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秀清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山西 大同 037000)
榆树寿命长,具有较强的野外适应性,并且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以及土壤结构,在我国北方地区均有广泛的分布,是平原、沙地和荒山造林中理想的树种之一。不仅如此,榆树能够吸收CO2,释放O2,从而发挥调节生态环境的效果,被大量应用在城乡绿化建设中。为进一步提升榆树营林造林技术水平,研究将对其育苗技术、造林技术以及抚育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
榆树是比较常见的树种,其形态强壮茂盛,具有抗旱、抗寒和耐辐射等特性。通过总结多年榆树种植经验发现,榆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高,是相对理想的绿化和造林树种[1]。榆树能够长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并且形态上逐渐适宜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庞大的树冠不仅使榆树在风景绿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固沙、环境生态治理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探讨榆树种植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一般情况下,榆树育苗多采用播种育苗技术,此种育苗方法能够提高树木生长速度。榆树播种育苗要注意选种,选择健壮母树,收集黄白色果实,即所谓的榆树钱,收集后进行筛选,去除杂物,并在通风干燥处进行荫干,目的在于通过晾晒发挥灭菌的作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用凉水浸泡,浸泡时间控制在24 h。播前整地,为了提升出芽率,在播种前要对种植地块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做到精心选择,兼顾排水性、土壤肥力和水源充足等要求。有学者认为,种植地块需要具备良好的土壤肥力,保证土层深厚,同时要对地块的排灌条件进行改善,土壤pH值维持在6.5~7.2为最佳状态[2]。播种前,做好整地工作,需要保证地块平整,土碎且边缘整齐。整地前对土壤进行相应的处理,喷施二甲戊灵,剂量控制在180 g/亩(1亩≈666.7 m2),从而对地块中的杂草进行有效清除。深翻前施入过磷酸钙作为基肥,或者采用腐熟农家肥,均匀撒于地表即可,翻耕后基肥自然埋入下层土壤中。
扦插育苗是一种无性繁殖的育苗方式,在健壮母树上取包含根、茎、叶和芽等器官的枝段,不仅能够保证全部营养,同时能够遗传健康母树优良基因,避免繁殖出发生变异基因的树苗。采用扦插育苗方法能够提高育苗产量,苗木成活率明显高于播种育苗技术,但是比较适宜用在种源不足的地区。完成扦插后,要重视榆树的水肥管理,并对其进行合理灌水,这样能够保证榆树育苗区域土壤有适宜的湿度[3]。与此同时,在进行垄作育苗浇灌时,建议采用沟灌方法,但是需要确保每次沟灌时浇透。追肥时多在6-7月份进行,肥料选用20 kg,次数控制在2~3次。进入到8月份后,要停止进行浇水和追肥,这样能够显著提升榆树苗木自身的抗寒力。采用扦插育苗方式榆树苗木成活后,会生出苗木荫芽,因此在榆树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要进行修枝和抹芽,为主梢正常生长提供便利条件。
在进行榆树造林时,一般采用植苗方式,分为春季造林、秋季造林。在春季进行造林时,需要等到土壤完全解冻时且当苗木长出嫩芽前才能开展,秋季造林时间则选择在苗木停止生长后到冬季土壤冻实之间[4]。
采用宽窄行起垄覆膜栽植方式,宽行和窄行分别为70 cm、40 cm,定植时应保证气温不低于15 ℃,以免温度过低对榆树幼苗产生不良影响,提高其成活率。研究发现,榆树造林种植密度直接关系到产量,因此要对种植密度进行科学控制,一株一穴,如果种植地块土壤肥力良好,可适当密植。
对于荒山造林,无论是选用大苗,或者选择小苗,均要对其进行截干处理,然后才能栽植,保持茎干长度在15 cm,这样可防止苗木因大量失去水分而影响到其成活率[5]。
如果是绿化造林,在选择榆树苗木时,建议选用2~3年生苗木,并且考虑需要绿化地区的土壤条件,栽植时对苗木根系进行科学处理。榆树绿化造林一般采用大坑栽植方法,坑口宽度至少不低于65 cm,将选好的苗木放到坑内后,覆盖1/3的细土,然后轻轻向上适当提升,可保证根系的延展性,然后浇水,观察水分全部下渗后,再将细土覆盖其上,然后压实。
成片造林需要考虑林地性质,如果是盐碱地,在选择榆树苗木时应该修筑台田,同时进行开沟灌水,从而改善盐碱地土壤性质,降低含盐量[6]。与此同时,成片造林适宜选用1~2年生苗木,同时对植株之间的行距进行合理控制,1.5 m×2.0 m为最佳,且每667 m2种植密度控制在220株。
所谓“夏控”,是指榆树幼苗如果生长发育期刚好是夏季,则将相对健壮的侧枝剪掉,为幼树主枝发育提供营养保障。每年修剪次数控制在2~3次即可,在五月份开始,对枝割口萌发的强枝进行控制,剪去2/3的长度,但是需要保留一个合适的强枝,将其作为主枝[7]。六月份下旬开始,进行2次修剪,调整整棵榆树的侧枝粗度,一般为主树干粗度的30%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侧枝发育过盛而吸收更多营养,减少与主树干之间的营养竞争。
“冬打头”指的是冬去秋梢,即在幼苗-幼树-萌发新芽的阶段,剪去苗木主体新生的主干[8]。经过观察发现,榆树幼苗在春季进行栽种后,其生长速度比较快,需在定期观察和记录苗木生长的基础上对新生萌芽进行修剪,“冬打头”的标准概括为八个字,即弱树重打、强树轻打,当幼苗长到一定阶段后,剪去尖部周围新生的侧枝,使根部所吸收的养分能够更加集中在主枝上。
在进行榆树抚育管理时,要对其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持续监测,观察树苗形体生长趋势,从而掌握其总体生长态势,便于后续跟进[9]。为保证榆树抚育管理效果,需要对其树苗冠幅进行相应调整,并关注冠幅和整体树高之间的比例。通常情况下,榆树苗木定植后,在正常生长期(健康状况良好)的1年内,保持苗木高度在3 m比较合理,同时保证树冠高度占整个苗木高度的3/4。栽植3年后,高度控制在4~7 m,且树冠高度占整个树高的2/3。栽植4年后,榆树高度一般会超过7 m,此时对树冠进行修理时,应保证其占整棵树的1/2,期间无需修剪侧枝,以促进榆树树冠的扩张。
研究认为,围栏封育技术操作简单,既比人工造林的成本要低,也会尽量减少破坏程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10-11]。榆树在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目前榆树使用、管护和抚育管理上存在一定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围栏封育建设,逐步扩大围封范围。对于幼林,要做好围封复壮工作,使其免遭破坏,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自我恢复,有助于榆树“休养生息”,最大程度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12],不仅与本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同时也能兼顾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13]。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展围栏封育建设的基础上要持续巩固对封地育林成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抚育管理策略,进一步促进榆树林地植被恢复。
榆树常见病虫害为溃疡病、枯枝病以及炭疽病。首先是溃疡病。①特点。榆树溃疡病集中在树木皮孔与修剪伤口位置,发病初期病斑的颜色比较暗,然后树皮组织慢慢变软,外观表现为深灰色。发病的中后期,树皮组织就会干枯,枝干也开始变细,同时朝内凹陷与纵向开裂,病斑的形态表现为不规则状,一旦病斑围绕树干1周,就会切断树干上部的营养供给,长时间上方枝干就会干枯死亡;②在榆树育苗阶段应高度重视苗床的水肥管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施肥,同时优选不同类型的有机肥,以增强榆树抗病能力。而在秋冬季节需要及时进行树干涂白处理,以降低来年树干发病率[14]。此外,重点观察苗床幼苗实际生长状态,一旦发现幼苗发病且处于初期,需要及时采用甲基托布津3 000倍液,或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液进行均匀涂抹防治。其次是枯枝病。①特点。榆树枯枝病的初期临床症状表现较少,甚至皮层腐烂后也无明显症状,大部分表现为榆树叶片枯萎,颜色呈现为白色,且叶子变小。此时拨开树皮会发现内部已经腐烂。随着枯枝病的病情持续发展,患病处树皮就会因为失水而干缩朝内凹陷,树皮的表面形成红色小疣,若是患病绕榆树枝干1周,患病处的枝干便会枯萎而死;②防治措施。榆树幼苗期需要做好霜冻与太阳灼伤预防处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修枝剪叶,将存在病虫害或是枯木清理掉。播种前,认真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而在幼苗修剪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要修剪过度,将苗床中的枯枝等逐一清理掉[15]。最后是炭疽病。①特点。榆树炭疽病多发于夏初,对榆树叶片造成的危害较大,发病初期叶片表面颜色呈现黄褐色,病斑表现为圆形状,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病斑通常能扩大到3~8 mm,且在中间形成黑色小颗粒。当榆树炭疽病发病之后,会导致榆树叶片过早脱落,从而直接影响植株光合作用;②防治措施。在榆树育苗阶段必须注重浇水与施肥的科学化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追加磷肥、钾肥,并做好浇水灌溉处理,以进一步增强榆树的生长态势。而到秋季后,应高度重视苗床落叶清扫,采用集中深埋或者是规范焚烧处理。待榆树叶子生长50%以上后,应选取65%代森锰锌或者是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10~12 d为间隔时间进行1次喷雾,保证连续使用2~3次,就可以有效预防榆树炭疽病。
在我国北方,榆树是常见的乡土树种,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绿化造林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上述分析进行总结认为,在进行榆树种植时,要注意做好育苗、造林以及抚育管理。在榆树育苗方面,采用播种方式比较节约成本,插杆育苗虽然成本花费大,但是能够提升大叶榆的生长量。在造林方面,要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造林季节,并开展移苗定植。同时,榆树造林要结合不同情况,比如,荒山造林、绿化造林和成片造林等,对造林技术进行完善。在抚育管理方面,除了要做好幼苗修剪工作外,也要根据需要适当开展围栏封育。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榆树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加强榆树抚育管理,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榆树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