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爽
(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随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互联网+”行动的“智”造引领,“一带一路”倡议的产能转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我国产业升级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国制造的步伐越迈越快,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提升。产业升级的本质是人的升级,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迫切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当前顶尖行业制造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短板,严重遏制着行业产业发展升级。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必将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来源于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张敬斌等[1]认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是与某一特定职业领域有机融合的,包括符合行业要求的职业基础知识技能、基本的职业精神与道德素质,以及符合行业要求的职业个性。吉飞等[2]同样认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其在相关的教育培训、职业化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品质,是从事特定工作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道德操守与专业技能的集合。金崇华[3]认为核心素质构成了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决定性条件,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孙晓玲[4]提出高职学生核心素质是有利于个人、单位、社会健康发展的技能与精神要素。从总体上看,面向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是指高职学生在参与教育培训或实践中所形成与发展的,并对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特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沟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既是高职学生对自我保持良好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其成功就业并规划未来的专业基础性要求,更是对其将个人职业理想和知识技能等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各项能力要求。基于此,本研究将结合上述几方面,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上的实践现状和优化路径。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和主体,始终位于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是育人[5]。因此,育人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核心素质”的提出回答了新时代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强调了教育的育人属性,把育人目标指向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最终目的是要走向“育人”的逻辑起点。“核心素质”概念在教育哲学层面体现出教育工具性的弱化,并指向了教育本体性的回归,指向的是关注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个体未来的长远发展,使其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不易被淘汰。因此,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既是技术技能人才所处技术时代的新需求,也是职业教育对当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新审视和反省思考。
具备较高水平的核心素质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必要条件,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职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已经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而核心素质的培养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有利于高职学生提升个人竞争力和适应社会需求。核心素质的培养,使高职学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问题的解决者。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新兴技术和问题,不断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与多样化的团队成员合作,在互补互助中实现协同创新;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跨足多个领域,解决综合性难题;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伦理,做出负责任的决策等。核心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为他们在未来职业道路上创造更多机会,也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
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的从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一定程度上趋向于实用化和利益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整体表现主要有三方面薄弱之处。一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欠缺。由于高职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多的仅仅是了解与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忽略了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导致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场域中的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智能化、信息化等时代变革。二是创新能力的匮乏。高职教育理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往往只专注于学习任务的完成,而非主动尝试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人文素质的缺失。多数高职院校受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相关课程开设较少。同时,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业余时间无所适从,对于如何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也缺乏主动规划。
教育问题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其中,“培养什么人”更为根本,因为它决定了“怎样培养人”,而核心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内涵,是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具体回答。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形成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是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不断结合社会发展实践需要持续调整而来的,因此,高职院校关于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双高计划”建设院校L 学院为个案,对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实践探索进行分析。L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其区位条件优越,坐落于工业城市。一方面,学校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将专业建设主动融入地方工业产业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聚焦于地方高端产业,致力于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战略,培养具有高超技艺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双高计划”院校肩负着引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引领带动职业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L学院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实践方面的目标定位、创新培养模式、平台建设等先进经验,对于其他职业院校也具备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随着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性”“技术性”“职业性”等类型特征的不断凸显,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需求,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具体表现在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实用性操作技能等“匠技”素质的培养,还要强调把高职学生作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备的人文知识、工匠情怀、人格品质等素质的培养融入其中。L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也在积极探索和总结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具有什么样的特色。
从宏观上看,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目标应适应区域产业发展。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有明确的指向。首先,明确职业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其次,强调育人要结合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基于这一考虑,高职学生想要在专业领域施展才华,就需要具有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扎实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等。L 学院坚持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探索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的有效衔接,围绕地方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集群,如机电设备与维修管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能适应未来工厂岗位从设备操作向设备运维管控发展需求,能优化工艺、开发装备系统、管控和维修设备,并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管理能力,有理想信念、工匠精神及技艺高超的人才。
从微观上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均要重视涵养学生的核心素质。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和发展性,需要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就要考虑全方位育人的体系建设。L学院围绕基本素养、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四个方面,从课程、活动、环境三个途径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化设计与安排。课程结构上涵盖了思想政治类、职业素养类、应用基础类、管理类、专业类、创新创业类、职业规划类等诸多方面,活动类主要包括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和相关技能竞赛,环境育人方面包括匠心校园文化建设、“双创”实践环境等方面。L 学院针对学生核心素质培养体系的设计体现了培养内容的多维化,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综合考虑,既结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紧密结合企业和市场,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体现了多维理念,打破了专通培养、理实教学等存在的失衡现象。同时,有效地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既促进了学生个人专业成长,又保障了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在具体的实践方法和策略中遵循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内在要求,确保核心素质的有效落地。L学院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途径,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单一性,从课程实施、实习实训、第二课堂等多方面强化核心素质培养过程;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使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到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实施人才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
课程实施是核心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标准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构建的,即学科核心素质是课程标准的纲领,以教师的“教”为主,职业核心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教学情境相脱离。而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形成是“可教可学”的,并非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借助任务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6],是指将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职场要素融入学场,让学生在特定的“物理和情境脉络中”逐步建构适应职场活动要求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等职业核心素质。因此,核心素质的表征必然要在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职业性和就业性的特点,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基于此,一方面,L学院围绕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和工作分析,通过联合企业、行业等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会,共同商讨确定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并将工作过程作为导向来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常也结合工作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参与各种项目,高职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项目带动教学,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主体性会相对弱化[7],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L学院还借助信息化技术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现实互动教学、“人工智能+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从而使学生在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核心素质。
实习实训是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与实际操作脱节,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等。L学院通过积极与社会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工作项目锻炼个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学生借助企业资源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接触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为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L学院通过专业入门教育、职业素养与劳动教育实践、预就业实习三个层次,递进式地促进学生从感受企业文化、亲身体验企业文化到融入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第二课堂同样是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L学院在第二课堂的活动安排上,按照专业与非专业分类安排活动。面向全校学生的非专业活动主要包括基本素质和通用技能竞赛活动两方面,涵盖了学习管理、安全、身心健康、诚信、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等各方面的教育,并将其渗透在学生在校各个时间段中。参与社团和志愿活动也是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公益志愿等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中,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活动中,则能够更好地培养自我的人文关怀精神。
对于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评价方式,L学院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从过程性评价上看,学校教师在专业课程授课时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表现,将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并通过学生的课堂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具体表现评价其所具备的核心素质水平。从结果性评价来看,面向毕业班学生设计的职业能力测试是对学生核心素质评价的一大创新,包括通用模块和专业模块两方面的能力测评。专业模块测试按照两级进行设计,为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的测试选择,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针对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及能力素养达成情况,L学院则主要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对毕业生及主要雇主进行追踪调研及分析,形成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水平和雇主需求测量与评价报告等,从客观角度综合评价学生的核心素质水平。
基于多样化的培养策略和客观化的评价方式,总体上看,L学院的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有明显成效。根据第三方评价机构所作的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分析报告显示,L 学院的学生在积极努力、追求上进、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在信息技术处理、分析决策等能力的表现上达成情况为90%以上,在团队合作、终身学习等能力的表现上达成情况为70%左右;且根据就业情况的反馈,大部分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能完成相关任务,执行力表现较好。然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学生的核心素质表现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依然较弱,后劲发展不足;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比较欠缺,对于信息的迁移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也有所不足,造成了学生核心素质与企业需求标准仍有差距的局面。
尽管高职院校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但从学生核心素质综合表现来看,培养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体现不足。一是企业参与力度不够,企业未能深度参与到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当中,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实习管理监督趋向于表面化;二是教师理解感受不深,项目式教学虽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但由于部分教师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对企业真实工作案例感受不深,自身对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内涵把握不足等,在任课时往往难以落实好核心素质培养任务。另一方面,针对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工作的监督评价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缺少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核心素质水平的中期评价,难以通过增值评价等判断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二是缺少对核心素质评价数据的反馈与应用,难以结合评价数据进一步总结学校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方面的经验,及时改进不足。因此,有必要从多元主体和条件保障等方面提出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改进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更迭与普及要求高职学生具备更全面综合的核心素质,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等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同时激发高职学生对自身核心素质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学校应当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实际工作场景融入教学,通过联合建立实验室、创客空间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教师团队之间同样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不断积累培养经验。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引入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等外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增强高职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其核心素质的关键。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导,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因此,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理应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教师作为培养者和引路人,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展。增强培养主体的协同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升,同时也将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更具有实际意义。
首先,培养条件的保障性意味着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积极改善教室、实训室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舒适、安全、先进的学习场所。其次,要主动拓展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及时更新与整合运用,包括教材、案例等。学校应当时刻关注前沿领域的发展,积极引入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学校应当尽可能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机会,促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最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最后,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实质性培养还需要加强完善各项制度,通过健全的制度体系确保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基于L学院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现状,主要有三方面制度要加快完善。第一,沟通反馈制度。当前在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各个环节中,缺少企业反馈评价,教师间的横向交流也较少,学校应当自觉搭建起与其他主体间的沟通平台,建立与其他主体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并通过系统化设计实现各个相关反馈渠道的畅通。第二,监督评价制度。从当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来看,对在校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课程项目完成表现进行测评,对毕业生的评价则借助第三方公司进行跟踪评估,企业对高职学生核心素质的参与评价并不明显。校企双方理应都成为评价主体,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学生核心素质的前、中、后各阶段的全过程培养链条,包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育人平台开发,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针对学生学习效果及岗位表现力参与雇主满意度调查等。第三,激励保障制度。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是多方共同努力的过程,既要及时总结成效,鼓励参与主体进步,又要强化奖励支持,激发主体参与活力。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向,本文以L 学院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实践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实践方面存在部分主体参与力度不足、部分工作开展深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进一步从增强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等培养主体的协同性,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高职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落实落细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