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颖
(北京市西城区椿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05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具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患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从病理机制进行分析,其主要由于血管细胞功能、不良代谢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多重因素影响造成。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控制饮食、对抗血小板凝聚等方式改善疾病发展进程,治疗药物中他汀类药物应用较为常见。本次调研由此入手,希望通过对比了解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两组他汀类药物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过程见下。
选取162 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干预与比对观察,所有选取案例均为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用药方案的不同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1 例。
对照组男性45 例,女性36 例;年龄43~67 岁,平均(56.42±3.08)岁;病程1~12 年,平均(5.37±1.04)年;BMI23.5~29.8 千克/平方米,平均(26.58±0.72)千克/平方米;NYHA 心功能分级中Ⅰ级患者18 例,Ⅱ级患者23 例,Ⅲ级患者31 例,Ⅳ级患者9例;组内患者收缩压均值(134.29±3.94)毫米汞柱,舒张压均值(86.29±2.85)毫米汞柱;合并症情况中高血压患者31 例,糖尿病患者14 例,高血脂症患者29 例,长期吸烟者25 例,长期饮酒这32 例。
观察组男性44 例,女性37 例;年龄42~68 岁,平均(56.09±3.11)岁;病程1~13 年,平均(5.51±1.09)年;BMI23.3~29.7 千克/平方米,平均(26.61±0.70)千克/平方米;NYHA 心功能分级中Ⅰ级患者17 例,Ⅱ级患者24 例,Ⅲ级患者32 例,Ⅳ级患者8例;组内患者收缩压均值(134.35±3.85)毫米汞柱,舒张压均值(86.34±2.80)毫米汞柱;合并症情况中高血压患者30 例,糖尿病患者15 例,高血脂症患者30 例,长期吸烟者24 例,长期饮酒者33 例。
已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对分析,确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均知情同意治疗用药方案,议题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经既往病史、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心动图检查综合分析确认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标准者[1];意识与认知功能良好、临床资料完善度良好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颅脑损伤、精神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其他治疗用药禁忌症者[2]。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冠心病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心绞痛症状,抗凝抗血小板类药物抑制、改善血栓形成,高血压患者根据个体情况配伍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与用药剂量,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所有治疗用药方案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差异制定具体治疗方案[3]。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10 毫克/次,口服,每日1 次,后续根据患者指标情况以及耐受情况适当增量,最多不超过80 毫克/天,持续用药6 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5 毫克/次,口服,每日1 次,后续根据患者指标情况以及耐受情况适当增量,最多不超过20 毫克/天,持续用药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用药前后临床指标。纳入观察与对比的临床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效果评价标准:无效——治疗后各项血脂相关指标改善程度低于20%,心绞痛等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长未见显著变化;有效——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改善程度低于70%,临床症状可见部分改善缓解;显效——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改善程度高于70%,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可见显著改善;将显效患者例数以及有效患者例数纳入见效率统计[4]。
使用SPSS 29.0 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整合处理,()作为数据体现形式,t 参与相关检验,(n,%)作为数据体现形式,χ2参与相关检验,P<0.05 说明对比项目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用药前相关血脂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用药后,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5。
时期 指标项目 对照组(n=81)观察组(n=81)治疗前LDL-C(mmol/L)3.82±0.31 3.85±0.33*HDL-C(mmol/L)0.89±0.07 0.88±0.09*TG(mmol/L)2.65±0.38 2.67±0.35*TC(mmol/L)6.17±0.49 6.20±0.46*治疗后LDL-C(mmol/L)2.41±0.25▲1.85±0.30#▲HDL-C(mmol/L)1.36±0.17▲1.94±0.15#▲TG(mmol/L)1.83±0.21▲1.23±0.27#▲TC(mmol/L)5.57±0.44▲4.52±0.50#▲
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用药见效率高于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调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在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药理机制角度出发,他汀类药物是通过竞争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原、阻断羟甲戊酸代谢过程达到减少胆固醇合成的效果。虽然其本身不具备直接降脂的治疗效果,但能够间接影响血脂调节功能,改善血管内皮以及平滑肌细胞抗炎抗氧化等一系列功能作用。从药物安全性相关研究结果中分析可见,他汀类药物的主要用药不良反应多见于血糖相关指标与并发症中,且在与部分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药物配伍使用时可能进一步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所以在用药配伍中需要综合考量整体治疗方案。而此次调研主体中的两种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均为目前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药物种类。阿托伐他汀作为还原酶的选择性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HMG-CoA 还原酶的合成过程达到调节血浆中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目的,并且能够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与作用功能,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显然具有较为适合、恰当的应用价值。而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及瑞舒伐他汀。通过核心追溯深入分析发现,相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虽然在用药不良反应类型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其用药安全性性、效果发挥情况更为稳定,且用药剂量调节机制、频率更为灵活,可适用于不同基础情况、并发症与联合用药患者的个体调节;另一方面,通过对患者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发现,无论是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还是存在复杂并发症的患者,瑞舒伐他汀用药效果均不受其影响,能够在各类患者与基础情况中体现其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均具有显著调节血脂效果,其中瑞舒伐他汀在效果显效与治疗效率中体现效果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