断加深,接受补助的企业以及补助金额都在不断增加。以2016年为例,政府补助总额同比上年增长11%。但是政府补助是不是越多越好?随着政府补助的增加,有必要研究其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这对政府制定政策以及最大限度发挥政府补助的效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性以及正外部性等特征,这些都会降低企业的创新热情。而且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无力支付高额的研发费用,便会减少创新活动。政府补助是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创新而制定的支持性政策[1]。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减少企业的“试错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激励企业创新。同时,接受政府补助意味着企业的研发项目具有研发价值。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这一有利信号被外界投资者接受,会吸引其对企业投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2],从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但是当补助金额超过一定程度后会对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随着政府补助强度的增加,其作用效果会改变。首先,对企业而言,一旦项目启动,即使没有接受到政府补助,企业也会将研发项目进行下去,此时高额补助会挤出研发投入[3]。其次,随着研发活动的进行,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企业的精力可能会转移到其他盈利项目上,补助金额可能会被用于其他用途[4]。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的非线性关系。刘虹等[5]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5]。毛佳欣等[6]、郭志勇等[7]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以2018—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并对数据进行以下处理:(1)剔除金融业企业;(2)剔除样本数据缺失的企业;(3)剔除政府补助为0的企业。最终得到2 977家上市公司的5 693个有效样本观察值。对所有变量进行1%和99%的缩尾处理,并使用stata16.0进行数据分析。
(二)变量定义与选取
1.被解释变量——研发投入。已有研究证明研发投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研发投入额取对数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2.解释变量——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获得的货币性或非货币资产。以CSMAR数据库中披露的政府补助额取对数衡量企业所获的政府补助程度。
3.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将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润率、研发人员数、营业收入等作为控制变量。并设置行业虚拟变量。有关所有变量定义及说明见表1。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构建如下回归方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由表中可知,研发投入的最小值為14.099,最大值为21.922,标准差为1.414,说明不同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有较大差距。政府补助最小值为13.042,最大值为20.233,标准差为1.368,说明政府对不同企业的补助水平不同。营业收入的标准差大于1,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润率、研发人员数的标准差均小于0,但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有较大差距,说明控制变量在不同企业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相关性分析
表3是各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了进行回归分析,需要对所有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由表3可知,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最大为0.654,小于0.7,同时本研究还对所有变量进行了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4是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回归结果。由表4可知,政府补助的平方项系数为-0.01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适量的政府补助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当政府补助超过一定数额后,便会对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这主要是由于适量的政府补助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研发风险,增加企业收益,从而带动研发投入,但是当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基础后,过多的补助资金反而会被用于其他经营活动中,从而挤出研发投入。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看,资产负债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企业的负债越高,企业越不会进行研发投入。总资产净收益率的系数为正,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发人员数、营业收入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企业研发人员数越多,营业收入越多,越会促使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增加研发投入。
(四)穩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替换变量衡量方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以研发投入/资产总额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回归结果与前文吻合,证明此研究结论具有可靠性。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知,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具有“倒U型”关系。适量的政府补助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但是过高的政府补助则会对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果。因此,对政府而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政府补助的利用效率,可以根据企业研发的实际需要给予不同的补助金额,而不是一味求多。同时建立健全对企业的监管机制,对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进行实时追踪,落实政府补助资金使用明细,保证政府补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香菊,杨欢.财税激励政策、外部环境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9,(3):25-36.
[2] 任海云,聂景春.企业异质性、政府补助与R&D投资[J].科研管理,2018,39(6):37-47.
[3] 李冲,张波.政府补助对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J].商业会计,2020,(11):32-37.
[4] 蓝图,张彦.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效率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12):70-74.
[5] 刘虹,肖美凤,唐清泉.R&D补贴对企业R&D支出的激励与挤出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2,34(4):19-28.
[6] 毛佳欣,齐捧虎.政府补贴和融资结构对化学制药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J].财政监督,2018,(18):103-106.
[7] 郭志勇,杜巨玲.双创时代下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和浙江省的对比分析[J].中国商论,2017,(17):178-179.
[责任编辑 文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