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莲(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天津 300452)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患者关节功能[1]。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较大,容易引发患者围术期情绪波动,不利于患者的顺利治疗和早日康复,因此围术期对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加速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目前已经在外科护理中开始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2-5]。为了进一步分析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开展如下对比研究。
1.1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围术期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52-82岁,平均(68.36±8.52)岁;病程3-12年,平均(8.05±3.24)年;疾病类型:骨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股骨颈骨折6例,其他3例;对照组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0-83岁,平均(68.71±8.16)岁;病程3-14年,平均(8.28±3.53)年;疾病类型:骨性关节炎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股骨颈骨折4例,其他2例。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后行髋后外侧切口入路。
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于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基本经过以及注意事项;术前8h禁饮禁食,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对患者体位、饮食等进行干预,并指导患者开展术后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模式。①术前干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加速康复理念,有助于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患者更好的理解和配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一方面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流程以及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另一方面向患者讲解经手术治疗成功治愈的案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6]。术前6h食用非固体性食物,术前4h服用10%葡萄糖500ml[7]。②术中干预: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对患者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将手术室光线、温度等调至合适的范围,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8]。术中切皮前5-10min,对患者静脉注射1g氨甲环酸,缝皮前对切口采用鸡尾酒疗法,局部润注射200mg罗哌卡因和0.8g氨甲环酸。③术后干预: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给予患者多模式镇痛措施,在患者疼痛耐受的情况下首先选择物理镇痛和心理镇痛,比如对患者肢体进行适度按摩、对肿胀部位进行冷敷、播放舒缓音乐等,在患者疼痛不耐受的情况下采用药物镇痛,比如阿片类药物、环氧合酶-2抑制剂以及抗惊厥药等均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用的镇痛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镇痛药物往往伴随一定的副作用,在进行药物镇痛时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并对患者用药后的状态进行密切观察[9];关注患者导尿管情况,避免导尿管发生严重扭曲弯折,并叮嘱患者多饮水。④康复干预:在麻醉效果未消失之前,对患肢进行向心性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麻醉效果消失之后,帮助患者开展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训练和跖曲背伸运动;术后1d指导患者开展髌骨推移训练以及臀肌收缩训练;术后2-3d指导患者开展髋外展以及屈膝屈髋运动;术后4-6d指导患者开展直腿抬高训练;术后7-8d指导患者开展站立位髋关节外展内收以及前屈后伸等训练;术后2周便可以指导患者开展负重训练,科学控制训练力度,并对患者的坐姿和走姿进行指导调整。在训练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保障患者营养摄入。
1.3观察指标 ①VAS评分、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价,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Harris评分量表共包括日常活动能力与步态、疼痛、关节活动、关节畸形四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好;Barthel指数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②血流变学指标,具体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和血沉,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d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检测。③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包括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开展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VAS评分、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 术前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
2.2血流变学指标 术前两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2.3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全髋关节在置换术中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加上多数患者对该治疗方式不了解,在围术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加速康复护理模式主要是以加速康复理念为指导,在围术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一种先进护理模式[10-11]。近几年,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已经在外科护理中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12]。为了提升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质量,本文将其应用于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原因为加速康复护理模式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升患者主动进行康复训练的意愿;改变了常规护理模式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机体营养摄入;同时术中更加注重保暖以及手术室环境控制,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因此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指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具有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主要原因为手术过程中对机体静脉壁损伤所导致的血流变学异常[13]。血流变学可以有效反映患者机体微循环情况,通过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可以更好地明确可能的病情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1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速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高凝血状态,有助于促进血液微循环。同时加速康复护理模式注重患者术中保暖,可以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流供应。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通常年龄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高。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强调术后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避免关节粘连,提升患者肌力水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作用。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对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接受度。
综上所述,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