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洁玉,何玲玲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 530299)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重大,如何推进“五大振兴”之一的生态振兴是迈入新征程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振兴不仅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起着助推作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保障。边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脱贫人口众多,推进乡村振兴对如何巩固成果、防止生态返贫的意义重大。边疆民族地区通过实施生态振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顺应了生态文明的时代转型[1]。L 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环境脆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L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保护和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生态资源,发展绿色农业,走生态旅游发展道路。L县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推进生态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同时也面临多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本文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提出一系列纾困路径,以期为民族地区乡村推进生态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汲取和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2],并在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践中产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南[3]。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4]。古往今来,人类为因谋求经济发展而破坏自然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是恒久不变的真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民生,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获得良好生态产品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感。当前,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旧严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刻不容缓。以生态促发展,以生态振兴乡村,是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要充分发挥生态振兴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以生态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1.生态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生态扶贫为生态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生态振兴巩固了生态扶贫的成果,提升了其内涵[5]。在精准扶贫期间,通过生态补偿、退耕还林奖补、生态管护就业、发展绿色产业等项目,贫困村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修复和改善,贫困人口因此增收,有助于绝对贫困的消除。而生态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范化解返贫风险,防止生态问题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和发展动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生态宜居即其中的内容之一,生态振兴由此成为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突破口。农村可依托独有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赋能乡村绿色产业,促使农民稳定持续增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多方外来人才,同时有助于传承和繁荣当地文化。由此可见,生态振兴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生态振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美的生态环境惠及城市和乡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美好生活不仅是指物质条件得到保障,还内含着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村的自然风光难得一见,绿色优质农产品不可多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热衷于乡村旅游,对绿色瓜果蔬菜的购买意愿与日俱增。农村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最突出短板,要把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看得到、摸得着、感触最真切的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幸福度,关乎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3.生态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美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中国美不美,关键看农村。大自然赋予乡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无论是乡容乡貌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还是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大多数贫困村生态环境脆弱,尽管在生态扶贫期间取得一些成效,但其时的首要任务是脱贫,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没有明确的要求。生态振兴旨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绿色发展,实现宜居乡村目标,是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得以实现的保障,对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6]。
L 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群山环绕,溪河遍布,风景秀丽,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势险峻、信息闭塞,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在脱贫攻坚时期,L县坚决把摆脱贫困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立足“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和“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思路,有效实现贫困人口增收,于2019 年全县顺利脱贫摘帽。近年来,L 县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生态振兴在其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农业,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在保障和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同时,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优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农村。
L县作为桂北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也尤其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L县在全市率先成立县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每个村都设有一名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员的辅警,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在水域生态保护方面,L县采取了一系列的专项行动,如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放大量水产苗种,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渔业资源;开展清理地笼网具专项整治行动,威慑周边非法捕捞者,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近几年来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保护梯田,L县走出一条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全县脱贫摘帽后,L县依托现有资源继续发展绿色农业,培育有机生态农产品。近年来,坚持走“两茶两果+特色养殖”道路,打造“精品农业”之路,特色养殖指凤鸡、翠鸭养殖,两茶分别是油茶和茶叶,两果包括罗汉果和百香果,其中罗汉果又是L县农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L县引进龙头企业落地,在2021年建立罗汉果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通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模式,力求做大做强罗汉果产业,提升罗汉果品牌影响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L县加快推动农产品深加工,通过二次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并把当地农产品纳入“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品牌包装范畴,扩大品牌影响力。
生态是乡村发展的比较优势,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7]。L 县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以梯田和民族村寨闻名,是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因此,该县一直以来坚持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强县,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延续生态扶贫期间的成果经验,继续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结合自然资源,打造众多民族村寨,村寨村民还自发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融生态、文化、民俗于一体的旅游体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有效推动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内容上看,人居环境治理包括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提升村容村貌、村庄规划管理等[8]。L 县向来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的提升,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的乡村振兴战略方向,成立乡村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领导小组,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和“四改”为主攻方向,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其间,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带领党员、村民一同参与“三清三拆”工作,并不断完善路灯、停车场、便民休闲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治理行动,开展厕所革命,促使乡村环境卫生的持续改善。
L县人口较少,受教育程度较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该县为了摆脱贫困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生产力,鲜少有人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能做到同时兼顾经济与生态。在脱贫攻坚时期,L县就开始宣传引导村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鼓励村民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改变过去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尽管生态得到修复,部分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没有根深蒂固的环保思想,且留守农村的大多为老弱妇孺,对生态资源的认知程度不够,仍存在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乱扔乱放生活垃圾等现象,作为治理主体的村民在生态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此外,L县部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生态保护宣传形式化、宣传不到位,基层负责人自身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生态振兴的有效推进。
边疆民族地区在脱贫攻坚时期就已经通过培育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来改善资源环境,帮助贫困人口增收,完成脱贫任务。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地貌独特,风景或秀丽或壮观,民族文化韵味浓郁,极具民族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业是绝佳选择。因此,L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立自然康养基地,开发精品旅游线路,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然而,生态旅游同质化问题还比较突出,旅游项目类型单一,多以观光型为主,没有创新和亮点。由于宣传和推广不够,接待的游客也多数来自周边地区。另一方面,自然优势赋予农村地区农产品天然、绿色、健康的品质,为此,L 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立富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但由于脱贫时间不久,该地区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且瓜果蔬菜类农产品总体价格低廉,在尚未形成较强品牌效益的情况下,还存在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并不能给农民带来明显的增收。
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保证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必要条件。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已然落后,农村地区更是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大多用于投资乡村整体建设、农业产业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倾向于广场和道路的修建。尽管L 县加大了对农村生态振兴人力、财力的投入,但由于生态治理历史欠账较多,治理成本较大,生态环境污染整治进展缓慢。一方面,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比例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此类设施的投资回报率低,投资融资渠道单一,可吸纳的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有限。因而,资金需求问题一直是制约L县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整治的重要原因。
体制机制的建立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当前,L 县生态治理还面临着协调、执行和惩戒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制度的可执行性不强。尽管L县陆续出台各类有关生态治理的制度,但部分制度不够细致、针对性不足、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很难有效落实。其次,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时期还是在乡村振兴时期,生态环境治理任务都不是由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而应该是由多个不同职责的部门协调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部门之间职责模糊、多头治理、执行受限等问题,没有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责任划分机制[9]。最后,惩戒机制不完善。L 县部分乡镇对于村民个人和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仅限于口头或字面问责教育,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惩戒措施,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科学绿色的发展理念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道路的指引[10]。农村居民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边疆民族地区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生态资源的认知有限,通过脱贫攻坚时期的宣传引导,村民已经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生态振兴的推进过程中,仍要将根植生态理念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培育环保村民。一方面,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的宣传教育。宣传过程中切忌形式化、空泛化,应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生态文明精神,如通过短视频、广播、电视等媒体宣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讲解生态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他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明确自己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动员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可以推行环境整治文明积分制,对于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打扫庭院、疏浚沟渠的村民给予加分,并在宣传栏上公开表扬积分排名前列的农户,增强其对环境治理的参与感、获得感,将保护生态环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来激发村民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积极性。
发展生态产业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致富最根本最长远的路径[11]。首先,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对绿色农业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升级农作物种植设备,推进现代化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加快建立家畜家禽规模化养殖净化模式,增加生态农产品产出,保证产量和质量获得提升。与此同时,加快打造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目前还面临品牌杂乱、没有亮点等瓶颈,边疆民族地区要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将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并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品牌推介会、网络短视频、新闻专栏等多渠道唱响一批高品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品牌。其次,推进生态旅游业优化升级。面对生态旅游同质化、低端化等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可以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走融旅游、人文、康养、教育为一体的新兴生态旅游产业道路。在展现亮丽风景的同时,发展独具民族魅力、还原历史传统的民宿经济,开发以当地特色菜品、生态果蔬为主的传统美食经济,厚植生态优势,建立乡村生态康养基地,还可以在重要节日举办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节庆活动,通过开发一系列综合体验项目提高游客重游率,并加强与旅游企业、新闻媒体的合作,借助网络平台向公众推介生态旅游产品。
乡村生态振兴的推进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从环境治理到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外部资金作为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合理增加环保支出,设立用于生态振兴的专项资金,建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保障体系,对生态重点治理领域予以倾斜,提高资金投入的精准度,做到专款专用,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保证资金充分运用到乡村生态振兴中来。另一方面,加快实现生态建设资金多元投入格局,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等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为乡村生态振兴贡献自身力量,形成政府、社会、个人资金投入的合力。还可以向当地银行争取更大的生态振兴项目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借助市场力量的帮扶,为乡村生态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健全的体制机制能够保障乡村生态振兴的有序开展,为乡村发展建设锚定价值选择、勘定价值目标[12]。一是根据有关农村生态治理的法律条文,结合边疆民族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从适用性角度出发,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完善具体内容,对乡村生态保护做出详细的制度规定。二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的能力无法有效解决,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共治。应当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职责,细化工作任务,部门之间加强紧密沟通,建立良好的联动协作关系。三是完善监督和奖惩机制,建立以政府监督为主导、社会与村民共同监督的生态治理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提高罚款金额,对造成严重生态污染的企业责令限制生产。同时,设立合理的奖励制度,对农民绿色生产生活行为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对实施绿色标准化生产的先进环保企业予以表扬,鼓励村民和乡镇企业一同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共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积极稳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必须充分发挥生态振兴在其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广西L县为代表的边疆民族地区,其生态环境既是脆弱之处,又是资源优势,尽管在脱贫摘帽后乡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升,但返贫风险尚存,生态振兴仍面临诸多困境,理应从根植理念、产业升级、资金投入和筑牢制度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本研究对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走生态振兴道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以保护为前提挖掘生态经济效益,继续推动生态振兴与乡村振兴其他方面相辅而行,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