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生 阴云伙 徐晓明 吴 帅 曲姗姗 薛飞虎 李剑镔 周卫营
(1.萍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萍乡 337000;2.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46)
近年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暴发式增加, 大大提升了我国水稻育种及稻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类型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保障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优质三系不育系长田A 为母本, 以恢复系红R405 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选育出高产杂交晚稻新品种长田优405, 并于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 国审稻20210346)。2022 年长田优405 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最高产量达11.34 kg/hm2,实现了晚籼品种大面积连片种植既高产又优质的目标。
2013 年夏季在江西省奉新县, 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种团队以荣丰B 作母本, 以优质常规稻嘉育164 作父本杂交, 获得26 粒杂交种。2014 年春,收获种植的杂交种。 2014 年夏在F2分离群体中选择分蘖强、株高矮、稻米品质好的单株。 后经多代自交,至2015 年夏季荣丰B/嘉育164 世代在F4时, 以荣丰A 作母本测交, 后对回交群体逐代镜检,淘汰育性不达标的株系,于2020 年转育而成。 该不育系于2020 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200057)[1-3]。
恢复系红R405 是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引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强恢恢复系华占作母本、引自广东省农科院的大穗型恢复系广恢208 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穗型恢复系(图1)。
图1 红R405 选育经过
2018 年3 月在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藤桥育种基地,以恢复系红R405 为父本、长田A 为母本制种,收获杂交种58 kg。 2018 年在公司安排的多点评比试验中,长田优405 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综合性状及稻米品质等表现突出。2019-2020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 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346)。
2019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9.3 t/hm2, 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6.29%;2020 年续试,平均单产8.6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7.29%;2 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0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6.79%;2020 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6 t/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6.83%。
长田优405 在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18 d,比对照五优308 早熟1.7 d,有效穗327.4 万穗/hm2,株高99.7 cm,穗长23.2 cm,穗总粒数162.7 粒,穗实粒数133.5 粒,结实率82%,千粒重23.4 g(表1)。
长田优405 在2 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稻瘟病抗性,2019 年和2020 年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5.1 和4.3,穗瘟最高损失为5 级。在多年多点的布点试验中,均未发生过稻瘟病。 主要病虫害抗性指标见表2。
表2 长田优405 主要病虫抗性综合评价结果
长田优405 经联合体主持单位送样到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检测,稻米品质达部颁优质米3 级 [《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13)]。 商品品质: 出糙率80.9%, 精米率72.6%,整精米率59.7%;外观品质:粒型长宽比3.8,粒长7.2 mm,透明度1.5 级,垩白粒率2.5%,垩白度0.3%;蒸煮品质:碱消值5.8 级,胶稠度73 mm,直链淀粉含量16.6%。
长田优405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依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播种。 手工移栽及机插大田用种量控制在22.5 kg/hm2左右、 秧龄控制在25 d以内, 直播用种量控制在37.5 kg/hm2左右。 长田优405 分蘖强、 成穗率高, 肥力水平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用种量, 肥力水平较好的田块可适当减少用种量。
多蘖壮秧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因此秧田期的水肥管理尤为重要。 由于晚稻播种期间温度较高,不当用肥极易造成播种后烧芽,秧田不建议施基肥;秧苗长至2 叶1 心时,胚乳养分耗尽,要及时施分蘖肥,尿素和45%复合肥(N∶P2O5∶K2O 为15∶15∶15,下同)或48%复合肥(N∶P2O5∶K2O 为16∶16∶16, 下同) 分别按70 kg/hm2、50 kg/hm2用量撒施; 移栽前3~5 d,按50 kg/hm2用量撒施尿素,促进新根生长,老根断裂,不仅利于拔秧时不断秧,而且利于移栽后快速返青。本田肥水管理以构建高产稳产群体为准则。 施足基肥, 本田耕整时施入750~800 kg/hm2的45%复合肥或48%复合肥作基肥;适时施促蘖肥,秧苗移栽10 d左右进入返青期,施尿素80 kg/hm2作促蘖肥;齐穗期, 施尿素37.5 kg/hm2作灌浆肥, 有利于灌浆结实饱满, 提高产量。 浅水移栽不浮苗, 深水返青快长根, 干湿交替促分蘖, 封行够苗及时晒田, 抽穗杨花灌深水,临近收割要断水,有利于充分利用水分,增产增收。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晚籼矮缩病发病较重, 秧苗期及时喷药,防治稻飞虱和稻蓟马,是预防矮缩病的重要举措。 本田期依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情预报,加强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纹枯病和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
母本长田A 株高矮,株型适中,柱头颖尖无色,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分蘖力强。 株高76.3 cm,穗长27.0 cm,每穗总粒数158.3 粒,长宽比3.8,千粒重24 g,包颈粒率56.1%,柱头外露率60.7%,异交结实率在70%以上; 每日盛花期在10:00 左右, 花时集中[1]。 父本红R405 穗大,花药发达,花粉量多,开花习性好,每日盛花集中在11:00~12:00。
长田优405 在赣南秋制, 母本长田A 播始历期为72 d,父本红R405 播始历期为81 d[2]。父母本错期安排以父本比母本早抽穗1~2 d 为宜,更易获得制种高产;父本红R405 于6 月上旬播种;第1 期父本播后7 d 和9 d 分别播第2 期父本和母本。 在海南三亚冬制,母本长田A 播始历期为90 d,父本红R405 播始历期为98 d,父母本时差8 d。母本长田A 在12 月下旬播种,第1 期父本于12 月中旬播种;第1 期父本播后7 d 和8 d 分别播第2 期父本和母本[2]。 母本长田A 制种大田用种量为30 kg/hm2, 父本红R405制种大田用种量为9 kg/hm2[2]。
母本长田A 和父本红R405 秧龄不宜过长,以20 d 左右为宜。 采用2∶14 或2∶12 的父母本行比栽插,行距25 cm。2 期父本分2 行栽插,株行距30 cm×30 cm、基本苗7 万/hm2。 母本株行距20 cm×20 cm、基本苗80 万/hm2[1]。
秧田不施基肥,秧苗长至2 叶1 心,按照65 kg/hm2用量撒施尿素促进分蘖。制种大田按650~700 kg/hm2用量施45%或48%复合肥作基肥;移栽返青后,施尿素(85 kg/hm2)和45%复合肥(350 kg/hm2)作追肥;父本于分蘖期单施一次尿素(80 kg/hm2)促进分蘖,延长父本开花时间,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浅水插秧防浮苗,深水返青利长根。 封行后及时晒田,视土壤情况晒田轻重程度不同,深泥田重晒,泥沙田轻晒;抽穗扬花期灌深水,保持田间湿度,利于开花,提高制种产量;收割前及时断水,防止无效分蘖生长,利于种子充分成熟,提高制种产量。
秧苗期注意及时喷药防治矮缩病, 防治稻飞虱和稻蓟马,是预防矮缩病的重要举措。 本田期,依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情预报, 加强稻瘟病、 稻曲病、稻飞虱、纹枯病和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保证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
母本长田A 包颈较重,“九二〇” 第1 次和第2 次的喷施间隔3 d,母本见穗5%时喷施第1 次“九二〇”。 2 次“九二〇”用量分别为75~80 g/hm2和100~120 g/hm2。 父本喷施3 次 “九二〇”, 第1 次喷施“九二〇”在母本喷施前的1~2 d,用量为25~30 g/hm2,后2 次喷施时间同母本一致,用量相同。 喷施效果要达到父本株高高于母本15~20 cm,有利于拉赶花粉,保证母本充分授粉。 在父本每天开花高峰期(11:00-12:00)进行辅助授粉(用橡皮管人工赶粉或飞机赶粉2~3 次),辅助授粉时间在10 d 左右[1-3]。
母本长田A 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活力强,异交习性好, 为保证种子纯度, 在制种田的选择上尤为重要。 外源花粉(落田谷及其他稻田)同制种田抽穗杨花时间隔离20 d 以上、空间隔离500 m 以上。父母本喷施“九二〇”前后的3 d 内,及时割除父母本杂株,保证种子纯度。 授粉结束后及时割除父本,不仅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更有利于种子成熟后收割时防止机械混杂。 在85%种子成熟时即可开始收割,采用烘干设备及时烘干入库,各个操作环节严防发生机械混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