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学军
飞机降落,车船到站,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人马上打电话,“我已经安全抵达”,这种报平安的习惯,常让我心生温暖。
我还在省城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回一次家,顺便取点生活费。返校时,基本上都是母亲送我,一路上唠唠叨叨说着话,临上车之际,母亲总是一脸严肃地嘱咐我:“到学校别忘了给家里打个电话!”我嘴上答应,却总是不以为然,大多数时候到校都忘记打电话,是母亲不放心,打电话到宿舍来找我,说不是想管着我,只是看看我是否平安。
后来,我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人到中年,母亲不时还要打电话了解我是否安好。我不理解,心里总觉得父母不放手,就是想管着我。直到去年,我的儿子也上大学了,母亲曾无数次嘱咐过我的话,我又鹦鹉学舌般说给儿子听,儿子有些不耐烦地说:“好好好,记住了,一定报平安。”
好在现在不比以前了,通讯如此方便,我有幸能及时收到儿子报平安的语音消息。那条看起来不起眼儿的语音消息,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我会因此安心,会睡得踏实,吃得香甜。
可是自己为什么在年轻的时候却不屑于报平安呢?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当年是不是太粗心或者过于漠然,让母亲无端地焦虑,无数次跑到楼下的小店打公用电话给我。真是惭愧啊!现在,我也要求年迈的父母时常向我报个平安,让我知道他们身体安好,一切如常。
古代交通和信息不发达,亲人如果不在一处,只能依靠书信来报平安,所以杜甫有诗言:“家书抵万金。”到了今天,报平安依然是亲情的表达方式之一,充满温馨。
“我到家了,放心吧!”“安全到达,别担心!”现在我特别愿意向关心我的人报平安,无论是出差还是远游,都是迅速和主动的。我也在一次次报平安的过程中,悟出一个道理:主动报平安或者要求别人报平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关心他人的意识。
也许你还和我当年一样不屑于报平安,也许你认为自己没那么重要,也没想过自己会真遇到危险。事实却是,收不到你平安的消息,爱你的亲人朋友会胡思乱想,会不顾三更半夜打电话给你、给你的朋友,直到知道你平安。
我有一个同事经常出差,他给家人报平安的方式可以借鉴,他每次都会把航班号、车次告诉家人,让家人可以随时关注状况,到达目的地后必然是第一时间报平安。他曾经说过,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平安的,大家都是平安的。然而,不一定。所以,请珍惜关心你平安与否的人。
是的,我们平安与否其实和绝大多数人都无关,只有那些爱我们的人才会关心,才会牵肠挂肚。而懂得主动报平安的人是温暖贴心的,是体谅他人的。报个平安,让关心你的人和你关心的人,彼此安然!
(常朔摘自《广州日报》2023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