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再读的张枣

2023-05-19 23:14阿免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3年4期
关键词:诗集时刻诗人

认识张枣的契機已经忘了,它和所有不起眼的时刻一起在时光滤网中过筛,消失不见。但有一个时刻我不能忘记,那个时刻决定了张枣于我是张枣,而不是其他诗人。每个对我们很重要的写作者,都配得上一个琥珀般的时刻。

那一刻是如何落在我身上的呢,至今匪夷所思。那夜,我如往常般翻看他的诗集,舌尖突然有了雀跃之感,我不得不高声朗读出那首诗,欢快地,带有一点高昂的意气,我充满了与我无关的情绪。那个枯燥烦闷的夜晚,诗从我身体里穿过,通过我的肌肉、喉管发出了声响。

昨夜里我见过一颗星星

又孤单又晴朗,后半夜

这星星显得异常明亮

是的,使这一切发生的,并非张枣最为人所知的那两句——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如果你接受“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这样的设定,那么这些偶得的精神交会,就显得格外动人。如同一场雨即将开始时,以万分之一的概率落在我们鼻尖的那一滴,那一刻和那一滴一样确凿,是既成事实,是万般莫测的随机概率里的一个确定。

我们读者作为时光里的后来人,并非被动地接受阅读,我们在书页前主动出击。仅用眼睛去捕获那些方块字是不够的,读到尽兴时,我感到自己在用整个身体阅读。当眼睛安静地凝视,咽喉也看着,当字句的律动与之契合,它就不由分说地参与进来。然后是耳朵,然后是我裸露在空气里的汗毛在微微颤动。

你能想象那样的场景吗?我对着书就仿佛对着一面瀑布,书写者传递的气氛在喷涌,而我的感官也在流动。视觉与听觉互动,触觉与嗅觉互拥。

这样的一刻,太好太妙也太罕有了。我带着点偏心地说:读诗更接近这一刻。诗歌留给我们很多空白,空白是触角,更容易与其他感官发生连接。张枣的诗很适合念,他的诗有恰到好处的古典意味,意象朴实并不生涩,对词的运用、对节奏的把握有许多巧妙。你朗读着,用声音重现当时的对白,用发音和停顿理解对白里的停歇,念着念着就读懂了他的温柔,以及温柔中的激烈,然后诗就从书里立了起来。此刻但凡有风,就会有潺潺水声。

初秋我又读张枣,是新编的他的文集。十月的南方仍然绿意盎然,唯独栾树顶上有了明媚的青黄和一点锈红,图书馆外刚巧一只黄色气球飞走,飞去更高的天空里,与一只斑斓的风筝擦身而过。在那颇有电影张力的一刻,我正读到《在夜莺婉转的英格兰一个德国间谍的爱与死(组诗)》。翻过两页,寥寥数字,却满是心动与悲情——在不可思议的短暂里,我相信故事的成立,并在收尾处感到一阵心痛。如果情绪和信念确实需要时间来沉淀酝酿,那么刚刚过去的2分钟,该是凝聚的120分钟,那短短的诗句只管投掷进来,它们自会抽芽长大,结成巨大又密集的情节和情感之网。

神奇之处,既在于张枣能将漫长的故事完整地压缩在诗歌里,又在于读者能在几十年后将此无损解压。我忍住不去赘述,但又迫切地希望你能体验到这份神奇。如果说此前喜欢张枣是留恋他的词句、节奏与情感,现在则是折服于他藏在诗里的门——打破语言的边界,质疑时间的均质性,甚至暗想,时间真的存在吗?我擅自揣度,似乎在他的诗歌里找到了时空、哲理,以及人生的真相。现在翻看他的诗集,我心中惴惴,就像偷看了写满秘密的命运之书。

后来又有幸读到张枣在德留学期间有关诗歌发展的论文。他对现代诗歌发展的论述,以及对其他诗人的评价赞赏,既填补了我的知识缺漏,也间接说明了他是如何成为这样的张枣的。厚厚一本书,毫不吝啬地向我展示他对诗的洞见,我也得以验证我对他的揣度——他的文学偏好、哲学观以及人生态度。

虽然他之前的诗集也好读,但新编的文集呈现了更丰富的线索。一个诗人呈现了他的更多面,这对读者来说是莫大的幸运。在一读再读中,我暂且能做一个不那么浅薄的读者,从诗句的表意中不断向下探索,打捞情绪的起伏,再向下去探一探他的渴望,然后往深处去思考那颗心的冷热。

阿免

定居在南方小镇,一个留短发的普通90后,目前是普通的公司职员,也是一名长大了的儿童。12岁开始写诗,但绘画涂鸦的年份无从考证,始终热爱以诗人和画家的方式表达自我,擅长通过想象力、文字和图案将平凡日常变得闪闪发光。

猜你喜欢
诗集时刻诗人
冬“傲”时刻
捕猎时刻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集精选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