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措施解决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发展瓶颈

2023-05-21 12:40:37李树全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素质改革思维

李树全

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来说,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基石,课堂是学校发展的动力,评价则决定学校发展的方向,三者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学校稳定发展。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全面实施,学校要实现转型和发展,必须要以新思维、新方法构建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评价方式,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才能顺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如果忽略这三个方面,高考综合改革的两大亮点——“选课走班”和“综合素质评价”可能会流于形式,改革精神也不可能真正落地。

下面,笔者将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转变、评价方式改革几个方面,谈一下学校应该如何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突破发展瓶颈。

一、课程体系:主题明确,立足学校学生实际

课程是一所学校文化的体现,彰显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与以往历次基础教育改革相比,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必须在完成国家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发、开设更多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根据高考综合改革精神,学校应在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建设要有方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课程建设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以往很多时候,学校对课程建设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没有明确的思想,往往是学科教师各自为政,“自主”开发,导致课程开发、开设无序,缺乏清晰的目标,课程“育人”目标很难真正落地。

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必须对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将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中,使每门课程都能承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

第二,课程建设要有体系。

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一些学校错误地认为课程建设就是多开发几门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随意性比较大,导致学校课程呈现为点状分布,呈松散化、碎片化状态,没有形成体系,“育人”效果不佳。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应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可以围绕同一学科或研究主题,关注不同门类课程的深度及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的逻辑联系,通过重新规划、整合,构建一个联系密切、相互支撑、体系完备的系统,满足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第三,课程建设要有根基。

作为一场教育革命,课程改革和建设必须要有深厚的根基,否则,课程就难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建设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差异化,决定了课程只有满足学生的需要,才会被学生接受,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学校课程建设应以承认和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为立足点。

例如,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在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学校百年历史,充分整合社会、家长和教师资源,采取边实践、边总结、边梳理,再实践、提炼、提升的路径,努力推进课程建设。同时,组织校内外的专家团队,聚焦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培养,对开发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了以“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人”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二、课堂教学:聚焦思维,立足创新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的每一次改革,都指向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高考综合改革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指向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指向创新人才的培养。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所有知识只有经过思维的处理,才可能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以思维发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接受、内化现有的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只有坚持以学生思维发展为导向,才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启迪思维、提升智慧、养育人格,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体验到知识收获的成就感,这样的课堂关注的才是学生真正意义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课堂。

聚焦学生思维发展,能促进学生主动地、专注地、批判性地学习,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过分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的问题,实现课堂从浅层走向深层,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习真正发生。

在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过程中,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在深入落实学校“双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新教材“周周研讨课”活动,鼓励教师以高质量的问题,设置有效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探索和践行“双动”模式下实施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路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努力探索和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人是高考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牢牢扭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点,聚焦学生思维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三、评价方式:科学规范,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高考综合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与学校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紧密相关。

以往的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方式单一,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符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种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调动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把握好综合素质评价策略的价值取向。

评价需要价值取向。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坚持立德树人,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努力凸显教育的价值功能。

第二,注重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有效使用。

学生“成长档案”和平时的学习记录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学校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归类,要重视评价主体和学生的交流协商,加深对学生性格和特点的了解,获得更多有效信息。

第三,重视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学活动的结合。

课堂(包括“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质疑的能力,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四,努力做好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设计。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宏观政策的指导,更需要校本化的实施策略。学校在制订评价标准时,要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探索具有科学特色的评价管理办法。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根据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围绕“五育并举”“核心素养”目标,根据“内容课程化、主体多元化、记录实证化、过程常态化”原则,形成了“评语与过程并重”“结果与增值并重”“全面与特色并重”“自评与互评并重”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变化,不仅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

评价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居于“牛鼻子”地位,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对从根本上扭转育人方式单一问题非常重要。

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乃至整个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场改革中,学校必须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牢牢把握改革的关键要素,才能突破学校的发展瓶颈,实现高考综合改革精神的真正落地。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素质改革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