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玉,文 学,刘志辉,朱科军,何玉珠
(邵阳学院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在工业4.0 战略背景下,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逐渐渗透并促进各个领域的转型升级,机械图形类知识及技能,在工业4.0 背景下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越来越重要。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械CAD/CAE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各类科研能力及学科竞赛项目的参与率,强化毕业设计及图形类课程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自机械CAD/CAE 技术课程开设以来,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但受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模式老套及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的影响,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的课程完成度和配合度低;学生的项目、竞赛及毕业设计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对学生技能素质方面没有形成高强度支撑。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授课教师的工程实践及学科竞赛经验少,多以书本讲解和简易模型操作为主,学生有效融入课程时间少,参与课题积极性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
(2)课程设计和内容脱离机械领域的发展,更没有与机械相应学科竞赛紧密结合,教学资源落后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践课程仍然采用“授课+练习”模式,实践效果较少。受课时数量限制,课程设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学仍以“填鸭式”为主,学生的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4)课程学分少,学生不通过的压力小,教师与学生重视程度低,考核形式缺乏过程性和实践性,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述问题影响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更无法满足工程教育中课程目标和人才目标的达成,所以,开展机械CAD/CAE 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在立德树人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培养机械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机械CAD/CAE 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思维,从课程体系、师资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面着于改革,施行“竞赛项目式学习”课堂。
机械CAD/CAE 技术课程是独立实验课,教学模式应更注重以练为中心,实现基础知识、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协作训练;在竞赛项目式的教学方法中采取探究创新、分组演练、项目驱动,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对实践性强的课程更侧重于过程能力培养,基于项目的全过程评价是学生转变自我学习的导向;在师资团队方面,在扮演“导师”同时还应变成“问题者”,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创新学习,从而实现从教师、学生与课程间的有效赋能,提升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通过调研课程与学科竞赛的关系,发现越来越多课程将学科竞赛与课程相融合,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3]。但由于课程性质不同,在施行效果存在较大差别[4-6]。机械CAD/CAE 技术的核心是设计技术与设计技能,其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最快地把创意创新作品变成现实,并转化成产品;相应技术和技能的形成,将助力于提升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技学术竞赛、机创大赛、机器人大赛、智能制造挑战赛、成图大赛及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等A 类学科竞赛的参与度与存在感,同时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本课程改革思路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分别在课程内容、教师课程能力、课程教学及课程考核方面实施。
2.2.1 梳理关联竞赛重点,重构课程内容
通过梳理机械类学生可参与的学科竞赛项目,得到了学生可参与的竞赛项目,见表1。在竞赛项目的部分赛道中,有创新类及工匠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实物制作、慧鱼、产品设计、数字化建模及装备设计等,这些都是基于数字化模型设计的需求,然后展开以三维模型为基础静力学、运动仿真及制作工程图纸等能力要求。为此,结合竞赛项目技能与能力需求、机械CAD/CAE 技术培养目标,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将内容设置成二维数字化绘图、三维数字化建模、虚拟仿真与有限元分析以及基于三维模型的工程图制作4 个模块,分4期完成,每期课程1周1次,历时8周,延长了学生对课程的潜意识学习时长;课程逻辑依据产品设计思想,整合了学科竞赛内容,使每期课程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且具有引导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好奇欲转变成学习动力,提升了课堂和课外对课程涉及软件的操作运用。各期课程内容见表1。
表1 各期课程内容重构Tab.1 Reconfiguration of course content in each period
2.2.2 校企共建课程组,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针对课程教师实战经验少等问题,在学院与地方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平台下,以图形类作业为主线,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搭建校企课程组,并实施阶段性“企业员工进校园、专任教师进企业”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同时让课程组教师以“参与+组织”形式参与到各类学科竞赛项目中,以实现老师及学生在学科竞赛中“传帮带”;使其在企业及学科竞赛项目中历练教师,丰富教师工程与学科竞赛经验,提高教师在图形类教学方面的能力。
2.2.3 强化课程实践操作,丰富教学模式
课程采取了以“学科项目驱动”模式下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方式,见表2。在各学期课程安排中,以历届竞赛题目为主线,将班级按5 人1 组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并分别赋予不同的竞赛项目;课堂教学时,通过项目团队成员的“翻转课堂+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完成课堂教学;让项目形式延伸课堂,让课堂不再局限于课堂的90 min 教学;让学生以竞赛项目为驱动,在项目中学习和锻炼;将该课程与学院相应学科竞赛组织协会建立协同机制,成绩优秀者团队可报名参加学科竞赛,并在院赛及校赛具有优先资格,从而活跃课堂,加深指令理解和运用,提升学习效果。
表2 教学改革方法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2.2.4 注重过程形成产出,改革考核形式
考虑该课程的实操性,采取了以项目的过程考核+小型实例的期末考核形式,其期末总成绩(100%)=过程成绩(70%)+期末考核(30%)。过程成绩(70%)=考勤(10%)+项目成绩(60%)。项目考核成绩则在阶段性项目结束后,由教师组织班级成员进行答辩,答辩得出项目团队分,再由各组组长根据每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给到个人分值,从而实现从过程中锻炼,以作品形成激励。
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施和统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课程”的思维,而将其转变成一种技能的训练,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前预习率、课堂参与度、课后再次练习率及期末上机考试成绩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改革前后课程相应统计数据见表3。
表3 改革前后课程教学数据Tab.3 Curriculum teaching data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在课程教学数据提升同时,使得学生掌握了该课程所涉及的操作技能,并在应用领域中得到了体现和提升。
(1)本专业学生参加基于“互联网+”“机创”“节能减排”“工程实践与创新”“成图”等高水平大赛的人数逐年增加,共计获奖超过100人次,省级奖励超过40人次。
(2)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的人数增加,能在科研团队中负责机械设计及虚拟仿真等任务。
(3)学生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过程中都会以“三维建模+工程图转化”方式实现相应课程设计中的图形绘制,且得到较为规范的工程图纸,完成质量提高。
机械CAD/CAE 技术课程是理实结合纽带,是学生技能素质快速提升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为此,本文以学科竞赛为驱动,在校企合作平台下,通过建立课程组历练教师,梳理基于学科竞赛的授课内容;施行阶梯式的课程学习安排,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项目团队作业”模式下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方式,建立课程成绩与学院相应学科竞赛资格协同机制,驱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考核过程中加大过程性考核评价,切实提升了学生对机械CAD/CAE 技术课程的兴趣,助力了学生对教师项目、学科竞赛及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