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新格局与内蒙古战略考量

2023-05-14 13:34程国强
现代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牧业粮食食物

程国强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世情、国情、粮情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指引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1]。 早在1974 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就指明:“粮食安全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来满足生存和健康的需要”;1983 年对粮食安全的内涵又重新进行了修改:“保证每个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1996 年再次给粮食安全下定义:“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充足的、 安全的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供给、需求、价格等方面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并就如何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促进粮食贸易流通等,提出了诸多建议。得益于市场化取向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以绝对短缺和匮乏为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问题早已发生实质性改变。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 年稳定在6 500 亿kg 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 kg,高于国际公认的400 kg 粮食安全线, 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 粮食稳,天下安。 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才能始终解决好14 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2]。

1 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新形势

1.1 粮食安全基本方针:守住底线

2012 年以前我国实施的是“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粮食安全方针。 2013 年,针对我国粮食供求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新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定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资源保重点[3]。

综合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不断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了“三位一体”粮食安全保障机制[3],包括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核心;加强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完善农业食品全球供应链,统筹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资源。 使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 养育了世界近1/5 的人口, 从当年4 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 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跨越[4]。

1.2 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核心,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自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19 年丰收,从2003 年的4.307 亿t,增长到2022 年的6.865 3 亿t,连上2 个亿t 级台阶。 2015 年以来,粮食生产能力连续8 年稳定在6.5 亿t 以上的水平。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升,形成了一套粮食稳产保供政策体系,包括:突出责任落实,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 亿亩耕地红线;着力提高两个积极性[5],首先使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种粮有钱挣、不赔本,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实施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措施,其次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有积极性,实施产粮大县提供补贴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全面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着力提高耕地质量,还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1.3 以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为重点,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

我国建立了包括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应急储备在内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央储主要承担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战略性保障功能,同时也用于应对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地方储备主要用于解决区域性供求失衡、应对突发性事件及居民口粮应急需求,由省级、市级、县级储备构成,要求主产区储备规模保持3 个月的销量,主销区保持6 个月的销量,产销平衡区保持4 个半月的销量。应急储备一般设立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会建立10~15 d 的应急成品粮储备,同时形成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应急供应网点遍布城乡街道社区。

2 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新阶段,需顺应和把握新发展阶段我国食物结构变化的新形势,应对世界新的动荡变革期复杂局势的风险和挑战,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格局。

2.1 收入增长、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

14 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要从根本上解决好14 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新阶段出发,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今后收入增长、食物结构升级变化的新趋势,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新趋势新需求。

2.1.1 主食已经进入消费稳定阶段。 小麦、大米等主食的人均消费,由改革开放初期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温饱需求的刚性增长阶段,转向逐步下降并进入基本稳定阶段。 小麦从20 世纪80 年代末、20 世纪90 年代初达到人均80 kg 的峰值后开始逐步下降,大致在2007—2010 年进入消费稳定阶段,目前稳定在65 kg左右的人均消费水平;大米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达到人均87 kg 左右的消费峰值后开始下降,与小麦同期进入消费稳定阶段,目前保持76 kg 左右的人均消费水平。小麦和大米作为我国居民主食,自2007 年以来,人均消费基本稳定在140 kg 的水平。

2.1.2 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进入稳定成熟阶段。食用植物油是增长最快的食物,1991 年以来的30 年年均增长率达5.79%。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仅7.4 kg,远低于同期日本16.1 kg、韩国13.4 kg的消费水平。2000 年以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到2017 年,人均消费达25.8 kg。如按照东亚地区食物消费模式, 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也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目前基本稳定在26 kg 左右的消费水平。

2.1.3 猪肉、禽肉、牛肉与羊肉四大肉类产品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30 年间人均消费从20.4 kg 增加至55.8 kg,增长174%,突出地反映了收入增长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我国居民主食消费进入稳定阶段后, 猪肉人均消费也于2012 年突破30 kg,虽然近几年受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有所波动,但增长趋势仍然没有逆转;禽肉、牛肉与羊肉消费则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即使是2010—2022 年的最近10 多年,年均增长也分别达2.99%、4.85%和2.69%,仍处于消费持续增长阶段。 随着我国今后跨入高收入阶段,肉类消费的潜力也将随之进一步呈现出来。

2.1.4 新发展阶段要把握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根据日本、韩国等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经验可做初步判断,从现在起到21 世纪中叶的新发展阶段, 在目前人口增长达到峰值、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背景下,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将主要受经济发展、收入增长的驱动。今后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在总体上保持传统消费模式的同时,将进一步向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转型升级。 小麦、大米等主食以及食用植物油消费将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 今后5~10 年社会群体跨入高收入阶段后,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势头,特别是人均肉类产品消费水平将逐步向具有类似消费模式的东亚先行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看齐, 仍然具有一定增长潜力,进入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新阶段。到21 世纪中叶前后,各类食物消费增长将基本趋于稳定,食物消费结构也将随之进入成熟稳定阶段。

2.2 面临世界变局加速演化的复杂局势和风险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农业食品全球供应链将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挑战。传统风险包括天气变化等自然突发因素、农产品供需与市场结构变化、宏观经济(经济减速、衰退,收入水平下降,抑制消费和贸易能力)、市场准入、农业补贴、出口竞争等贸易政策等;非传统风险包括农产品金融化(农产品成为金融投机产品,农价与美元周期挂钩)、农产品贸易集团化(跨国公司控制全球粮食贸易的90%)、农产品能源化(农产品被大量用于生产生物能源,农价与油价挂钩)、粮食武器化(经济制裁工具、粮食禁运)等。

但今后我国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的格局不会逆转。 测算表明,今后保障口粮和肉蛋奶植物油等食物有效供给, 大致需要2.73 亿~2.8 亿hm2的种植面积需求等值,我国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将从目前的0.97 亿hm2,增加至1.1 亿hm2种植面积等值。 在21 世纪中叶,当食物消费结构进入成熟稳定阶段,我国食物自给率将逐步回升至目前水平。今后我国将保持水稻、小麦的高水平自给,有能力牢牢守住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但部分谷物以及大豆等饲料原料供需缺口扩大、自给率进一步下降的局面难以逆转。

面对世界的复杂局面,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这个国家安全的核心基础,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不断增强农业食品全球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为新阶段稳大局、开新局、应变局,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 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格局

构建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格局,要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基本方针,以全面践行大食物观为引领,建立完善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重点、促进肉蛋奶菜油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的高质量、可持续、韧性强的食物综合供给保障体系;强化以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为重点的粮食储备调控和应急保障体系;加强以安全有效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为补充的农业食品全球供应链建设,全面提升国家食物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

3.1 基本内涵

(1)根基牢固。保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牢牢守住口粮绝对安全底线;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2)统筹协同。顺应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建立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食物多样有效供给,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统筹利用国土资源,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结构与布局。(3)高质高效。加快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6]。 (4)调控有力。 健全国家粮食储备功能,完善更加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粮食“产购储加销”综合协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保供稳价调控体系健全有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让粮食储备充分发挥“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5)安全韧性。完善全球农业贸易投资与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食品贸易投资、国际物流运输要道、港口码头等关键节点风险防控与安全管理机制,农业食品全球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 全球性农业食品企业稳步成长,引领全球农业与粮食安全治理, “一带一路” 农业国际合作平台作用显著,全面形成安全可控、持续稳定的农业食品全球供应网络。

3.2 全面践行大食物观

随着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的边界拓展,保障食物安全的目标和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从“吃饱吃好”向“吃好”“营养健康”升级,从以保障粮食(“米袋子”)供给为主,向守好“米袋子”的同时保障“菜篮子”(即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和植物油(“油瓶子”)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全覆盖。 保障的资源也在逐渐丰富,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延伸、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 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向立足国内保重点、 在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同时,统筹建立安全可控的多元国际农业供应链拓展。 通过注重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向加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为基础的食物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增强食物安全综合保障能力转型的保障方式,保护食物安全的路径。

3.2.1 践行大食物观的战略基点是要树立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大市场观[1,7]。 大资源观必须立足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的基本国情,适应新发展阶段食物结构升级、消费多样化的新需求,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要向森林要食物,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要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探索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有效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的瓶颈约束;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大农业观要坚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统筹“粮经饲”生产,推动“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结构优化、高质高效,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市场观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增强粮食和食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面提升粮食、肉类、蔬菜等各类食物保供能力和水平;必须进一步从战略上提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畅通国内国际农业食品循环,提高农业食品国际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2.2 践行大食物观的边界底线,要以食物安全为核心、以生态安全为底线、以食品安全为红线来保证粮食安全。以食物安全为核心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坚持集中资源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这个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以生态安全为底线必须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食物资源和生产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食品安全为红线要根据食物来源拓展多元对食品安全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4 内蒙古的战略考量

4.1 内蒙古践行粮食安全的时代要求

2023 年6 月7—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上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要发挥好农牧业优势,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推动农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内蒙古农牧资源优势,系统进行产业规划、生产布局与集群建设,运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资金,建立农牧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更大程度地提升农牧业生产能力, 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禀赋,更充分地挖掘自治区农牧业生产潜力和资源优势。

4.2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

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丰富多样,且质量好、品质高,人均农牧业资源占有量位居全国前列;农牧业发展条件基础雄厚并持续改善,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牧业结构持续优化; 经营主体日益壮大且日趋多元化;科技支撑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 在食物消费升级的时代,农业功能开发与产业融合发展,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持续增长,农产品需求质量持续提升,农牧业发生了由传统的食物、原料供应向多功能的生态环境产品、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重大转型。 内蒙古人均耕地面积约0.37 hm2,仅次于黑龙江0.42 hm2, 大幅高出0.09 hm2的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草原面积3.1 hm2,仅低于西藏自治区23.4 hm2和青海省5.97 hm2, 大幅高出0.28 hm2的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是五大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年粮食净调出数量为2 000 万t,全国排名第四。

4.3 内蒙古践行粮食安全的建设瓶颈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一系列原因, 发展仍存在一定限制。生态和水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耕地、草原等农业用地沙化、盐渍化、荒漠化,地下水超采、水资源严重短缺,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种子科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物流网络体系、冷链物流等物流体系有待强化提升;农村人才与劳动力供需矛盾凸显,老龄化、空心化严重,缺少基层干部与乡土人才;土地流转、金融政策支持、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农牧业管理体制机制等制度创新亟待突破。4.3.1 水资源约束趋紧。 内蒙古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48 亿m3,全国12.3%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水资源的1.5%, 全国6.9%的耕地只占有全国地表水资源的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 766 m3,仅世界人均水平的23.5%;通辽市、赤峰市等地远低于警戒线(人均1 700 m3) 水平。 内蒙古0.12 亿hm2耕地, 水田15.9 万hm2, 占1.38%。 水浇地551.6 万hm2,占47.95%,旱地超过1/2。 目前全区形成33 个地下水超采区,涉及11 个盟市,年均超采地下水超过6 亿m3。特别是通辽市, 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人均水资源仅1 190 m3,是全国110 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应对水地矛盾,应牢牢守住“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粮”的水资源约束警戒线。 必须牢牢把握生态和安全两条底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水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 更加突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更加突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发展。

4.3.2 内蒙古农牧业产值增长受限。 内蒙古劳均第一产业增加值33 462 元,位居全国第八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相当于江苏的57%;劳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 046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幅低于江苏、福建、浙江等发达地区,这意味着内蒙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生产效率有巨大提升空间。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优质、高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突出产业集群高效发展。

4.3.3 内蒙古乃至全国的种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除水稻、小麦外,诸多产业的种籽、种畜研发繁育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 现阶段内蒙古肉牛、奶牛、苜蓿、蔬菜等产业尤为突出。 以三河牛为例,虽然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乳肉兼用,但在产肉、 产乳方面都与国外进口品种有一定差距。在优势养殖区中,种源是最大的瓶颈,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荷斯坦等均为国外品种,种牛和活牛(非种用、用于养殖)仍需大量引进,以荷斯坦奶牛尤甚。现阶段国内对引进肉牛、 奶牛品种进行选育改良,虽然培育出了中国西门塔尔等肉牛品种,但仍存在自主知识产权风险。 在非优势养殖区中,则存在地方品种规模化不够,产肉率、产业竞争力等呈现明显差距。乳业、肉牛、饲草等百(千)亿级产业“命脉”依然有可能受制于国外,存在较大风险隐患,需加快系统谋划,主动做好风险防范与应对。

5 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内蒙古是全国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 要把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统筹谋划,补短板强弱项,以重点突破带动引领农牧业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要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个底线,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粮和以水定产,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 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农牧业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建设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产业集群,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提质增效,因此要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种业对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保证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大幅增加,供给与市场需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匹配。 在产业方面要发挥集聚效应,设立专业化优势集聚区。

5.1 统筹“三大关系”

(1)粮与畜二者并行不悖。 “稳粮增畜”要践行大食物观,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与食物消费需求侧高度匹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粮食安全,还能保障健康营养的食物安全,是更高水平的国家粮食(食物)安全。(2)协调粮、地与水的关系,粮食增产面临地够、水不够的困境,要确保粮食产量不下降,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引导向粮食功能区集聚,用好地、少水稳定粮食生产,同时调减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区、边际产能低地区的粮食产能。 (3)统筹兼顾畜、草与种的关系,这是决定我国草食性畜牧业能否提升规模水平、实现集约高效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发展优质人工饲草可以缓解人畜争粮争地和粮食安全压力,释放天然草场,恢复生态环境,破解草畜平衡瓶颈。

5.2 推进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发展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要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产业联结机制为纽带、以提升农牧产业质量效益为目标;发展特色优势农牧产业带,要全面融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提升农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基地”不是点,是集群、面和带,以安全为基、聚链成群、集群兴带、高质高效。 增强农牧业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能力,建设农牧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将内蒙古农牧业优势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支持范畴,促进将内蒙古农牧业产区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域,发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引擎作用, 实现由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产、 购、储、加、销一体化转变,接二连三、协同联动、融合发展,逐步提升内蒙古农牧业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能力,使农牧业产业集群与产业带成为促进内蒙古跨越发展的新动能。

充分发挥内蒙古农牧资源优势,系统地进行产业规划、生产布局与集群建设,运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资金,建立农牧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更大限度地提升农牧业生产能力,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禀赋,更充分地挖掘自治区农牧业生产潜力和资源优势。 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优质绿色高效农牧生产,发展农畜产品产、购、加、销,拉长农牧生产链条,从产业链延伸上要效益,在多环节加工上提质增效,提高农牧生产和流通效率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促进农牧业企业增效,进而保障供应链的稳定高效。

5.3 推进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重点高质量建设产业集群, 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提质增效,保证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大幅增加,供给与市场需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匹配。在产业方面要建设千亿级产业3~4 个,重点关注乳业、玉米、肉牛、肉羊、饲草料;百亿级产业10 个,重点关注羊绒、蔬菜、向日葵、杂粮杂豆、马铃薯、小麦、生猪、乡村旅游、蒙中药材、甜菜。发挥集聚效应,设立专业化优势集聚区,重点关注种业、特色养殖、大豆等产业。

建设“世界乳都+ 黄金乳业带”,完善中国智慧乳业园区标准化绿色(有机)牧场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世界级乳制品企业和国际品牌。 将其打造为一流加工业、一流产品品牌、一流产品和服务、一流种源基地、一流奶源基地、一流饲草料基地,以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品牌运营为中心,推进乳业集群提质升级,加速奶牛良种繁育和优质饲草种植体系优化升级。在发展玉米产业集群方面,建议种植特种玉米、专用玉米、青贮玉米;亦可通过禽畜过腹转化、精深加工转化和增值升级、 玉米生物科技产业集群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 建设肉羊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羊都+中国黄金肉羊产业带”,进行肉羊种业、蒙羊品牌提升行动,培育优势产区肉羊精深加工企业;建设肉牛产业集群,建议打造“中国牛都+国内最具优势的优质肉牛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基础母牛选育和养殖,进行肉牛育肥,发展肉牛优势产业带,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饲草料产业集群打造“中国草都+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奶牛、肉牛、肉羊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支撑,通过创新驱动、科技支撑,饲草全产业链发展的途径,推动饲草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建设特色优势农牧业产业带,在沿黄地区、西辽河和嫩江流域地区、草原牧区发展黄金乳业带,在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带、农区发展肉羊产业带,在中东部优势养殖区、草原牧区、西部地区发展肉牛产业带,在粮食产业带发展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在其他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可发展饲草、向日葵、蔬菜、杂粮杂豆、羊绒、双驼+马等产业。

5.4 建设“四大支撑工程”

(1)推进强基固本工程[8]。建设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工程,巩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用更少数量、更高质量的耕地,保障粮食产量不下降,以此腾出更多边际产能低下的耕地来实施结构调整、还林还草和生态治理等工程,实现粮食安全底线不突破和生态安全底线不触碰的双保障。 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工程,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提升农牧民合作社质量。 打造健康家庭农牧场,提升新型农牧民素质。 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度参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畅通人才下乡创业就业渠道,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建设饲草与疫病防控保障工程, 实施饲草产业带建设工程,加强动物重大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工程。

(2)创新发展与改革工程。创新种业工程,实施地方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和种业“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行动,针对奶牛、肉牛、肉羊进行专门化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推广饲草种子培育和繁育,针对小麦、油菜、向日葵等进行专用优质粮食品种、特色经济作物良种联合攻关。 对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工程创新,应推进农机装备、农牧业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农牧业发展全程机械化水平。实施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工程,改善提升营商环境,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与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人员评价机制。

(3)健全产业提档升级工程。 实施产业链延伸工程,推进农牧加工业“大提升”行动,进行农村牧区三次产业“大融合”,整合提升经营性涉农服务业,建设产地市场及配套设施。 实施价值链提升工程,提升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采取农牧业产业标准体系与标准化管理链建设行动,深入实施“蒙字标”品牌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品牌管理制度,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实施利益链紧密工程,发展家庭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联合经营等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社会化服务主体、普通农牧户等多元主体共建、共营、共享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成果。

(4)推动绿色发展与治理工程。 完善草原和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草原科学保护利用,设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生态修复试点,实施天然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完善水生态治理工程,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治理,重点治理水土保持,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完善荒漠化治理工程,土地沙化荒漠化防治、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黄河流域国土绿化行动。

猜你喜欢
农牧业粮食食物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我的粮食梦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