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023-05-17 08:26明泽艳蔡鹏赵雪柴方娴王晶袁平乔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催眠药门诊维度

明泽艳,蔡鹏,赵雪,柴方娴,王晶,袁平乔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精神科,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部,贵州 贵阳 550004;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高血压科,贵州 贵阳 550004)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随着年龄的增加,失眠的发病率也呈显著增高的趋势[2-4]。长期失眠可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功能、引发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5]。镇静催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6-7],但由于老年人药物代谢缓慢、肝肾功能减退以及镇静催眠药的特殊性,易发生过度镇静、眩晕、乏力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跌倒和交通意外的风险[8],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能有效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药物成瘾的风险[9-10]。研究表明社区老年人存在睡眠药物知识缺乏、自我药疗行为、多重用药等情况[11-12]。因此了解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门诊老年失眠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的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提高老年失眠患者使用镇静催眠的知识及行为水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4月—9月在贵州省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的130例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老年患者,男52例(40%)、女性78例(60%),平均年龄(70.32±7.84)岁。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国际睡眠障碍(ICSD-3)的诊断标准,并由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失眠症患者;(3)语言沟通良好,且无听力及视力障碍;(4)服用镇静催眠药物≥1个月;(5)自愿参与本研究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痴呆患者或无法沟通者;(2)危急重症患者;(3)重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本研究已获贵州医科大学人体试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1-142)。

1.2 研究方法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参考文献[1,12]和患者病历后自行设计,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失眠时长、用药时长及慢性病种等。

1.2.2门诊老年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 该问卷由刘佳等[13]于2016年编制,问卷内容的效度指数0.89,重测信度0.87。问卷包括2部分:(1)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得0分;(2)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行为回答“是”即视为安全行为得1分,回答“否”得0分;各维度得分相加为该患者的总分,两份问卷的满分各为8分,得分越高相关知识及行为的正确性越高。

1.2.3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MMSE选用版本为在原版本基础上修订的中文版[14-15],共包括11项内容,总分30分;用时5~10 min,该版本采用的分界值为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及中学或以上组≤24分,均认为认知功能受损。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得分

130例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总得分<5分者81例(62.28%),总得分≥5分者49例(37.78%);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行为得总得分<5者68例(52.30%),总得分≥5分者有62例(47.70%);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得分与相关行为得分中位数分别为4(3,5)分及5(4,6)分。

2.2 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及行为各维度得分

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及行为得分率最高的两项维度分别是“购买使用镇静催眠药是否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医生指导”(99.23%) 、“门诊开药详细描述自己的失眠症状”(87.69%) ,相关知识及行为得分率最低的两项维度分别是“熟悉镇静催眠药不良反应”(15.47%)、“镇静催眠药是否可以与抗过敏药合用”(35.39%)。见表1。

表1 130例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及行为各维度得分率及排序Tab.1 Score rate and ranking of each dimension of knowledge and behavior related to safe use of sedative and hypnotic drugs in 130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somnia

2.3 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及行为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的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退休前职业、服用镇静催眠药时长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态、失眠病程、慢性病种数、职业、认知功能的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在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知识及行为得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及行为得分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服用镇静催眠药时长、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纳入回归方程,考虑到认知功能可能是影响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及行为的因子、亦将其纳入回归分析,分别以相关知识和行为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退休前职业是影响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和相关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及表4。

表2 不同特征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行为及知识得分(n=130)Tab.2 Behavior and knowledge scores related to the safe use of sedative-hypnotics in elderly insomni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n=130)

表3 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及行为得分构建广义线性回归模型Tab.3 Generaliz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f knowledge and behavior score of safe use of sedative-hypnotic drugs

3 讨论

镇静催眠药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通过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 受体,调节脑内神经递质而抑制大脑皮层活动,诱导和维持睡眠[9],虽短期内能改善睡眠状况,但有过度镇静、药物成瘾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8]。不规范的用药行为是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的危险因素,2021年法国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多重用药、随意停药及非处方用药是导致药物依赖的危险因素[16];西班牙有研究发现,55岁以上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进行自我药疗的风险更高[17];同时我国张波等[18]研究显示老年人因对精神药品的认知缺乏而产生药物成瘾,张敏等[19]研究发现老年人凭个人感觉服用镇静催眠药,不遵医嘱,存在多用、乱用、重复用药及擅自停药现象。门诊部是老年失眠者开具镇静催眠药和获取相关健康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有必要对门诊失眠老年人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

表4 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相关知识得分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和统计检验结果Tab.4 Estimated and statistical test results of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knowledge scores related to safe use of sedative hypnotics in elderly insomnia people

门诊老年失眠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知识不足、行为不安全。本研究显示,门诊老年失眠患者安全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相关知识总得分<5分的患者有81例(62.28%),相关行为总得分<5分者有68例(52.30%)。问卷维度中得分率最低的3个维度:熟悉镇静催眠药不良反应(15.47%),镇静催眠药是否可以与抗过敏药合用正确率为(35.39%),服用镇静催眠药次日是否可以驾车正确率为(43.08%),与唐鹤等[12]研究显示61.2%老年人不了解所服用睡眠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及67.5%老年人不了解服用睡眠药物的潜在安全风险结果相似。因为抗过敏药可与促觉醒的组胺竞争受体,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后,抑制中枢神经活动达到产生困倦、嗜睡及镇静的作用[20],与镇静催眠药产生协同作用,严重时可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而且镇静催眠药有“后遗”或“宿醉”反应,可降低服用者次日应激反应的能力,增加交通意外的风险[8],因此患者须了解避免合并使用抗过敏药及次日驾车的重要性。老年失眠患者用药知识不足、行为不安全,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医疗发展方面,本研究选取的是我国中等经济水平的城市,属于医疗卫生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医疗技术服务和宣传相对滞后;医护方面,因就诊人数过多而导致与患者沟通的时间有限,不能有针对性的介绍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等[21];患者方面,受老年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及视力逐渐减退等影响,难以有效阅读药品说明书,不能充分接收健康相关的信息与服务[22]。

低龄及退休前职业是影响门诊老年失眠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镇静催眠药知识得分越高,与甄晓伟等[23]研究结果相似,60~7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自我健康管理认知有所提高。低龄老年人使用镇静催眠药的时间相对较短,对于药物的特点不熟悉,未形成正确的服药行为;而中高龄段老人同时在步入老年后生理机能下降,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增加,更加主动关心自己身心健康,从而就医频率增加,有更多机会向医务人员了解用药知识。本研究中农民的知识和行为得分最低,教师或医务工作者得分最高,与周皓等[24]的研究显示农村老年人存在用药习惯不良、用药安全基本知识缺乏、精神卫生知晓率低的研究一致。可能是因为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接受知识的渠道有限、不能充分理解医务人员的讲解内容有关,而教师或医务工作者的学历相对较高,能够利用多种途径学习用药的相关知识,同时医务人员有医学专业背景,对疾病和药物的知识较其他职业了解得更多,因此能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认知功能对门诊老年失眠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知识和行为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冯彩云等[25]的认知功能与服药依从性无相关性结果一致,而与胡志成等[26]的研究中认知功能损害是服药依从性不良的预测因素的结论不一致,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年龄和疾病不同有关。胡志成该研究中患者平均年龄(83.2±1.9)岁,均为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而本研究中患者平均年龄(70.32±7.84)岁,有31%的患者未合并其他疾病,用药方案较简单,认知受损主要表现为记忆损害,属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27],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其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门诊老年失眠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知识不足、使用行为不安全;低龄、农民是影响门诊老年失眠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相关知识及行为的危险因素。因此门诊医护人员应对服用镇静催眠药的农民或低龄老年失眠患者高度关注,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如视频宣讲、语音留言、本地方言沟通、家属教育等,提高老年失眠患者正确用药的相关知识和行为水平,纠正不安全的用药行为,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时间和人力因素限制,本研究仅对1所三甲医院门诊的老年失眠患者进行调查,其样本的代表性和推广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今后可进一步开展多中心的及大样本的纵向追踪研究,探索老年失眠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催眠药知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催眠药门诊维度
门诊支付之变
老年人失眠, 慎用长效镇静催眠药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最好的催眠药
服用催眠药无效是昨回事?
服用催眠药无效是咋回事?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光的维度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