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国家提出环保节能要求, 符合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1]。 但是,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又对人员、 设备和施工现场环境要求较高, 并且与现浇式施工方法不同又对预制构件的运输有一定的要求[2], 因而如何根据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优缺点寻求合理的管理措施, 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文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SWOT分析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内外部环境及优缺点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结合AHP法对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因素进行赋权, 进而建立SWOTAHP模型, 得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SWOT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法, 它具有全面、 系统、 准确、 简明的优点, 可以用于各种发展战略、 计划以及对策决策等, SWOT分析的战略类型有WO战略、 SO战略、 WT战略和ST战略。
SWOT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因此在SWOT因素分析、 战略选择和战略评价的过程中结合应用AHP法, 可对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分析, 减少主观影响。SWOT分析法各要素的AHP层次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SWOT分析递阶层次结构图
SWOT法具有简单、 直观的优势, 但是其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缺乏定量分析, 且在某种程度上对各种内外因素和利害因素造成孤立和割裂, 利用AHP法可以定量计算各因素和子因素的权重, 以及各战略措施对目标的权重或得分, 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 使SWOT分析法的结论更具有指导性[3]。
2.1.1 速度优势(S1)
装配式建筑施工是工厂预制、 现场拼装, 在此过程中减少了作业的时间, 比传统的现浇式施工方法节约时间约1/4。
2.1.2 质量优势(S4)
装配式建筑是由工厂预制, 各个生产商在生产预制构件过程中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来按照一定的流程完成, 减少了由于施工现场外部环境(如天气因素和人的因素) 的影响致使施工质量下降的情况。
2.1.3 环保优势(S3)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工厂进行预制, 在施工现场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同时由于装配式施工采用现场拼装, 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施工作业带来的噪声污染并减少了扬尘发生的概率, 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2.1.4 经济优势(S2)
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现浇式施工相比, 在施工过程中建材浪费更少, 并且节水节电, 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2.1.5 人力优势(S5)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主要为现场拼装, 减少了施工现场不必要的人员浪费, 同时减少了脚手架等作业, 减轻了施工人员工作强度。
2.2.1 安全隐患(W1)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大型起重机进行施工, 并且预制构件需要吊装, 同时还需要外挂架施工, 与传统现浇式施工相比增加了安全隐患。2.2.2 运输费用高(W2)
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的预制构件由生产地运输到施工现场, 与传统现浇施工相比要支付高昂的运输费用。
2.2.3 构件质量隐患(W3)
由于装配式预制构件需要运输到施工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原因可能对构件质量造成影响,另外构件的堆放不规范或养护不及时也会对构件质量造成隐患。
2.2.4 人、 机隐患(W4)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和机械设备的要求均比较高, 不当的操作将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2.3.1 信息技术的发展(O1)
随着建筑业发展, 信息技术慢慢应用到了建筑工程管理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了解施工动态, 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包括BIM技术和RFID技术等。
2.3.2 机械化水平的提高(O2)
随着国家科技战略的实施,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在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工程机械智能化等领域有了重大突破, 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并且减少不必要人员操作。
2.3.3 专业人才的增多(O3)
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些技术人员在学历上了有了较大提高并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比较丰富。
2.4.1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T1)
现场施工人员普遍学历较低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没有很好的培训并且缺乏相关技术, 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可能影响施工质量。
2.4.2 缺乏统一标准(T2)
目前并没有完整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图集和标准,因而在预制在质量上和尺寸上可能出现偏差, 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对SWOT分析结果进行层次分析, 首先要构建各个影响因素在其组内的判断矩阵。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个影响的重要程度按照1 ~9 分进行赋值。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判断矩阵为A, 内部优势的判断矩阵为S, 内部劣势的判断矩阵为W, 外部机遇的判断矩阵为O, 外部威胁的判断矩阵为T。 各个矩阵如下所示。
根据AHP分析法, 分别计算A、 S、 W、 O、 T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1 所示。
表1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从表1 可以看出5 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都小于0.1, 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可以作为权向量。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2 所示。
从表2 可以看出, 各个影响因素的对于施工管理的相对重要性, 层次总排序的一次性比例为0.017小于0.1, 通过了一次性检验。 说明各个影响因素对施工管理的相对权重。 从表数据可以发现影响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外部机遇>内部优势>外部威胁>内部劣势。
表2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从表2 可以看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影响最大的内部优势因素是施工质量优势(S2), 所占权重为0.093; 影响最大的内部劣势因素是运输费用高(W2), 所占权重为0.051; 影响最大的外部机遇因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O1), 所占权重为0.305; 影响最大的外部威胁因素是施工人员素质较低(T1),所占权重为0.081[4]。
SWOT分析有4 种不同的战略交叉组合, 分别为: 增长型战略(SO)、 多元经营战略(ST)、 扭转型战略(WO) 和防御型战略(WT)。 根据权重计算备选方案的选择应该为: 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 所以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战略选择增长型战略(SO)。 但是只选择SO战略会忽视内部威胁对施工管理带来的影响。 所以, 战略选择为增长型战略(SO) 和扭转型战略(WO) 相结合,战略如下。
1) 增长型战略, ①加强信息化管理, 提高其速度优势、 质量优势和人力优势,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资源浪费、 人力配置不合理、 信息存在偏差、 一些项目人员对项目信息理解不到位等问题, 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很好的规划和控制,节约成本, 减少资源浪费并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②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 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工程质量, 减少环境污染, 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操作,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劳动, 减免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 加快施工进度, 同时减小工作面积, 减少施工引起的环境问题; ③引进专业技术人员, 提高工程质量, 提高经济优势。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可以引进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辅助管理, 一方面减少了由于技术人员在专业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带来的施工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 减少资源浪费, 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 扭转型战略, ①利用先进信息化手段, 提高安全防护措施, 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控, 并派专人进行负责, 同时保障工作人员之间的电子信息沟通, 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问题进行预警, 减少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带来的安全问题; ②利用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构件质量问题进行检验,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缺乏统一的图集和标准, 在生产和运输过程都有可能造成构件质量问题。 施工管理中要利用专业人员对运来的构件质量进行检验, 并且对施工现场构件的堆放和养护进行负责, 保障施工质量; ③加大技术培训, 减少人员和机械操作不当带来的施工问题,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上岗证和操作技术进行检验, 减少由于人员和机械操作不当带来的施工问题[5]。
本文以SWOT-AHP方法为手段, 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所面临的内部优缺点及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 得到了以下结论。
1) 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 外部机遇>内部优势>外部威胁>内部劣势。备选方案的选择优先程度由大到小为: 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
2)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最优的战略应采用增长型战略(SO) 和扭转型战略(WO) 相结合战略。
3)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并随着时间的不同, 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会发生变化, 因而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将更多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