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策略优化研究

2023-05-16 18:42刘旭东
中国商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贸易壁垒新冠疫情

摘 要:随着新冠疫情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也深受影响。我国作为农产品出口贸易大国,如何解决产业链条抵抗能力不足、农产品频遭贸易壁垒、贸易政策不稳定等成为当前的紧要问题。为了进一步克服农产品贸易困境,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需要分析疫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补齐贸易出口短板、打造高标准农产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体系等实现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出口贸易;农产品;政策;新冠疫情;贸易壁垒

本文索引:刘旭东.<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9):-074.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5(a)--03

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病肺炎病毒”(COVID-19),被全球卫生机构称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影响比2003年的SARS更广泛、更深,对经济、社区、卫生多个应用领域影响更大。在区域和行业视角上表现出区域异质性, 分别是宏观和微观视角以及长期和短期视角。

短短几个月时间,全球农业经贸市场受到影响,动植物油脂、鲜果蔬菜、肉类、谷物、玉米、大米出口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下滑,给占世界人均粮食出口供应量三分之二的发达国家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随着劳动死亡率的上升、社交距离时间的成比例增加、企业封锁的增加和供应链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使全球农产品贸易环境和供应链发生了变化。

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由贸易体系,直接影响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和整个产业链的价格,国际贸易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遭受巨大冲击(周强,2020;朱京安、王海龙,2020)。由于新冠疫情短期内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灾害的“加速贬值”效应倒逼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企业经济增长和产出质量提高,企业需要统筹协调防疫和生产,顺利克服疫情的困难(邓羽佳等,2022)。

1 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

农产品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部分。从出口方面来看,我国2011年农产品出口中第一类农产品出口额为149.70亿美元,占比26%;第二类出口额为187.69亿美元,占比32%;第三类出口额为5.44亿美元,占比1%;第四类出口额为243.36亿美元,占比41%。由此可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中,处于第一地位的是第四类农业,而第三类农业在农产品出口结构中的位置很低。受到新冠的制约,2021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格局的重大改变将表现在第二类农产品方面。第一类农产品出口量为140.27亿美元,比2011年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类农产品出口量为273.18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个百分点;第三类和第四类农产品出口量分别为12.46亿美元、307.63亿美元,占比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农产品贸易出口额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肉类和豆制品比2020年下降了5.6%,水产品下降了18%以上,降幅较大,导致水产品销售情况不乐观。研究新冠疫情对中国贸易活动的影响,紧密追踪全球贸易状况,正视疫情时代下的国际贸易政策问题,促进我国积极适应疫情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加快我国农产品流通,降低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解决新冠疫情带给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供给不足、贸易停滞、产品滞销等贸易问题。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对比2011—2021年十年不同时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流量情况,我国农产品的总进出口额已从2011年的1356.18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3041.73亿元。2021年,我国农业进出口额为3041.73亿元,增长23.23%。其中,出口843.51亿元,增长10.94%;进口2198.2亿元,增长28.6%;贸易逆差达到1354.71亿美元,规模较2011年同期扩大39.53%。我国农业的进出口额同比从2011年开始下滑,并在2015年达到最低,2017年开始实现正增长。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农产品进口增速,且贸易差额不断扩大,出口增长率相对差距由2011年的18.86缩小到2021年的10.13,而202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负增长趋势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2 后疫情时期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困境

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济进入短期停滞状态,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体系运行受阻,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优势互补能力减弱、贸易限制措施增多、国外需求锐减的局面。各国实施的贸易限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极其不利,我国农产品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现象是农产品出口数量断崖式下跌,农产品出口幅度与之前相比,下降比例接近一半(陈丽杰,2022)。但随着国内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逐渐回暖,贸易环境有所好转。2020年初始,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肆蔓延和传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复杂繁琐的预防措施,对农产品本身和运输农产品的人员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与管理。一些政府关闭了农产品贸易港口,禁止受疫情影响严重国家的船只停靠和贸易,严重阻碍了农产品贸易,导致农产品出口延迟或取消交付。新冠疫情后期,人们对生鲜农产品、水产品的需求增加,但面对农产品国内供需失衡,农产品贸易遭受了较大的外部冲击。

2.1 产业链条各环节抵抗疫情冲击能力不足

第一,从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疫情管控降低了生产农产品所需基本材料的准时性,导致出口数量和生产資料量锐减,公司租金、人工成本等成本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第二,在物流配送环节,突如其来的交通管制不仅增加了出口原材料与商品之间流动的物流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送的时效成本。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对人员和货物的流动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关闭区域港口、拒绝来自检疫国家的船舶靠港、强制安全认证、加强检测、隔离检疫船舶等,不仅造成区域和全球码头拥堵现象加重,还导致港口农产品积压更加严重,阻碍了全球出口产品价值链的深度交织,这些措施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投资结构和商品体系。第三,企业供应链的中断导致农产品供应缺乏稳定性。根据中国商会的调查数据,169家会员企业中有30%遭受国内本地供应商的干扰,17%遭受来自国际供应商的干扰。这些问题导致企业价值链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变数,特别是上下游企业停工甚至减产,造成上下游供给和产能的牵连和冲击。对于处于企业价值链底端的小微民营企业而言,由于其小规模融资链条相对薄弱,抵御经营风险的意识与市场经济交通的信息交流水平、行业风险分析水平及多渠道投资能力和运营模式能力存在滞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和发展。

2.2 农产品出口贸易壁垒频发

我国自然资源丰厚,农产品年产量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农产品出口量位列世界第五,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经常面临来自其他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冲击,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步伐难以前进。因技术开发水平低、监管不力、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等,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控制不严格,且世贸组织国家对我国进口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非常关注,对农业监测、检疫等指标卡的非常严格。随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新的国内农业产品对外贸易障碍不断产生,国外的准入门槛愈来愈高,我国农业产品出口状况日趋恶化。虽然我国与其他国家缔结了贸易协定,但受影响的成员国数量众多,农产品贸易标准也不同,使我国面临的贸易环境极其复杂,给农产品准入标准的制定带来了更多困难。

2.3 贸易政策环境复杂且多变

贸易政策对国与国之间非常重要,只有拥有稳定的贸易政策才能持续长久地发展进出口贸易,如果贸易政策环境多变,那么两国之间的农产品往来就难以持续发展,全球经济发展就会出现紊乱,最重要的这点却往往被各国忽视。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甚至出现倒退现象,部分国家为了保护自身贸易利益随时调整本国的贸易政策,完全不顾及其他国家的贸易环境,虽然缓解了自身的困境,但只是短时期内有效,不利于全球贸易的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到来,我国和合作国之间签署了农产品国际贸易协定,但是双方没有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制度,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环境,贸易制度的不确定性,必然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对于此类困境,我国应继续加强与贸易合作国之间的政策交流,实现贸易政策和规则公开、公平、透明,维持国与国之间的友好贸易。

3 后疫情时期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策略

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受阻现象,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3.1 补齐贸易出口短板,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期,我国经济逐渐回暖下: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持农产品贸易总体增长的同时,也要稳步提高效率,逐步从市场上淘汰低效供给,引导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市场需求供给国际需求,避免供大于求的恶劣局面,调整国内外供需平衡。另一方面,补齐自身的生产短板,进一部强化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自身质量,使生产过程可控、可管、可调整,提高质量标准的国际互认,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绿色、安全方向进一步发展。

首先,必须建立并推行多样化的经营策略,通过加强与海外的协作,以提高贸易质量,避免无效贸易。其次,根据目前我国国内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碎片化及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新态势与发展,利用互联网+商业、农产品生产运输、物流配送效率等新领域数字科技,拓展农业生产边界,积极组织线上线下信息矩阵渠道,促进供需信息对称,形成农产品全价值链。最后,必须进一步提高自检控制力量,主动开辟国外市场,力争减少运输时间、密切注视、掌握其他国家的疫情影响,对我国出境产品、动植物商品及航线、车辆等所实施的临时影响情况做好调查研究,以降低风险。

3.2 打造高标准农产品,突破贸易壁垒

我国由于检疫检验质量不符合国际贸易标准,往往难以打开国际市场,故时下最重要的是突破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地位,顺应农产品全球化浪潮,出口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国际要求。因此,国内应加快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进程,积极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全面有效的国际标准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国家必须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经营主体的生产能力,传播标准化科学知识,也必须加强对农产品从业者的素质培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农产品进出口法规、农业贸易常识等专业培训,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力争生产高于国际标准的农产品,攻克农产品“卡脖子”技术难关,打造属于我国的高标准农产品。同时,各级政府应坚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评价宗旨、以农产品检验技术为工作重心,提升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水平,完善农业监管体系建设,按照国际标准化进行农产品生产,只有自身农产品质量远超国际水准,才能有更大的贸易优势,才会保证长久的贸易运行,提高农产品贸易出口的数量,促进全球贸易环境的稳定。

3.3 发展标准化生产环境,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体系

为确保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需调整现行农产品出口贸易战略,建立健全贸易体系,深化对外贸易往来。一方面,加强我国与伙伴国的友好合作,确保农产品贸易安全规范。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种植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国需继续秉持“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发展理念,带动合作国自然条件方面的良好建设,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共同确保农产品安全,避免出现农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采取多元化的贸易战略,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类型和结构,适应各国的需求和标准,优化贸易政策,让市场作用发挥到极大,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收益,强化与合作大国间的沟通,完善我国的出口制度,力争占据出口主体地位,公平、公正地推进全球化贸易发展,达成合作共赢的初衷,降低甚至消除贸易摩擦,各国贸易之间不再存有贸易壁垒,从而强化我国农产品出口制度的深度,促进农产品贸易繁荣发展。

4 结语

后疫情时期,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打破贸易壁垒,补齐农产品标准化短板,出口贸易作为解决国内供给溢出、需求短缺的核心举措,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举成为当今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出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更要守好进出口贸易关口,提高自身的出口标准,充分发挥大国担当,做好带头表率作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强调合作共赢的初衷,从而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实现国内外经济循环有序进行,保障农产品出口贸易长稳发展。

参考文献

周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0(15):141-144.

朱京安,王海龙.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政策应对[J].国际贸易,2020(3):29-36.

张紫薇.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结构及其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6):186-189.

陈丽杰.“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及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3):34-36.

邓羽佳,周霞,常玉琦,等.后疫情时期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商業经济,2022(1):3-6+34.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贸易壁垒新冠疫情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