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
作为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区,西安市新城区从以下六个方面,积极开展实验任务,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切实发挥好实践探索作用,努力为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经验和案例。
一、调整布局,以集团化办学夯实发展之基
自2020年起,比照高考改革要求与全区实际教育设施硬件条件,西安市新城区未雨绸缪,全力筹措资金,用于全区高中学校的扩建和设施设备的提升,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根据新城区“四大板块”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契机,结合区内高中学校布局实际,近年来,新城区通过“名校+”“一长多校”等方式,对区内教育资源进行顶层设计,整合优化。如在大明宫区域,整合新建了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分校,由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实施“一长多校”管理,建校当年即成为招生热点学校,实现了“新校”到“名校”的华丽转身;在西京医院区域,西光中学对西安市第七十二中学施行“一长多校”管理,高中办学质量和招生情况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全力筹划不同区域省级示范高中的创建和省级标准化高中特色示范校的创建,紧抓幸福路地区新校规划契机,整合周边学校存量资源,力求全区高中资源布局更趋优化合理、全区整体办学社会声誉接续提升。
为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新城区进一步深入推进“区管校聘”,既激发了在岗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可能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此外,新城区在教师考聘、考调和人才引进中,有意识地兼顾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为改革的推进做好了师资储备。
二、紧跟前沿,以体系化培训凝聚发展共识
新城区教育局举办了高考综合改革专题研修“组团式培训”,先后安排全区近百名高中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了由上海当地教育机构组织的包括高中课程重构、课堂教学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的高考综合改革专题培训,拓宽教育教学视野,学习一线城市高考改革经验。同时,还组织高中学校教学副校长,分成两队前往江苏省泰州中学、南通中学进行“沉浸式”跟岗学习,深入学习高考改革经验。
在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新城区各普通高中也组织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赴外地学校考察跟学,探索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的新樣态。
为了把学习体会更好地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新城区教育局根据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会。研讨内容涉及管理机制、课程规划、质量评估、学生发展、选课走班等改革内容。通过研讨,全方位厘清高考综合改革的工作方式和策略路径。新城区教育局统一组织了关于“四新”内容的培训和生涯规划专题培训,邀请成都、重庆等地的教育专家、一线名师和生涯规划指导专家对全区高中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通过系统化培训,新城区广大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对高考综合改革的精神理解得更加深刻,并逐渐形成了改革发展共识,为改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遴选试点,以创新试点提振改革发展信心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面临学校管理、课程建设、生涯规划、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探索实践的先行者。新城区教育局根据新城区高考综合改革省级实验校的实际,早在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的前一年,就遴选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承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验试点、西光中学承担“选课走班”的组织实施实验试点,力图通过学校的探索实践,为全区高考综合改革“蹚”出一条路。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探索,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围绕“五育并举”“核心素养”,结合校情,构建了“内容课程化、主体多元化、记录实证化、过程常态化”的评价机制,形成了“整体推进、多方参与、上下联动、分层负责”的工作格局,建立了符合国家人才发展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也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
西光中学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结合学校实际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备的“选课走班”原则,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激发学生发展主动性原则、契合学生成长时代性原则、适应减轻负担现实性原则,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目前,两所实验校已将所取得的经验在全区高考综合改革推进会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分享,不仅达到了辐射引领的效果,也提振了更多学校对高考综合改革的信心,激发了更多学校探索的动力,构建起新城高中教育比翼齐振新形态。
四、紧扣课程,以特色课程成就特色发展之路
课程彰显学校品质,课程建设更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学校必须建设丰富、多样、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新城区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做亮课程为特色,以特色促优质,以多样促均衡,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为学生学习、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和条件。目前,新城区一些普通高中通过在课程建设上的发力,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和亮点。
西安市黄河中学依托“西安市高中物理特色课程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项目式学习,完成了“呼吸灯的原理”“静电现象的应用”“发电技术的原理”“转动物体的运动特征”等项目的研究学习。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体现,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支撑起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石,能够让学校在高考综合改革中实现特色化发展。
五、聚合力量,以优势资源铸造学科教学品质
新城区有着比较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了完整的骨干教师体系,教科研力量比较雄厚,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拥有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名师工作室建设方面卓有成效。
新城区特别注重发挥这些名师在学科教育教学领域的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研究新教材、新高考,推动学科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不仅为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也打造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和品牌课堂。目前,新城区有近十门学科成为陕西省的优势学科,为高考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六、立足长远,以科学评价体系支撑高考之变
高考综合改革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要求改变以往评价单一的现象,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针对高考综合改革要求,新城区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逐步完善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第一,探索建立具有新城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兼顾的评价机制,改变原来单一的、简单依据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新的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符合教育“育人”的本质要求。
新城区教育局深入学校,全面了解各个学校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鼓励各学校积极总结相关经验,形成学校特色。新城区教育局及时对各校评价要素进行归类、统整、重建,对各学校评价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适合新城实际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要求。
第二,探索建立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发展动态,关注学生成长进程,有助于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成长,符合高考综合改革要求。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求变、适应时代发展的主动探索。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识到,改革对学校育人方式、育人目标、育人要素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全面领会高考综合改革精神,对思想观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革和重塑,解决观念滞后、课程单一、教学主观、评价单一等顽瘴痼疾,才能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才能真正落实高考综合改革精神,破解教育的“育人”瓶颈,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