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图|受访者提供
作为基层社区“三驾马车”(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中维护业主物权的自治力量,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委会”)的良莠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而业委会普遍存在组建难、运行难、监督难、评价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业委会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小区治理中的作用,2017年,在静安区曹家渡街道指导下,上海鸿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原静安区人大代表李鸿发起成立曹家渡街道睦邻鸿叶业主委员会事务所(以下简称“睦邻鸿叶”),成为基层业委会的好帮手。
李鸿把睦邻鸿叶的主要功能定位为拾遗补阙。他说:“居委会是牵头人,物业是为全体业主服务的,业委会是监督物业服务居民的主体,但是业委会成员普遍由业主兼职,在法律知识、专业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律师团队来辅佐业委会工作,就是补足这一短板的‘金钥匙’。”
作为参与业委会建设的专业社会组织,李鸿将法律顾问团队力量注入睦邻鸿叶的日常工作,通过专业优势有效引导各小区业委会日常规范运作,弥补管理上的法律短板,如:向静安区曹家渡街道82家业委会提供大讲堂,参访优秀业委会小区,组织业委会交流沙龙,化解业委会矛盾,组织业委会规范化培训、上岗培训等相关服务。
由于讲法律条款比较枯燥,李鸿结合实际案例“指点迷津”,通过交流、提问、传授经验等做法,使业委会成员掌握解决矛盾的技巧。此外,业委会换届亦是重要工作事项,由于换届发生的人员变动会带来诸多不便,睦邻鸿叶帮助新成员快速充电,避免业委会因业务不精而引发“次生矛盾”。
“睦邻鸿叶每年开展大讲堂1次、业委会沙龙12次,受益人次超过600人次,开展业委会规范化运作(包括新业委会成员上岗培训)80次,化解疑难矛盾75次,等等。”他非常娴熟地说出各项数据,也只有切实走访第一线的人,才能对这一组组数据如数家珍。
不过,他也认为,睦邻鸿叶在培养业委会工作能力时,不能职能错位,应该立足于培养职责,督促业委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应确保业主‘当家作主’,不断健全和拓宽业主参与小区建设的渠道,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搭建议事平台,共同推动小区问题解决。”
从事律师行业数十年来,李鸿曾经代理过许多有社会影响力的经典诉讼案,曾在上海市律师协会的优秀刑事辩护案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李鸿更被上海市司法局授予“司法行政三等功”。这样一位优秀的大律师,也是一位积极的法律援助工作者,他是静安区最早与街道签约将法律服务免费送进社区的带头人之一。回想起以往的公益经历,他深有感触:“律师的职业特征决定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我们应用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发挥社会功能。”
业委会成员大都在下班后或者节假日工作,这就意味着,李鸿并没有太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有时候甚至晚上在家休息了,只要服务对象一个电话过来,他仍然会披星戴月地出门,毫无怨言。
身为“50后”的他如今也接近古稀之年。2017年刚成立睦邻鸿叶时,他还是一头黑发,如今6年过去了,岁月早已在他的脸上留下了道道斑驳的痕迹。头发白了、皱纹多了,不变的还是公益初心,睦邻鸿叶就像他一手带大的孩子,访谈中,他的眼里总会闪烁着一种属于老父亲的情怀,他总觉得“孩子”还没有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我再‘带’几年,我再干几年。”
对于这个“孩子”,他已扶其上马,还想再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