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浒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在新时代,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成效、服务地方发展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价值的根本追求、实践形式和最终归宿。当前,利益分化、价值多样和文化多元的现象正深刻地影响着地方高校的学生。在尊重学生思想多样性、不断激发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上,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力量的整合,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磅礴力量,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亦是强化地方高校人力资本服务溢出效应的实践,更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以广西地方高校为例,探讨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提高地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提供现实依据。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高校通过教育的手段,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知晓的基础上认同直至信仰并践行之的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影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本身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其具有引领学生进步、社会发展的功用;二是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有效性[2]。为进一步了解广西地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笔者针对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情况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选择了三所广西地方高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
从调查数据上看,各高校统一思想认识,坚守意识形态教育阵地,意识形态教育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在不断增强,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563份学生调查问卷中,关于“一个人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什么”的问题,认为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的占42%,“对社会贡献度的大小”的占32.82%,“人格的高尚与否”的占19%。关于“当前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选择“为现代化国家建设发光发热”的占47%,“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占38.2%。关于“网络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的问题,42.25%的学生认为网络会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44.1%的学生认为网络对意识形态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情况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的外化表现之一。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有所提高,但是部分学生未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完成价值信仰体系的转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等方面比较关注个人权利,重社会索取而轻奉献。在理想追求中强调自我价值,敢于参与竞争,这虽有利于青年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过于看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需求和国家利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比较淡化。
第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违反社会公序公德、庸俗落后的言论获得宣扬的场所,让缺乏经验的学生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对其思想、道德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分化及削弱了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在问卷调查中,48.01%的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4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能联系生活进行教学,49.65%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能积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44.72%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经常开展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40%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积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45.77%的学生满意所在高校开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在随机访谈中,学生均能从理论上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要求举例说明的时候,35%的学生无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辩证地看待日常遇到的学习生活问题。80%的学生表示影响意识形态教育成效的首要因素是教学成效。影响教学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教师上课理论性较强,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与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脱节。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范围以校内为主,覆盖面较窄,参与人数偏少。
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他们普遍认为地方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不能很好地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个人兴趣爱好、能力培养等结合,对学生个人发展关注不足。从教学方式上看,教育的覆盖面较窄,忽视意识形态的实践教学,未能在校园文化、学生日常生活等非课堂领域充分开展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渗透。教学途径单一,使得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着“讲了不明,传而未达”的现象,削弱了意识形态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要正视外化表现的各种问题,在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找准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成效的对策。
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应首先体现“一切为了人”,必须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与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健康的发展统一起来,后者应成为一切教育目标的基础[2]。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应该以既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又要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理念来履行育人职能。部分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未能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未能在分析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使得意识形态教育对学生而言,虽然“可敬”,但与“可亲、可信、可用”相去甚远,直接影响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转换。
高校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开展的学习培训仍不够,不能满足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需求。部分教师专注本岗位工作,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参与意识,未形成教育合力,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众化、常态化难以实现。
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仅靠某个部门、某些教师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坚持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等多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当前高校均能统一思想认识,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但在工作机制的运行上存在着“神聚而形散”的情况。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部门间存在着各自为政、权责不明、多头管理的现象,影响着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效率。比如,一般情况下,学生工作部主要负责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教务处主要负责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意识形态教育的宣传工作,人事处主要负责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等,一旦有部门未能主动承担起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责任,必将影响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此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配套制度尚不完善,也影响着意识形态教育成效。比如,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建设管理制度不足,高校各二级学院都有网络宣传平台,但在意识形态教育资源共享、咨询服务上未能充分发掘网络的功能价值。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考核机制也未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社会思潮复杂化、学生思想多元化、学生成长发展价值取向多样化等一系列问题。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致力于提升教育的凝聚力,首先是“凝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开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其次要“聚力”,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存在,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渐进引导教育。关注学生的根本利益,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理想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促进学生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向价值信仰体系的转化,将政治思想自觉转换为行动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高校应客观地看待网络带来的影响,立足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分析不断变化的发展态势,聚焦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功能价值,筑牢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进而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高校要牢牢地把握住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就必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避免不良舆论及相关信息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作用力的影响。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和丰富性,进行意识形态理论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利用网络的覆盖面广,信息互换性、开放性、及时性等特点,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新问题和新需求,在立足学生问题和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感悟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刻内涵,深化学生对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利用网络参与的平等性、主体性拉近学生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距离,运用图片、音乐、微视频、表情包等新的表达方式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通俗化,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和空洞僵化的叙述,使意识形态教育可敬、可信、可亲和可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要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课程表达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在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价值变换。
其一,不断更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注点要放在当代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培养及形成的学习需求上,基于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开展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要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需求,完善充实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不断强化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继承,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
其二,创新教育方式。教育的方式要从“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换,使“教”与“学”产生和谐共振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探索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设置教学情境,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利用语音、视频等载体使意识形态教育形象化、生动化,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努力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合格的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
理论掌握群众的效度可分为四个层面,即群众认识理论、群众认知理论、群众认同理论和群众信仰理论。信仰层面表现为人们对理论观点和主张在赞同的基础上愿为理论主张的实现奉献自己的一切[3]。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认同直至信仰、践行理论的过程。提高意识形态教育成效就要坚持知情意行的统一,结合社会实践推动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转化。
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知识,还要将意识形态教育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入脑、入心,最后变成个人的社会行为。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虚心向各行各业从业者学习,认识生产劳动的价值,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使他们真正树立劳动观点、群众观点、为人民服务观点,培养艰苦奋斗精神。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生活,感受一个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多种多样,高校要充分借助和利用共青团的优势,以各类学生社团为主体,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社会服务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感受到所学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为社会服务的。此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责任感,让大学生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
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学生在哪里,意识形态教育就在哪里。高校应以全局视野谋划运筹,坚持合力育人,从“防、管、输、引”上下足功夫,探索线上线下的工作联动机制,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大格局,并落实长效机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学校环境、网络环境等方面渗透性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激发高校协同育人的各种动力因素,形成全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
其一,整合、协调、开发育人资源。高校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水平。高校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采用科学理性的辩证分析态度,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用理性化的教育启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之越来越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要求。专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尊重学生的多元个性和个人价值合理取向的基础上,开展价值观的层次性渐进教育。行政人员应为学生发展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加强软硬件建设,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积极发掘意识形态教育元素。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部、学生社团等要加强部门联动和资源共享,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营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良好氛围。总而言之,要把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通过教职人员细腻的人文关怀、系统的文化述说和持续的感情渗透,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常态化,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
其二,加强顶层设计,落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长效机制。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实施“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落实、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此外,通过不断完善舆论监控制度、意识形态教育责任考核制度、部门联动制度、风险预警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进一步优化意识形态教育保障机制。
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效依旧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过程,需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开展大量的、细致入微的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