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艳
(昭通市森林和草原资源管理站,云南 昭通 657000)
林业资源对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职能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对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更好的推动林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森工产业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措施,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进行有效地提升,更好的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森林防火是对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环节,对森林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预防森林火灾,可以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
林业资源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木本资源,促进了稳定的生态循环。有效的林业资源管理从根本上促进了中国森林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空气质量,为人民健康提供了生存环境。森林资源的发展还取决于林业资源的管理,只有保证林业资源质量,才能提高林产品质量,林业企业才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才可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
目前,我国的林业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并已实施重大的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将林业资源收集者转变为保护者,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林业资源,提高资源效率,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产品的生产必须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要以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为前提,因此,需要做好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合理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更好的推动林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3]。
中国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大。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助于对水土的保护。除了直接向人类提供木材外,林业资源还可以在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耕地方面发挥作用;二是有助于对生活条件进行改善。森林通过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同时释放出氧气,为人们提供新鲜的空气,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森林能够极大的降低噪声、净化空气、过滤有害有毒的粉尘,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研究表明:1 hm2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 000 kg的二氧化碳,释放730 kg氧气,可供1 000人呼吸;三是有助于调节生态平衡。当林业资源保护好了,林下微生物就可能会逐渐增多,动物也有了美丽的家园,从而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就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的总体[4]。
林业资源管理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采伐管理方面。虽然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已出台,但林草主管部门执行有一定的难度,导致会出现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是林地保护管理方面。基层林草主管部门对征占用林地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没有及时报告上级林草主管部门,导致林地资源受到损坏;三是林权管理方面。基层林草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清理登记不够彻底。没有明确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导致时有林权纠纷案件的产生;四是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方面。基层林草主管部门对运输木材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对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不到位[5]。
2.2.1 面临的问题
森林防火工作涉及面广,极端天气增多、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单薄,同时,我国山区大部分林地零星分散,林农、林牧交错突出,火源管控难度大,冬春农事用火,进山春游、燃放烟花爆竹、祭祀扫墓用火屡禁不止,总会出现大火不发,小火不断的情况[6]。
2.2.2 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是火源管控有盲区。尽管采取了压实责任、宣传教育、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等措施,但仍有火情发生,说明火源管控等还有盲区和死角;二是专业队伍建设待加强。目前,有的地方没有专业的森林扑火队伍,仅有半专业和群众扑火队,扑火人员专业技能不强,难以满足重大火灾的应急抢险需要;三是财政投入保障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中央投入到地方的森林防灭火保障能力建设不足,再加之地方资金的短缺,给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7]。
2.2.3 外部因素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害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工作,森林面积也有了极大的增加。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对保护森林资源有一定的作用。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对生产性发展的需求也是制约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恶化也威胁到森林资源,所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虽然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公路、桥梁、建筑等行业的木材消费增长也很快,导致了森林资源逐渐枯竭,出现恶劣天气、干旱以及土地荒漠化等问题[8]。
通过植树、育林、护林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森林覆盖率,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发展中心向生态工程建设转变。通过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时转变管理观念,更好的推动森林进行可持续发展。与森林资源密切相关的林业主管部门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方针,提高政府部门的意识,做好森林保护工程。在森林建设过程中,林草部门首先要结合基层林业生产实际开展管理活动,以林业为重点,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发展,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森林建设基地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9]。
森林资源保护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推动密切相关。首先,林草部门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生态发展规划。在科学造林过程中,林业部门要全力支持,成立专门工作组,制定科学行动计划,做好科学造林工作,提高生态林业建设质量。充足的财政支持也是促进生态林业项目有效发展的关键,林草部门应具有强大的领导和执行力,通过有效的管理职能,改善因实施森林保护措施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10]。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森林面积逐年增加,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相对较缓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活动越来越频繁,环境问题越来越糟糕。目前,我国的生态林仅限于初期种植,不重视后续管理,从种植到养护,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关注以及干预,才能有效地实现预期效果。在森林建设过程中,应采用规范化管理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从长远来看,应采取持续的管理,才能对森林生产效率进行提升,促进生态效益的良好发展。此外,森林动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失去彼此将难以生存。同时林业资源破坏很容易、恢复却是很困难的。综上所述的情况,只有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的保护机制,才能有利于生态林业建设,更好地促进生态效益的发展[11]。
通过对森林防火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能够更好的对森林防火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对森林防火水平进行提升。在森林火灾管理体系中,首先包含森林的火灾管理要素,林业部门需要对所辖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明确森林防火活动的实际内容,对森林防火的管理、内容以及职责进行合理的分配,进一步细分森林防火工作。第二,技能培训。林草部门定期对专业或半专业队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森林防火的要点,培养专业技能,确保相关人员合理使用防火设备和消防设备,有效开展森林防火工作[12]。
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很大。一旦出现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是非常巨大的,不仅是经济损失,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巨大的伤害。因此,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以“预防为主”,林草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制度,开展文明用火、文明祭扫、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形式手段,提高宣传覆盖面,确保宣传到户、发动到人。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形成有力、有效的群防群治格局,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林草部门要继续加大“互联网+督查”和“防火码”应用,严格落实“防火码”入山扫码登记制度,加大护林员巡护力度,增设入山检查站,严管进山火源,严查进山人员。并结合实际组成森林草原督查工作组,对重点地区、高火险区、敏感地区和火情火灾多发区,进行蹲点督查或巡回检查,加强火源管控,彻底消除隐患。
领导层在预防森林火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防火责任要求更加重视领导的责任感和防火知识的理解,不应疏忽大意,提高组织能力,确立自己的责任,并签署防火责任书。严格落实“三线责任制、四个责任人、五个关键人”制度。切实落实政府负总责、行业主管部门担主责、森防指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的防火机制,层层压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地块责任和包片责任,把森林防火责任和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到乡、村、林区、农户。实行网格化管理,网格管理到山头地块,明确巡护、宣传及初发火处置责任,特别是高火险期,要求全天候、全区域入山巡护履职。
为了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十分必要。要建立相关应急预案和制度,结合实际的变化时间表对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完善,从而确保森林火灾应急策略的有效性。此外,要加强对森林中用火的管理,落实疏堵结合管理方案。在现场的一些火灾高峰期,如春耕,必须提前制定并实施紧急防火策略,以确保有计划地清除可燃物,减少森林火灾的风险。
现阶段,我国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需要提升。因此,努力改善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社会在进步,如果还是仅靠护林员的巡护是不可能更好地完成森林防火目标了。而如有林火视频监控及林区卡扣监控将会实现24 h监测,这是护林员难以做到的,并且能提高林火信息化监测能力和林区的有效管理,提高火灾预警精度,降低应急指挥难度,避免灾害及次生灾害发生,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预防和指挥扑救能力,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降至最低,有利于改善该火险区周边生态环境。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森林资源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需要增加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森林火灾迫在眉睫。要不断提高林业防火措施的有效性,加强对隐性火灾的控制,有效地减少初选山林火灾的概率。做好对森林火灾的治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更加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广更高水平的火灾预报等手段,为我国森林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好准备。